李利强 王玉闯 李玉林 罗园园
(1.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早在20世纪后半叶“体医融合”就受到美国政府关注,21世纪初“体医融合”已成为体育与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追溯其在中国的萌芽期始于2004年,青鸟健身会所开始倡导“上医医未病之病”的理念,后被广泛应用于健身领域。2007年五洲健身俱乐部聚集了一大批健康管理专家、运动专家与营养专家,立足于“唯专业 才精彩”的理念,完善了体医一体化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流程,由此开辟了“体医结合”的新方向。2016年7月出台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推动“体医融合”,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同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一系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求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科学健身的积极作用[1]。这意味着“体医融合”迎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中不仅需要体育、医疗和卫生等部门的深度融合发展,更需要统筹协作的管理机制来加以保障。然而,现实状况是体育部门与医疗等机构缺乏沟通协作的渠道和平台,不仅如此,其实现也面临着诸多阻碍,由此造成了跨领域整合和协同推进的动力明显不足[2,3]。因此,探索如何打破眼前“体医融合”的实然困境,以运动促健康,在医疗概念中融入运动元素,进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成为了当下必须面对且亟待开展的一项研究。
就担负提高人民“身心健康”的任务而言,体育与医学虽然采用的解决方式相异,但却殊途同归。有研究发现[4],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以及古中国的医学典籍中就出现了“运动是良医”的说法,甚至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以身体锻炼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5]。而文艺复兴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体育与医疗的分道扬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出(见表1),为“体医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体医融合”的行动纲领和未来发展目标,这也意味着“体医融合”成为推动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方针,肯定了体育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使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表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体医融合”内容描述
在慢性病的围绕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态势下,仅仅简单将健康追求与医疗治病等同,不加强预防,将造成局面的难以控制。而体育是最好的预防方法,这一认知已得到医学和体育研究者的认可。相关的文献、报道和会议有很多,其中经典的论述,如向宇宏[6]提出“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的必然的理念;郭建军认为[7]“体医融合”是全民健身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他们对 “体医融合”模式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和评价。但是在这种高评价背后所隐藏的健康服务、思想观念、机构管理等困境,却也使得“体医融合”面临重重挑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校是重点,而实际上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虽然被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其实际推广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体育师资缺乏、课程开设不足以及被占用、停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师生传递的信息就是:体育课就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多是进行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教学,很少涉及健康内容。而且根据现有的一些调查结果来看[8],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还存在教材的缺乏、内容选择与安全教育混淆不清等现象,这都说明在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是缺失的,并由此导致儿童青少年缺乏对健康意识和行为生活方式的认知的缺乏。因此,健康教育的缺失必然会阻碍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的节庆”是只有男人参加的活动,严格禁止妇女参加[9]。而今天,我国女子在奥运会连续创造了远胜于男性的成绩[10]。虽然我国女子体育从无到有,女性得到身体上的解放,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即便如此,但由于女性体育一直被压抑的现象延续了数千年,因而目前在我国重视男性体育而轻视女性体育的情况极为普遍。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中,女性的参与程度仍旧很低。在传统思想观念中, 三从四德、贤妻良母、娴静淑德、听话等标签就是女子身份的象征,女子的社会地位与体育主体地位仍旧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调查结果显示[11],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为33.9%(含儿童青少年)。统计分析发现:6—19岁儿童青少年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学习”,其次是“没兴趣”“不喜欢”等,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器材”不愿参加的比例只有4.5%。但是20岁及以上人群中,“没时间”占到30.6%,是导致消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没兴趣”“惰性”“身体弱”等。综上可知,潜意识认为自己不需要运动,认为自己并没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传统思想观念,是该人群怠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对于体育和医疗部门来讲,缺乏健康科学的指导、缺少医疗和体育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在各自领域内各自为战,从而导致健康服务链条缺环。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人们往往都采用主观上认为“安全、有效”的方式,而不愿亦或是不敢轻易去尝试其他的模式,由此导致了体医脱节现象的频频发生,造成健康服务链条的中断,增加了将“体医融合”落实到实践中去的难度。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运动可以促进健康,但对自身能适应多大的运动强度、需要什么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以及运动损伤防护和治疗知识却缺少专业性的了解。近些年,大众健身参与热度逐年提高,马拉松热已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参与其中造成猝死的事件却时有发生。除此之外,新生军训晕倒、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猝死等现实情况也都反映了大众对科学健身知识的缺乏。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重治轻防、重医学方式轻生活行为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但在一些大医院还是重视高成本收入的治疗,轻视预防,忽视康复。医院“只卖汽车(手术),没有4S服务(没有康复/二级预防体系)”,是导致患者症状恢复慢、生活质量差、复发率高的主要因素[12]。现有报告结果显示,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健康威胁[13,14]。而且现有的证据已经证实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慢性病产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5]。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是共生理论的创造者。共生理论以共生来表达不同物种紧密联系后,而形成的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抑制的关系[15]。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共生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受到广泛的推崇[16]。“体医融合”不单纯只是体育与理疗机构的合作,还包含社区、健身场所等方面,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共生理论是研究不同个体间信息交换、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以及共生关系的模式和环境,对“体医融合”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另外“体医融合”中,政府、自然人、医疗机构、社区、健身市场等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将解决健康问题的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因此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的目的、内容和机制与共生理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这就是“体医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是共生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而共生界面是共生三元素相互作用的媒介。所以探讨体育与医疗之间是否存在共生关系,应从这4个组成要素分析,证明体育与医疗存在共生关系(见表2)。
表2 “体医融合”存在共生关系的分析统计表
在理论上被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一般也能在实践中找到它的应用空间。“体医融合”所获得的高评价,表明其也能产生高效率的价值。拟从共生单元的关联度、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四个方面来阐述“体医融合”发展的应然取向。
关联度是强调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对生物共生的研究发现:任何共生单元之间都将优先考虑具有较高匹配度和高能力的共生单元。因此,要使“体医融合”长期发展,除了关注自身的发展之外,应该提高体育与医疗的关联度。研究认为,应该树立运动“治未病”的理念,提高“体医融合”共生单元的关联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
如何让“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是要在体育与医疗理念层面上达成共识。目前已有43个国家正在积极推广“运动是良医”的理念[17]。在我国“运动是良医”“上医治未病”等理念已经开始在卫生医疗系统形成,并且已经初步得到体育与医疗界的重视。而且我国已经成立了第一个“体医融合”的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体育局、北京体育大学等正大力推广“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并通过召开运动处方、运动与健康大会等,为体育与医疗界学者和专家搭建深入交流沟通的平台。向大众推广该理念,关键要抓科学普及。首要就是成立一个体育与医疗合作的慢性病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科普宣传团队,还可借助互联网元素进行多渠道宣传,从而形成专业化、社会化和广泛性的大科普格局。
“体医融合”模式的共生关系,以促进人民健康为特定的限制条件。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新世纪后,由于人们出于健康的追求而对医疗系统表现出了较强的依赖性,表现在当前体育与医疗的共生系统中,偏利模式的存在还是显而易见的。而偏利模式是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又难以实现无害化,因此难以实现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由此导致共生系统很难实现。因此,偏利模式不利于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构建,二者要想健康发展,必须选择互惠共生模式。
在运动健身普及的今天,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依据医学检查结果,而慢性流行病的治疗则更多地依赖于运动处方。如今摆在眼前的现状是:缺少可以开出“运动处方”的医务人员和懂医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及运动康复师,这是导致健康服务链条缺环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打破原有体育与医疗分开、各行其事的现状,要推动体育与医疗的融合,携手打造健康监测监督、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一体化的服务,尤其要重视运动处方库的建立。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教授认为,“体医融合”的关键就是建立运动处方库,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很好的结合点。不运动有害,不当运动同样有害。要让运动处方在“体医融合”路径中发挥真正的纽带作用。通过构建“体医融合”的互惠共生模式,既提高了体育的应用价值,得到大家的重视,发挥“运动是良医”的效果;又能减轻医疗部门压力,降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同时缓解国家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的负担。
“体医融合”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共生理论认为,正向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但是,目前我国“体医融合”发展面临着健康教育反向环境的缺失,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为“体医融合”的发展构建共生环境。
现阶段,一方面,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提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达到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课时。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向教师和学生彰显其地位和价值,以此提高教师工作的激情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把健康教育落在实处,加大实施力度。其次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加入相应的健康教育课程,尤其是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身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没有接触,没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就很难适应“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的体育健康课程建设,而在此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次品”[18]。
另一方面是在大众教育的工作中,相较于学校教育来讲健康教育开展起来比较棘手——没有教育机构,也没有特定的课程。因此这一步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更多地依赖于医学部门。“体医融合”不仅是技术合作,还是话语权的合作。让医生对患者进行公共卫生教育的宣传,推荐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从患者、公众的传统观点来看,其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体育工作者对他们的说服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体育原有的认知,重新认识体育,重视健康教育。让人们知道体育健康教育不仅是运动技术的教育,更是维护生命的素养教育。准确定位体育的功能,是有效推动“体医融合”的关键。
共生界面是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要实现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引领这一单一界面,更要满足“体医融合”中相关信息、能量和物质等传递需要,因此,构建多元化的共生界面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由于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技术和资源促进其发展。如2017年11月黑龙江体育总局首先开出了“体医融合”的第一个“处方”——与黑龙江省卫计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体医融合”的发展,提升疾病的防控意识,为当地人民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各地政府应该起到领导者和引导者作用,号召相关部门主动谋求合作的机会。其次,健身俱乐部市场这一共生界面的参与,为“体医融合”积累了大量的有形资源,如健身俱乐部教练和健身会所。这样可以减轻场地设施资源不足和运动康复指导员稀缺的压力。另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团体和学生志愿者等到社区做科学健康的指导员,充分发挥“体医融合”的作用,使之真正地为民众服务。
我国“体医融合”的研究发展刚刚起步,很多是向国外借鉴和学习,我们要根据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之路。因此,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验证,继而向正确的方向推进与发展。体育与医学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双胞胎”,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速推进的过程中,解决“体医融合”面临的健康教育的匮乏、健康服务链条的缺环和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等困境,才能将体育与医疗更好地融合,发挥1+1>2的效果。
共生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和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而我国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也存在共生关系。从共生理论视角来分析,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应该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创建多元化共生界面,优化共生环境和提高“体医融合”的关联度,是长期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