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话语的生态意义分析
——以《玉龙雪山景区简介》为例

2021-01-20 09:55崔金萍
关键词:玉龙雪山英译雪山

崔金萍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1]2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并指明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即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过度开发、游客承载量超标等。这些问题均影响旅游景区的生态平衡,于长期发展不利。

作为旅游宣传的重要资料,旅游语篇的生态意义极大地影响旅游宣传及游客的生态意识。自2000年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旅游语篇的研究。截至目前,知网上相关研究论文约100篇,主要分析英汉旅游语篇的翻译,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旅游语篇的文章较少,如戴桂玉、仇娟(2012)以及物性过程和态度资源为基础对生态酒店英文简介进行了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2];王梦雅(2018)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分析旅游解说文本蓄意隐喻的英译策略[3];陈晓冉、王全智(2019)从及物性系统和态度资源的角度进行九寨沟景区旅游文本的生态话语分析[4];潘梦来(2019)借助及物性和语篇功能研究漓江景区介绍语篇的生态取向[5];楼毅(2019)从词汇、语法、修辞层面对网页上关于苏州城的英文介绍语进行评价系统的生态语言学分析[6]。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旅游语篇传达的深层生态思想。然而,从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滇西北旅游文本的文章极少,且这些文章仅研究英文或中文旅游文本的生态思想,或者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本文对滇西北中英文旅游语篇的生态话语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使旅游语篇传达积极的生态思想,进而促进中外游客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

滇西北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是中外游客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是该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玉龙雪山景区是丽江乃至滇西北最具代表性的5A级旅游景区,近几年,每年吸引300—400多万中外游客。所选旅游语篇《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出自当地文化与旅游局,用于景区宣传栏、景区宣传折页及官方各种景区宣传,360百科和百度百科亦采用此版本,具有代表性。《玉龙雪山景区简介》作为代表性的景区宣传资料,其文字背后的生态思想对读者、游客的生态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亦对景区的生态保护意义深远。文章以何伟的生态场所观为哲学思想、何伟扩展的及物系统及其构建的生态鉴赏系统为理论,分析《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的生态取向是否积极,探索旅游语篇如何通过语言表达生态意义。

1 相关理论

1.1 生态场所观

场所是一个自然地理学概念。Scannell(2010)结合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将场所概括为社会性场所和物理性场所,并将人对场所的态度分为情感、认知和意动三种类型,构建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具有一定生态意识的场所观(Sense of Place)框架[7]。然而Scannell的场所观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仍有局限性。何伟(2017)从生态角度将生态场所观(Ecological Sense of Place)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对赖以生存的场所物理性特征、社会性特征及场所内人外生命体所产生的情感联结、认知体验和意动行为[8]57-58。场所物理性特征包括某特定场所的自然物理特征,如山川、河流、地貌、气候等;场所社会性特征包括某特定场所的人造环境,如住宅、街道、建筑物、城市设施等;人外生命体则指某特定场所除人类之外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体[8]57。由此可见,生态场所观的核心价值在于人类与自然及人外生命体的和谐共生。

1.2 及物系统

及物系统(Transitivity System)是表达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体现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Halliday将及物系统分为六个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9]71-72。每个过程由“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构成[9]71。

何伟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细化了参与者角色,把施事者(Agent)分为五种类型:个体施事(Agent-individual)、群体施事(Agent-group)、物理性场所施事(Agent-physical place)、社会性场所施事(Agent-social place)、人外生命体施事(Agent-nonhuman organism)[8]59。施事者指具有“致使”(causing)特色的参与者[10]。

1.3 生态鉴赏系统

鉴赏(appreciation)是态度(attitude)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基于美学理念,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的评价,包括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11]。鉴赏亦分为正面、负面两类。基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丰富性,张瑞杰、何伟认为鉴赏手段应与鉴赏对象的自然价值相结合,如果鉴赏对象真正能够丰富、美化、多样化生态系统,则予以正面鉴赏评价;反之,予以负面评价[12]。

2 《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

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话语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语言表达具有意识形态的力量[13]。生态话语分析揭示语篇的生态意识,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14]。黄国文、何伟、辛志英、苗兴伟等多次撰文论述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语言学、生态话语分析密切相关。何伟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扩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构建了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本研究以何伟的生态场所观为哲学观,及物系统和生态鉴赏系统为理论基础,以《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为例,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揭示旅游语篇在旅游宣传中折射出的生态意识。语篇的及物性和鉴赏资源分布如下(小括号表示及物过程,中括号表示鉴赏资源,(1)(2)指英译语篇中翻译不当的两处):

玉[鉴赏:反应]龙雪山位于(归属类关系过程)东经100°4′2″—100°16′30″、北纬27°3′2″—27°18′57″之间,景区面积为(归属类关系过程)415平方公里。2007年5月,玉[鉴赏:反应]龙雪山被评为(归属类关系过程)国家首批5A级[鉴赏:价值]旅游景区。

Yulong Snow Mountain lies (归属类关系过程) between E100°4′2″—100°16′30″ and N27°3′2″—27°18′57″, and the scenic areas cover (物质过程) 415km2. With snow covered (物质过程) all the year, the main peak, Shanzidou is (归属类关系过程) at the altitude of 5 596 m. (1)The temperate maritime glaciers on the Asia-Europe Continent which is (归属类关系过程) nearest to the equator shapes here. ... There are (存在过程) rich [鉴赏:构成]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culture in Yulong Snow Mountain, (2)main developed scenic spots at present timeare (识别类关系过程) the Glacier Park, Ganhaizi, the Blue-moon valley, Spruce Meadow, Yak Meadow, Yushui Village, Dongba Valley, Yuzhuqingtian, Dongba Gods’ Garden, Dongba Kingdom, Jade Peak Temple and Baisha Mural. Yulong Snow Mountain has been ranked (归属类关系过程) as one of the national 5A [鉴赏:价值] scenic areas in the first batch appraisal.

2.1 及物性分析

《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包含21个及物过程,以关系过程为主,其次是物质过程,没有涉及其他过程。英译语篇含有16个及物过程,分别为物质过程3个、关系过程12个、存在过程1个。各及物过程在语篇中的数量见表1。

表1 各及物过程在语篇中的数量

2.1.1 物质过程分析

中文简介语篇中的物质过程描述雪山主峰终年被雪和冰川覆盖,十三座雪峰连成一体呈奔腾飞跃的姿态,玉龙雪山景区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

英译语篇中的物质过程客观陈述景区的覆盖面积,描述玉龙雪山主峰终年被雪覆盖,逐渐形成了十三座连绵的雪峰。

2.1.2 关系过程分析

语篇中出现的关系过程分为归属类和识别类。英译语篇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两类关系过程,所以中英语篇中关系过程的分析合二为一。

归属类关系过程介绍了玉龙雪山的地理位置、景区面积、海拔高度。雪山因终年积雪形成的特点——“银装素裹”,犹如银色的世界。“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表明厚厚的积雪把雪峰连成一体。十三座雪峰的形状好比一条巨龙,雪山的岩石黑白分明,雪山因独特的构造而神圣,玉龙雪山景区的旅游等级属于最高级别。

识别类关系过程明确了玉龙雪山在当地纳西语中的对应表达及含义。雪山的构成特点使其成为“玉龙”,其岩性构成又使其被称为“黑白雪山”。玉龙雪山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被称为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玉龙雪山景区包括十多个景点,自然风光与当地人文相融合。

2.1.3 存在过程分析

英译语篇的一个存在过程替换了原文的物质过程,单纯表达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存在,却忽视了“动作者”——玉龙雪山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原文的物质过程语义表达更加丰富。

总之,中英语篇的及物过程基本一致,英译语篇中个别过程发生了变化,但其语义表达大致与原文相仿。由上述及物过程分析可知,《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英译语篇均以关系过程为主,其次是物质过程。

关系过程描述了玉龙雪山的特点。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使其终年白雪皑皑,形成了十三座连绵不绝的山峰,远看像是一条“巨龙”,因此被称为“玉龙”,洁白的雪被比喻成晶莹剔透的玉。雪山的岩石构成使其黑白分明。玉龙雪山因雪的洁白、龙的形状,在当地纳西族人民心中是神圣的,堪比当地最了不起的保护神。景区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因此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物质过程概述为山被雪和冰川终年覆盖,十三座连绵的雪峰如“巨龙”腾飞,表现了山与周围自然景物互为映衬的关系,在此,山好像有了生命力,可以发出动作的动态景象。

2.2 鉴赏资源分析

《玉龙雪山景区简介》使用的鉴赏资源为价值、构成、反应,其英译语篇仅有价值、构成资源,无反应资源,详见表2。

表2 价值、构成、反应等鉴赏资源数量

英译语篇部分地保留了原文的鉴赏资源,部分漏译,以下为《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的鉴赏资源合并分析。

价值资源描写雪山的价值和意义,雪山山体庞大,源远流长,一眼望不到尽头,对当地纳西人民的意义是神圣的保护神,其旅游价值属最高级别。

构成资源“黑白分明”“Black-White”描述雪山色调和谐,“巨”描述雪山形状庞大,“extensive”形容雪峰因厚厚的积雪连绵不断, “rich”用来描述雪山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

反应资源体现人们对雪山的喜爱,把雪山描述为洁白无瑕、冰清玉洁。

分析表明《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的鉴赏资源均为正面评价。

2.3 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

生态话语分析(eco-discourse analysis)探索语言与生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揭示语言对各种生态关系的影响[15]。

《玉龙雪山景区简介》语篇中的4个物质过程,动作者“山峰扇子陡”“巨龙”“玉龙雪山”,及其英译语篇的3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the scenic areas”“It”(refering to Yulong Snow Mountain)均为物理性场所施事,自然物被视为与人平等,具备行为能力,表达积极的生态行为,体现生态保护型场所观。

关系过程的参与者“玉龙雪山”“景区面积”“主峰扇子陡”“十三座雪峰”“岩性”“Yulong Snow Mountain”“Shanzidou”“13 snow peaks”“the mountain lithology”均为自然物,表明玉龙雪山景区内各自然物和谐共生,传达积极的生态意义。

“她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传说是纳西族保护神 ‘三多’的化身。”玉龙雪山被拟人化为有生命力且温柔的“她”。拟人手法把没有生命力的自然物看作与人类相同的生命存在,增强了人类与自然的情感联结[16]。此句亦体现了当地人对玉龙雪山的敬畏之情,定当竭力爱护雪山。“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的比喻手法将自然物比作有生命力的人外生命体。“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是神圣的,代表吉祥、正义,体现人们对玉龙雪山的尊重。

《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英译语篇的鉴赏资源均为正面评价,鉴赏对象“玉龙雪山”“十三座雪峰”“岩性”“13 snow peaks”“Snow Mountain”“natural resources”“Yulong Snow Mountain”均体现自然价值,而非属人价值。正面的鉴赏与鉴赏对象的自然价值相结合,使生态系统更加丰富。

及物过程和鉴赏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拟人及比喻等手法的运用表明《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为生态保护型,可促进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及行为的养成,应大力推广。

3 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的生态属性为生态保护型,应广泛应用于旅游宣传,以促进旅游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其体现积极生态意义的语言表达方式值得大力推广。为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场所观,维护景区生态平衡,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旅游宣传话语应多采用物理性场所施事,以自然物为及物系统的“参与者”,即自然万物作为句子的主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并多采取鉴赏资源表征方式,对体现自然价值的鉴赏对象给予正面评价,即对自然景物进行正面描述,唤起人们爱护自然的意识;采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搭建人与自然的情感纽带。

丽江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据官方统计,近几年,丽江每年接待海外游客100多万人。英文简介是海外游客了解景区的重要资料,其生态属性意义重大,事关我国旅游宣传的生态意识。研究发现英文简介语篇存在几点不足:首先,两处误译应改为:(1)Yulong Snow Mountain, the temperate maritime glaciers on the Asia-Europe Continent, is nearest to the equator.(2)and the main scenic spots developed at present.其次,译文的鉴赏资源极少,应保留原文的鉴赏资源,体现人对自然物的正面鉴赏评价。原文“玉龙雪山、玉龙、玉水寨”中“玉”的含义为雪如玉,是鉴赏资源,其译文应改为“Jade-like Dragon Snow Mountain, Jade-like Dragon, Jade-like Water Village”;“其银装素裹”的译文改为“it is covered with snow,a silvery white world”;“一条‘巨龙’腾越飞舞”的译文改为“a soaring giant dragon”。修改之后,译文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且保留了积极的生态意义。

猜你喜欢
玉龙雪山英译雪山
摘要英译
玉龙雪山
轻轻松松聊汉语:云南玉龙雪山
游玉龙雪山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玉龙山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