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雄
(福建省厦门弘爱康复医院,厦门,361006)
康复科是医院相对比较特别的科室,其不治疗疾病,只收治具有功能性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病情具有多样复杂,年龄跨度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多数患者因为日常活动功能发生障碍(例如截肢、偏瘫等),对以后的生命质量非常担心,同时康复治疗也是非常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患者心理和身体受到严重打击[1]。易产生焦虑的心理情绪,进而出现睡眠障碍。身体功能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这对患者的康复治疗非常不利,影响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忽略了对睡眠的干预,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本文选择本院康复科70例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找出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实施精细化管理干预,以研究精细化管理对康复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至2019年12月厦门弘爱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2~80岁。其中易惊醒患者5例,早醒8例,入睡困难例9例,睡眠时间短6例,睡醒不适7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其中易惊醒患者6例,早醒9例,入睡困难例9例,睡眠时间短7例,睡醒不适4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者;2)入康复科之前睡眠正常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意识模糊,无法有效沟通者;2)存在睡眠质量的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者;3)入康复科之前就存在睡眠障碍者;4)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原因分析:对2组患者采用睡眠障碍问卷调查,发现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原因为环境、药物、疾病本身、心理、生活方式等。
1.4.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例如药物干预,控制探望时间,陪护人数等。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精细化管理护理。1)疾病:依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减轻因疾病本身对睡眠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安排患者各项护理时间,使患者睡眠时间尽量不受干扰。2)心理:从患者进入科室开始,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同情,对患者表示理解,引导患者倾诉焦虑,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积极给予心理治疗。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方式及效果,讲述成功案例,树立患者治疗信心[2]。3)药物:对于对睡眠有影响药物,可根据情况将用药剂量或者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为避免产生依赖患者应间断使用催眠药物,逐渐停药,慢慢建立正常的睡眠。4)环境:为了避免互相干扰和便于管理[3],病房应按时通风,为睡眠期间有打鼾、磨牙的患者和重症患者集中安排房间,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入睡之前停止所有活动,保证患者安静入睡,同时注意调整空调温度和室内光线。5)生活方式:告知患者可采用睡前泡脚,听轻音乐的方式促进睡眠,睡前2 h不做负重训练,不做抽烟喝酒、喝咖啡浓茶等影响患者睡眠的行为[4]。根据患者24 h睡眠特点,白天按康复要求按量完成训练,引导患者睡眠时间趋于正常。
1.5 观察指标 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潜伏时间和睡眠时间分别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处理。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潜伏时间比较 护理前2组的睡眠潜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潜伏时间比较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时间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时间比较
睡眠是人体身体功能恢复的关键,正常睡眠对患者身体疾病恢复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康复科患者因为病情复杂,因受环境、药物、疾病、心理、生活方式等影响,内心容易产生焦虑症状,从而出现睡眠障碍,而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恢复和健康都有不利影响。由于以往的护理方式注重患者病情护理,忽略了睡眠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所以改变护理方式势在必行。近年精细化管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在企业中多有应用[5],因其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特点,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引用,并且有文献表明,精细化管理在静脉用药、骨科护理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本研究样本相对较少,对患者进行的干预方式以外在条件干预为主,药物控制为辅,干预效果可能会受到患者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仅为临床数据参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改善康复科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