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鸿昌
结肠息肉是指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可在结肠任意部位发病,此为消化性疾病中多发及常见病。此疾病早期症状无典型性,自然病程较长,幼年型则会自行脱落,成年型则随着人体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甚至部分会出现癌变。数据显示,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为2.9%~9.4%[1]。所以,早期及时有效诊治结肠息肉非常重要。从病理角度上来看,结肠息肉类型较多,包含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其他等类型,而腺瘤性息肉中则包含了平坦型息肉。目前,临床有关治疗平坦型息肉的报告非常少。有学者指出,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效果良好[1]。本研究回顾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平坦型息肉[2];(2)均满足高频电切术、EMR手术指征;(3)病历资料齐全;(4)均签字表示接受此次治疗方式;(5)术前病理检查显示为良性息肉。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性疾病;(2)智力、精神障碍;(3)中途转变治疗方式。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息肉直径0.4~3.2 cm,平均(1.81±0.24)cm;年龄21~74岁,平均(38.51±1.21)岁;女18例,男22例;单发息肉29例,多发息肉11例。研究组:息肉直径0.5~3.1 cm,平均(1.82±0.23)cm;年龄 22~74岁,平均(38.52±1.22)岁;女19例,男21例;单发息肉28例,多发息肉12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心电图、凝血指标、血型、血常规等检查,常规清洁肠道。
对照组接受高频电切术治疗,采用ERBE-VIO200D+APC2内镜工作站,患者取左侧卧位,金属电极板固定在患者大腿部位,息肉部位放置结肠镜,充分暴露息肉后,张开圈套器,并放入息肉,按照息肉状况套圈,套牢后,收紧,勿过度收紧,避免创面较大发生穿孔或出血,再实施电切除。
研究组接受EMR治疗,静脉推注20 mg丙泊酚实施静脉麻醉,密切监护其心电指标,从内镜工作通道进镜后观察结肠状况,明确病变位置和距离,并从内镜工作通道进针,刺入息肉黏膜下0.3~0.5 mm,用内镜注射针在病变边缘1~2 cm部位黏膜下,注射2~4 ml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明确病变部位黏膜,充分分离黏膜下组织。注射后,病灶与附近黏膜会出现半圆形隆起状态,用圈套器套住病变隆起黏膜,套牢后,收紧,切除病变隆起黏膜,功率为50 W。病变黏膜组织切除后,退出肠镜,确认切除病变完整性,检查有无残留病灶、创面有无穿孔或出血等症状。术后将病灶送往病理科。
术后1 d,禁食,术后1周则可正常工作及饮食;术后3 d内,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术后1周,两组均接受肠镜检查,息肉全部切除,且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癌变,症状无复发,则表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等。
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发热、表面渗血、穿孔等。
治疗前、治疗后 1 周抽取患者静脉血液 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息肉切除成功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 例(%)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例(%)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术前两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n=40) 35.21±3.21 16.68±4.21 2.32±0.25 5.32±0.24对照组(n=40) 52.65±2.35 156.32±10.21 5.51±1.21 7.68±0.26 t值 27.725 7 79.968 0 16.328 9 42.183 2 P 值 0.000 1 0.000 1 0.000 1 0.000 1
表4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 (±s)
术后1周组别 术前TNF-α(ng/L) CRP(mg/L) TNF-α(ng/L) CRP(mg/L)研究组(n=40) 24.85±1.25 10.32±0.42 15.65±1.54 4.75±0.23对照组(n=40) 24.86±1.24 10.35±0.41 21.68±1.54 8.17±0.32 t值 0.035 9 0.323 2 17.511 0 54.887 1 P 值 0.971 4 0.747 4 0.000 1 0.000 1
临床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结肠息肉,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黑便、血便等[3-5],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等,患者心理负担较大。根据其病理状况,可将结肠息肉分腺瘤性、炎症性、增生性等。腺瘤性息肉大小不一,大多数腺瘤息肉较为巨大,小部分腺瘤息肉较小,但需注意的是,部分结肠腺瘤表现并非隆起,而是平坦生长,因此,临床将此部分息肉称为平坦型。腺瘤性息肉会引起出血、癌变等,存在较大危害性[6-7]。以往治疗结肠息肉多采用开腹手术,此手术并发症多、创伤性大、手术时间长,患者住院时间长,且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逐步改进和发展,内镜技术和高频电切技术在各疾病诊治中取得了一定地位。近年,高频电切术通过电极端产生高压、高频电流,接触到机体时,会加热组织,有效缩小血管,降低出血危险性,但若在切除过程中,切除组织过深,易发生出血、穿孔等症状[8-9],但若切除较少,则可能会残留病理组织,术后易复发。因此,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其效果也不太理想。有学者报告称,与高频电切术相比,EMR可改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且切除成功率较高[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切除成功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效果更理想。分析原因:EMR是把相关药液注射到黏膜下层,让肌肉层和黏膜层分开,电切息肉,此方式可完整地切除息肉,手术成功率高,且降低了穿孔、出血等症状发生的危险性,治疗更为彻底。刘立晗等[12]的研究中探论了EMR治疗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的效果,结果显示,5例组织表面渗血,6周后各组织表面均完全愈合,表明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安全,且术后恢复良好。本研究也证实,EMR术后并发症较少,且研究组无1例患者发生表面渗血的情况,本研究采用了分组对比讨论,且并发症研讨范围更广,其结果更具说服力。
综上,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