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兴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
在水利学家看来,河南林州红旗渠最大的特点是“悬挂”在南太行的悬崖陡壁上,“在不能修渠的地方修了渠”。对当今林州人而言,红旗渠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灌溉土地的甘露,还有父辈们的汗水,以及挥之不去的干旱的记忆。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引水渠,能够折射出中国人的水利梦想,而它所遭遇的尴尬现实,也是中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一个缩影。
林州市位于北纬35°41′~36°22′,东经113°37′~114°04′。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耕地76万亩。市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市区海拔306.8米。
林州市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林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属于华北地震带,境内断层较多,大多属于正断层。林州大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致使地表水极易散失。在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相当困难。
林州市属于半湿润地区,境内的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夏秋为丰水期,冬春为枯水期。全市属海河水系,有漳河、洹河、淅河、淇河4条天然河流以及红旗渠。林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例】閱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属于华北地震带,境内断层较多,大多属于正断层。林州大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致使地表水极易散失。在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相当困难。
历史上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用十年的时间劈开太行山,从山西引水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改变了缺水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河南林州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
(1)分析林州缺水的自然原因。
(2)说明发展红旗渠旅游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并指出游客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解析:第(1)题,应从降水、下渗、蒸发等角度来分析某区域缺水的自然原因。由林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林州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在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春夏季蒸发旺盛。由林州市盆地地质剖面图和文字材料可知,林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断层较多,多裂隙、溶洞,容易渗水,导致地表水短缺。故答案为:林州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季蒸发旺盛;土层(或者岩层)容易渗水,下渗严重;有断层分布,地下水短缺。
第(2)题,由文字材料可知,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红旗渠位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上,因此红旗渠旅游资源独特,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游览价值很高。由所学知识可知,林州市靠近东部较发达地区和城市,地理位置较优越,市场距离近;有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利。由于红旗渠位于悬崖峭壁上,应当注意防止崩塌、滑坡等造成的威胁。由上题可知,该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夏季多暴雨,因此夏季旅游时应防止山洪造成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