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雅,李树平,王子瑜,周佳雯,王荣昌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排水管网设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用水量与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未及时处理的农村污水是导致农村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5]。农村地区不同程度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室内排水设施逐步完善;同时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环保措施的重视,亟需采用污水统一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减少污水随意排放,优化农村卫生和环境。如何结合农村现有排水体制特点、地形地貌和污水管网设计要求,采用适宜模式科学地收集和处理农村污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例如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的村庄适宜采用沟渠结合分散处理污水的模式,人口规模大、居住集中的村庄则适用于管渠结合排水处理模式[6]。同时要在兼顾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前提下,依据村庄地形特征进行排水管道设计[7]。
目前,随着排水工程复杂程度的增加,必须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当代管理方法,科学有效地保证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以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8-11]。如利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模型(SWMM模型)对城市地表径流和汇流、管道汇流和水质的监测动态模拟建立高效排水管理系统[12]。
本文主要讨论农村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管网布局设计方式,并结合算例进行说明。
农村污水收集模式应根据房屋布置形式、地形、地下水状况等特点因地制宜。例如集中收集模式适用于房屋布局相对集中、村庄规模大、经济基础条件好的村庄。而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复杂的村庄,污水不宜集中收集处理,建议采用单户或联户处理排放的分散式处理模式。一些临近城市、地形平坦、管网建设难度低的村庄,可将污水集中收集排入临近城市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当两个或多个村庄距离较近时,可以考虑共同建造污水处理收集系统[13]。
生活污水定额是指单位人口的污水平均排放量,它与建筑内部的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相关。因排水量测试难度较大,一般根据用户定额确定污水定额,其中除去庭院浇灌用水,农村污水产量约是用水量的60%~80%[14]。
为确定污水设计流量,应在计算平均污水流量的基础上,乘以总变化系数Kz。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当平均污水流量小于5L/s时,Kz=2.3;当平均污水流量大于5L/s时,
最小管径可按街坊管道计,采用2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混凝土管)和0.003(塑料管);当采用250mm和300mm直径的管道时,相应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5和0.003(混凝土管),或0.0025和0.002(塑料管)。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重力流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计算,200~300mm直径管道的最大设计充满度为0.55。
农村污水管渠系统收集的污水流量较少,小管径塑料管和混凝土管就能满足要求[16]。为此可根据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形成不同管径下的参考流量。流量计算涉及如下公式[17]:
式中Q——设计流量,m3/s;
D——管道直径,m;
h/D——充满度;
θ——对应充满度下的圆心角(见图1);
I——设计水力坡度,均匀流条件下等于管道设计坡度;
n——管壁粗糙度系数,通常混凝土管取n=0.014,塑料管取n=0.010;
v——设计流速,m/s。
不同管材、不同管径在最大设计充满度和最小设计坡度条件下,计算的流速和流量见表1。由表1可见,计算出的流速均大于规范规定的0.6 m/s。
图1 管道过水断面示意图
表1 最大设计充满度和最小设计坡度下的参考设计流速和流量
(1)根据当地农村条件,选择污水定额n,管段服务人口数N,计算相应的平均设计污水量和设计污水量Q。
(2)根据设计污水量Q,与表1中相应流量比较;若设计流量小于参考流量13.79 L/s(或11.28L/s),采用200mm管径塑料管(或混凝土管);若设计流量处于13.79~22.64 L/s(或11.28~19.13 L/s)之间,采用250mm管径;若设计流量处于22.64~32.93 L/s(或19.13~28.81 L/s)之间,采用300mm管径。
农村居民点房屋一般集中于道路两侧,具有一至五排房屋不等。雨水一般沿屋前路面直接就近排入河道,新修排水管网通常只用于收集生活污水。与城市相比,村落房屋分布相对分散,密度较低,需要污水管网收集沿路各户污水,集中至就近处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后统一处理。选取常见的农村房屋分布与建设规划,设计相应的污水收集管网,为农村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卫星图比照,结合农村房屋建设与路网分布情况,提出三种典型的管网布置方案。农村最为常见的是沿路分布的单排房屋,此种房屋布局规模灵活,受地形限制较小,如图2中(a)、(b)所示,可以将道路两侧居民污水接入路面下方污水管渠,形成“一”字型管网布局,此种布局不存在汇接管线,计算最为简单。对于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区,农村路网往往纵横交错,居民房屋也随之呈现相应分布,如图2(c)所示,房屋沿支路建设,最终到达主路,相应产生了L型管网布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落有更为集中化、连片化发展的趋势,房屋集中修建,外部由农田包围,如图2中(d)所示,在村落聚居点周围较为适用“口”字型管网布局。
图2 典型农村房屋分布及管网布局
我国某东部沿海地区某农村,地势平坦,居民人口3 000人,拟铺设污水管道将各户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为80 L/(人·d),设计中取污水产量占用水的80%,于是居民人均污水量为64 L/(人·d)。试计算污水管道直径。由于具有相似的生活规律,农村生活污水日变化系数较大,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具有服务面积大、服务户数少、单个节点入流量小等特点,规划设计较之城镇排水系统有一定的差异。针对该地区常见的三种典型村落房屋分布,设计污水收集系统,计算污水管径,并通过SWMM构建污水主干管模型,对管网水力状况进行模拟。
根据公式(4),平均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
参考表1,采用塑料管(或混凝土管),5.11 L/s低于13.79 L/s(或11.28 L/s),因此可选管径2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或0.004)。
“一”字形管网布置中,污水由节点N1流向节点N6,出口为排放口out,平面示意图见图3所示。选取管径为200mm,坡度为0.004,起点埋深为1m,塑料管的曼宁系数为0.01,管道总长度为900m,平均每户人口约5人,600户居民分布在干管沿线,每个节点服务居民户数基本相同,排放口采用自由出流方式。
图3 “一”字型管网图
对主干管运行进行模拟,日最大流速符合设计标准中最小流速的要求,选取日污水排放量最高时18:00时刻剖面线图如下所示。
图4 “一”字型管段日排水最高时剖面线图
“L”字型管网布局中,污水分别由N1和Z1流向N5,出口为排放口out。选取管径为200mm,坡度为0.004,起点N1和Z1埋深均为1m,塑料管的曼宁系数为0.01,管道总长度为1000m,平均每户人口约5人,600户居民分布在污水主干管沿线,N编号节点服务人数稍多于Z编号节点,排放口采用自由出流方式。
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模拟,每日最大流速符合不冲流速要求,选取18:00时刻,管网流速分布图如图5所示。
图5 “L”字型管段日排水最高时管线流量分布图
“口”字型管网布局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节点分布以及管线长度,如图6所示,但是无法直接得到管段中的污水流向,因此需要先行确定流向,才能进一步根据坡度计算节点埋深。污水管网中各元素名称及管段长度如下所示:
图6 “口”字型管网位置分布图
由上述计算可知,农村污水量较小,管线均采用200mm管径塑料管,因而路径权重无需考虑管径因素,建设成本主要与管线长度有关。从图论角度考虑,可以将管网看作带权有向图,图的顶点为各个节点,边为各个管段,边的权值即为管段长度,管网流向设计问题即为求解各点到排放口最小路径的问题。可以采用Dijkstra算法求出排放口到每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具体步骤如下:
①写出待求管网的邻接矩阵;
②构造两个集合S、U。其中,S是已计算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U是未计算出最短路径的顶点的集合;
③将顶点N-out加入集合S,由于N-out为起点,故在S中记录其距离为0,更新U中与N-out之间相连点的距离;
④取集合U中距离最小的点N放入集合S,记录该点到N-out最短路径,查看与新放入点N直接相连的点,计算经由N到N-out的距离,若小于此前记录距离,则更新距离值;
⑤循环步骤④,直至集合U为空。
最终得到各顶点到N-out最短路径和距离如下表:
表2 各节点到排放口最短路径表
根据最短路径设计管网进行模拟,选取18:00时刻,管网流量分布图如图7所示:
图7 “口”字型管段日排水最高时管线流量分布图
(1)由于农村人口较少,人均污水产生量较小,小管径塑料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就能满足要求。通过对污水收集模式、生活污水定额和污水总变化系数、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下的参考流量计算,形成了农村污水收集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并用案例进行了说明。
(2)通常小管径管道需要较大的设计坡度要求。考虑到不同的地形特征,当地形较陡时,可选用较小管径;在地形平坦时,可选用较大管径,以减少管道下游埋深。此外,由于塑料管壁光滑,水流阻力小,也具有减小管道下游埋深的潜力。
(3)通过研究三种常见的管道布置方式,可以得出“一”字型管网设计最为简便,“口”字型管网设计过程较为复杂,但在服务人口相同时其管段负荷最低。此外,小口径管道容易堵塞,特别是在管道上游,接入污水量较小,更容易产生淤积,在日常运行中应加强清淤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