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冬春季节高发。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犯鼻咽部引起,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及咳痰为主要表现,伴随有浑身乏力、萎靡倦怠、纳差、不思饮食、头晕头痛,甚至可有心悸、胸闷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或者引发一些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等,或累及到气管、支气管、肺部造成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以造成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所以临床医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绝不可掉以轻心[1]。临床上常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会造成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并且出现抗生素耐药或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如胃部不适、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瘙痒、皮疹等,相关最新临床研究发现中西药联合治疗比单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显著[2]。但到目前为止,与之相关的大数据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并不多,因此,本研究旨在对采用头孢丙烯联合连花清瘟颗粒治疗与分别单独使用二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现总结如下。
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9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的128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诊断标准;均为急性起病,发病在48 h内;年龄21~55 岁,性别不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 120~140 mm Hg/60~90 mm Hg;糖病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 5~6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冠心病患者近半年未再出现心肌缺血表现,病情稳定;有腔隙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患者近半年未再发作,且未遗留明显后遗症。排除标准:病程<48 h但已使用其他抗生素或抗感冒药物;胸部X线片或胸部CT可见双肺片状阴影者考虑炎性渗出;明确有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发热或感冒,比如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患者感染或考虑泌尿系感染等;病情较重且很快出现血氧下降,呼吸衰竭;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伴有严重脑血管疾病遗留重度偏瘫、失语或智能改变;有癫痫病史;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近半年内有心肌缺血表现或有风心病、心房颤动、严重二三尖瓣关闭不全;伴有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痴呆或精神障碍。根据服药情况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6例、B组40例、C组42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体温、高血压、糖尿病及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被告之试验流程,本着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留取电话或微信方便随访。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续)
A组给予头孢丙烯(国药准字H20041960,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0.5 g/次,1次/d,口服;B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国药准字Z20100040,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0.6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C组以上两者联合服用,即头孢丙烯0.5 g/次,1次/d,口服,连花清瘟颗粒0.6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持续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观察体温:首次给药后每小时测1次,连续测量至4 h。以后测定时间为每天从8时开始每隔4 h测体温1次,至72 h,观察远期退热效果。体温测定统一采用腋下法,测量时间统一为5 min。疗效判定标准:痊愈,48~72 h发热、鼻塞、咽痛、流涕、咳嗽、咳痰症状完全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有效,48~72 h体温正常,仅有轻微鼻塞、流涕及轻微咳嗽;无效,48~72 h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同时观察三组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或皮疹等。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B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C组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及给药1、2 h后三组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4 h后三组体温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药后三组间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三组首次给药4 h内体温变化比较 [℃,(±s)]
表3 三组首次给药4 h内体温变化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后组别 治疗前1 h 2 h 3 h 4 h A 组(n=46) 38.36±0.62 38.19±0.64 38.03±0.53 37.95±0.23* 37.33±0.12*B 组(n=40) 38.22±0.75 38.02±0.43 38.10±0.34 38.05±0.11* 37.75±0.04*C 组(n=42) 38.91±0.63 38.23±0.22 38.12±0.12 37.45±0.03* 37.58±0.12*F值 2.180 3.120 1.170 7.574 5.661 P值 0.483 0.631 0.779 0.339 0.423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还有一部分是病毒感染,治疗关键环节是抗炎抗病毒。由于涉及从儿童到中老年人不同年龄群体均有患病可能,因此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3]。也有相关文献指出,部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一旦合并感染,常常容易进展为较为危重的病情[4]。再加之我国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尤其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就会出现病情加重或并发肺炎、气管炎甚至危及生命。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最高的群体是老年人,其中罹患呼吸道感染者为数众多,其死亡率高达2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5]。因此如果在治疗关键时期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尤为重要[6]。连花清瘟颗粒是一种纯天然草药提取而成的口服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石膏、大黄、红景天、苦杏仁、甘草、炙麻黄、连翘等,药性温和,具有强大的清热解毒之功效。其中金银花味甘性寒,主要有清热解毒、消炎化肿的作用,主治外感风热;板蓝根味苦性寒,也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有助于顺畅呼吸道[7];鱼腥草能散肺热,增强免疫功能。石膏主攻去热退烧,常用于外感热病;大黄味苦性寒,能够泻热毒;红景天能够清肺化痰,益气平喘;苦杏仁性温味苦,润肺止咳化痰;甘草味甘,作为辅助药材调和药性,主益气补脾,清热解毒,止咳化痰[8];炙麻黄性温味苦,能够驱寒发汗,清肺热治咳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9]。多种成分融于一体,个体化治疗,从中医角度讲即辨证施治,其疗效在抵抗细菌病毒的治疗中更为显著,能够恢复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制并防止细菌和病毒入侵人体,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进一步保障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10]。本试验中A组单独口服头孢丙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而且长期或空腹服用抗生素会造成严重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另外还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不建议长期或大量服用[11]。本实验中B组单独服用连花清瘟颗粒后总有效率较A组略高,C组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头孢丙烯治疗总有效率达99.12%,高于A、B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较A、B组无显著差异。有相关文献报道,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患者病程,不良反应少,对并发症的发生率予以有效控制,减少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与本次试验结果相一致[12]。而且虽然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从抗生素耐药角度及不良反应角度考虑提倡使用中药优先。有研究显示,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另外还有专家提出这样对减少滥用抗生素做出十分有益的贡献[13]。从这两个角度考虑连花清瘟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总之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连花清瘟颗粒有较好的抗炎、抗病毒及退热效果,而且副作用小,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另外指出,此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量较小,目前仅限于临床药物疗效方面,在后续的相关实验中可以考虑采集大样本量,从连花清瘟颗粒的各种成分其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体外实验,真正做到从理化机制入手,推广我国传统中药,为临床工作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