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发枢纽—网络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效果分析

2021-01-19 23:24杜勇宏王汝芳
中国流通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京津冀网络

杜勇宏 王汝芳

摘要:“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三地创新的协同发展。基于研发枢纽—网络,根据2008—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与其他省份论文合作数量、专利合作数量及北京、上海、广东技术合同输出额,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北京是我国论文发表、专利发明和技术交易的高地,但是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和河北在这三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京津冀三地并未充分体现协同创新,亦未能体现区位优势。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三地产业协同不够、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在天津和河北落地转化率不高等实际问题。生产性附域和商贸服务性附域不发达严重阻碍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应以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建设好生产性附域,以科学合理建设园区为切入点完善生产性附域建设,以提升科技服务业为抓手完善商贸服务附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研发枢纽—网络;附域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1)05-0085-13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功能疏解与北京都市圈优化发展路径研究”(18JDYJA013)

自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京津冀地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在过去的六年中不断密织便捷交通网,布局教育医疗等民生基础设施,协同进行产业转移升级,为创新要素在区域内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三地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20年10月,京津冀地区共成立了10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了16个高校创新发展联盟,不断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合作共享;支持在北京的医疗等机构与天津、河北开展专科协作、远程诊疗、派驻专家等医疗方面合作,京张、京承、京保等实施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达到36个,越来越多的天津、河北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之前可望不可及的优质公共服务;北京加快推进构建以雄安新区和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两翼”的联动发展格局,尽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确定了8个重点合作领域及一批先期支持的项目;持续不断推动通州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连续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项目达百余个;协同打造科技产业园区链,合作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津冀重点科技园区合作不断深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在天津、河北两地累计设立的分支机构超过8 300家,北京对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输出额累计超过1 2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就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虽然过去六年京津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但是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而言,在协同创新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及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要统筹推进产业分工协作。其中在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部分专门就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部署,强调要提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本文拟基于研发枢纽—网络的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推动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提供政策建议。另外,按照《十四五规划》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总体要求,基于协同创新的产业发展要求,京津冀城镇化布局应突出哪些重点,以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亦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4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有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宋迎昌[ 1 ]对2016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关键领域和实现路径是当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就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从而在国家层面上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了共识,但在实现路径和关键领域的选择上存在分歧。金鹿等[ 2 ]对2019年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当时学术界关注的京津冀热点问题包括京津冀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城市群建设、人口发展格局、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区域政策等方面。

实现协同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目标,因此也一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重点。协同创新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创新和组织安排,突破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障碍,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创新要素整合和协同互动,产生系统叠加效果和非線性效应[ 3 ]。根据参与区域以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协同创新的演化可分为同区域多主体、同主体多区域和跨区域多主体三条路径[ 4 ]。田学斌等[ 5 ]对2018年以前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方面文献从理论基础、研究领域、主要内容以及实现路径、体制创新等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远未完善。在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方面,李京文等[ 6 ]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要转变妨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观念,强化政府、企业和社会间的互动,通过加强资源、市场和信息的合作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发展;颜廷标[ 7 ]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针对重点领域,构建集内容、载体、机制于一体的模式,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王必锋等[ 8 ]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价值链嵌入和价值链重组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北京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张晗等[ 9 ]则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区域内产业仍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蒙大斌等[ 10 ]利用地理距离、制度、社会、组织、市场分割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六方面测度指标构建空间交易成本模型,发现京津冀地区空间交易成本近年显著下降,其对于区域之间创新合作促进具有“U”型效果。于强[ 11 ]在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可比较的29个行业大类的三种区位熵进行测算和比较后,对北京制造业转移到天津、河北的先行行业提出了建议。

城市网络化是城市群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有不少学者以创新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京津冀的协同创新问题。周密等[ 12 ]通过分析京津冀专利权的协同关系和转移网络,认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的可达性高、等级森严,呈现中心型—半中心型—包容型—脆弱型的复合结构。张永波等[ 13 ]基于北京市科技企业京外投资数据对京津冀科技创新的空间网络进行研究[ 9 ],提出了边缘扩散、散点集群和中心城市联动三种模式。唐恒等[ 14 ]基于专利申请的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专利合作网络进行了研究,发现从合作主体类型来看,以企业间的专利合作为主,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次之,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相对较少。邢华等[ 15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已经逐步形成但密度不高,仍在发育中,北京处于创新网络核心地位。陈暮紫等[ 16 ]以“211工程”京津冀校企合作专利数据研究创新网络,结果表明京津冀校企合作网络在广度、深度上都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李庆博等[ 17 ]基于京津冀区域技术交易量,研究印证了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也发现天津在其中的中介、传递作用不足且有降低趋势。张贵等[ 18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与百度指数的多源流数据,证明京津冀城市群信息流网络呈现以北京为核心的放射型格局,出现北京带动全域、次级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嵌套式发展趋势。盛彦文等[ 19 ]引入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及Tobit模型,研究发现在创新联系网络结构特征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呈极核式发展,群内创新联系高度依赖于核心城市。

上述基于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都表明北京处于京津冀创新网络的核心地位,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研发枢纽。同时,这些文献都将京津冀创新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基于此对其内部结构和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全国的创新系统是一个大的网络系统,其包含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创新枢纽,而京津冀创新网络只是其中一个子网络,并不是封闭独立的。因此,有必要将京津冀创新网络放在以北京为枢纽的创新网络以及整个国家创新网络中进行研究。王汝芳等[ 20 ]认为研发经济占据产业创新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北京发展研发经济,是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有效举措,也是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枢纽—网络和研发枢纽—网络可以為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更为系统的视角。

范克林克(Van Klink)[ 21 ]在研究欧洲主要港口地区的航运时发现了一种新型区域空间结构,并将其正式定义为枢纽—网络结构,枢纽—网络结构颠覆了传统的中心—腹地结构,在该结构下,枢纽能够刺激多式联运和开拓新的市场。从枢纽—网络结构和中心—辐射结构的相关特点比较来看,前者强调经济一体化下的专业化分工,是扁平化的平等发展体系,其支撑要素为第二本性和第三本性,属于新增长理论范畴;后者则注重地域生产综合体,是递阶等级结构,其支撑要素为第一本性和第二本性,属于经典增长理论范畴。

瑞典学者约翰逊和卡尔森(Johansson & Karls? son)[ 22 ]在研究地域研发活动时,提出了研发枢纽概念。所谓研发枢纽,是指以研发资源集聚、知识扩散和技术交易为主要职能,衔接两个或以上研发通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相当规模的研发资源、研发产业和研发活动集聚区。加斯曼和泽德维茨(Gassmann & Zedtwitz)[ 23 ]在研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组织时,总结出了民族中心集中模式、地心集中模式、多中心分散模式、研发枢纽模式和集聚研发网络模式等五种模式。皮尔斯(Pearce)[ 24 ]研究发现,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逐步具有了区域集聚的倾向,从而促使相关集聚区域不断成长为世界级的研发枢纽。

各研发枢纽通过与节点间的合作研发形成自身的研发网络,构成一个多层级的、非等级关系的复杂网络系统,称之为研发枢纽—网络,它是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空间网络及新区域现象。约翰逊(Johnson)等[ 25 ]研究指出,研发枢纽—网络结构是一种可以促使创新主体自发性地进行空间集聚并能有效激发创新的结构。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研发枢纽—网络结构的形成发展还需要整合一系列辅助性的组织和要素。这些与研发枢纽紧密联系的组织和要素,需要在中心附近区域聚集以更好地获得知识溢出并对研发枢纽形成正反馈作用,这类围绕中心形成的聚集区被范克林克称为“附域”。显然,附域是专业化为枢纽中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并据此实现自身较好发展的区域。刘筱等[ 26 ]认为研发枢纽城市是区域枢纽—网络结构中具有知识扩散与商贸中心功能的城市,与其生产性附域、商贸性附域、资源性附域等共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黄亮[ 27 ]研究了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王铮等[ 28 ]认为枢纽—网络结构是区域发展的新组织模式,以信息化条件和人力资本为标志的第三本性显现后,应以枢纽—网络结构模式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王玉珊[ 29 ]讨论了我国研发枢纽—网络的构建与空间差异。李亚光等[ 30 ]认为基于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是未来创新和研发协作的重要方式,提出从战略、契约、资源、利益分享、持续改进等五个方面构建研发协同创新机制。马玎等[ 31 ]指出,对于稀疏网络,应打破中心企业的路径依赖,加强中介企业的信息枢纽性;对于紧密网络,应强化中心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和中介企业的信息异质性。黄辉宁等[ 32 ]研究认为,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而互联网的发展扩大了商贸流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刘炜等[ 33 ]基于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广州市目前在全球航空、航运和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与存在问题。基于研发枢纽—网络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挖掘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成效的机制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研发枢纽—网络分析我国省际间的论文合作网络、专利合作网络和技术交易网络,将京津冀创新网络放在以北京为枢纽的创新网络以及整个国家创新网络中进行研究,剖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旨在为研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国内大部分研究认为京津冀三地在科技资源上存在的极大差异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的学者建议采用行政手段推进三地科技资源的均等化。但是,基于研发枢纽—网络,研发资源会自发集聚,强行分散创新资源反而不利于科技创新,更不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可取之策。本文认为,京津冀研发枢纽—网络中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生产附域及包含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内的以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商贸附域的不发达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生产附域和商贸附域的发展提出措施建议。

研发枢纽—网络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知识流和价值链的关系网络,不同的节点在这个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以区域人力资本和信息化条件为标志的区域第三本性的显现,枢纽—网络正逐渐成为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在研发枢纽—网络中,具有较好营商环境和具备集聚研发要素比较优势的区域应不断强化其研发和知识交互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研发枢纽,其他节点通过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等与研发枢纽相联系,并在枢纽附近形成生产性和商贸性附域,从而形成完善的研发枢纽—网络。在研发枢纽—网络中,研发机构和要素在研发枢纽区域集聚,它们之间会产生联系与合作,同时借助研发价值链关系对外辐射扩散,而集聚群落之间也会不断形成网络连接关系,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这种集聚群落形成的网络具有类似生态系统的形式特征,任意具有合作研发关系的网络节点之间形成价值链,所有具有合作研发关系的网络节点经价值链相连则形成一种复杂的价值网络关系。研发枢纽通过与节点间的合作研发,形成自身的研发—枢纽网络,同时各研发枢纽—网络经过相互嵌套、垂直整合构成了一个多层级的、非等级关系的复杂网络系统,最终形成国家层面的研发枢纽—网络,而网络节点间的交相互动又可表现为网络整体的演化行为。随着创新能力和知识交互能力的提升,部分区域性研发枢纽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研发枢纽。从空间维度来看,国家层面的研发枢纽—网络是一国研发活动在地理空间的具体反映,也是一国研发体系的地理布局。

研发枢纽—网络内信息流、知识流和价值流等的交互流动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这使得研发枢纽—网络结构处于一种均衡与非均衡、竞争合作又相互依存的相對稳定状态。其中,区域内具备比较优势的研发枢纽不断创新发展是推动研发枢纽-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必要前提,由研发枢纽主导的研发网络提升了区域研发效率乃至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这也是研发枢纽—网络存在和发展价值所在。研发枢纽—网络中生产性和商贸性等附域的匹配度将影响区域的技术辐射和知识溢出的效率和效能,区域内政策供给和营商环境、产业链完善情况、人才、资金等也会左右专业化研发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选择,从而影响研发枢纽—网络的发展。

研发枢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不断向特定区域集聚,也需要特定区域的技术不断向外进行有层次的扩散和辐射,更需要具备极强的知识交互与传播能力。显然,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是我国的研发枢纽。通过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不断集聚和新技术的不断辐射扩散,研发枢纽将不断形成以研究开发为基础职能的产业创新功能,并占据区域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也将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区域创新策源地和辐射源,也必然会对网络内其他区域的创新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伴随着枢纽城市的发展壮大,辐射引领带动的区域进一步扩大,枢纽—网络中附域也会在更大空间维度上进行优化甚至发生转移。以我国电子通信产业枢纽城市深圳为例,随着研发产业活动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种围绕电子通信业的服务业应运而生,深圳福田成为商贸附域,宝安则集聚发展了一批中试①基地和生产性企业,形成了快速的样机生产能力,逐步成为生产性附域,并巩固了以南山为研发中心,以福田为商贸附域、宝安为中试附域的电子通信产业的专业区域枢纽城市地位。随着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进,东莞正逐步成为深圳的生产性附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在以区域枢纽为龙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协作研发体系逐步完善,研发联系不断加强。随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枢纽的研发网络层级增加,生产型、商贸型等附域的布局结构日趋合理,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有望实现。一般而言,附域虽然具有专业化职能,但却无法形成自己独特且独立于枢纽—网络的产业体系。附域伴随着枢纽的发展而成长,同时枢纽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附域的支撑和服务。这是因为,产业枢纽城市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创新效率的提升,有赖于产业资金获得的便利性和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率,特别是对新技术、新产品而言,其应用推广和发展壮大需要有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支持,包括良好的营商环境、适宜的应用市场、丰富的金融产品、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包括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因此,包括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内的商贸性质的附域是产业枢纽城市不可缺少的空间单元。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意义的创新是整个商业化的过程,需要将创意产品化,同时,产品化过程也往往对创新思路有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正反馈作用,所以生产性附域对整个枢纽—网络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经济学界在衡量研发的投入产出时,一般采用研发投入和专利研发活动作为近似的指标。对研发而言,从刚开始的一个想法,到中间成果的体现,最后到成果的转化,对应着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专利的研发申请和技术转移转化。

发表论文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创新与科研能力。随着信息流动和知识迭代的加快以及跨界创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信息与知识的合作共享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并青睐,而不同区域之间的论文合作也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论文上的合作一方面能够突破单个学者的认知水平和定势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更加全面有效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取得“多赢”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形成共识,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与扩散,推动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

专利是体现价值区域研发活动价值的主要外在表现和载体,对它的统计和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研发创新能力高低。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区域之间也倾向于通过合作进行专利申请、专利转让或相互间进行专利许可,构建形成专利合作网络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专利合作不等同于廣义上的共同承担风险并享受收益的合作创新模式,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的知识流转和资源整合的一种交互创新模式。区域间的专利合作有利于突破技术壁垒障碍、拓宽创新视野、提高科研效率以及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专利合作网络的发展是影响区域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技术转移是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能关键途径之一,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技术或知识在空间上的流动与扩散,必须在一定区域甚至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开展。由于我国科技资源要素分布并非均等,不同区域间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还较大,产业发展对相关技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跨区域的技术流动成为弥补区域间科技资源差异的有效手段,也成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总是以创新能力相对强的枢纽城市为中心,形成枢纽—网络。通过有效发挥合作各方的比较优势,推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集成创新,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为更好地说明我国研发枢纽—网络特征,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2008—2018年的北京、上海、深圳和广东的专利合作数量、论文合作数量和技术合同输出额,分别绘制专利合作、论文合作和技术合同输出枢纽-网络雷达图来进行研究。

(一)论文合作网络及特征

在论文合作当中,其数量是论文合作的一个直接表现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指标。本文选取我国省际之间论文合作数量作为反映我国省际论文合作状况的指标。北京、上海和深圳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心②,属于研发枢纽,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协同创新都是国家战略,故本文主要以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与其他省份的论文合作数量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论文的代表性,本文将数据来源限定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该数据库囊括了211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学科领域的作者合著论文数据,能够更为权威和全面地反映我国不同省份的论文合作状况。

根据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得到北京、上海、深圳与全国其他省份论文合作数量(见表1),利用表1第一列数据绘制出北京与其他省份论文合作网络雷达图来分析京津冀的研发创新合作能力(见图1)。图中与中心点距离的远近代表了北京市与其他省份之间合作规模的大小,距离越远规模越大,图2和图3也是如此。

数据表明,北京论文数量远超上海和深圳,北京、上海、深圳的论文合作大部分是在同一城市。在2008—2018年期间,跨区域论文合作中,与北京市论文合作数量较多的省市主要有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天津市、浙江省等,这些省市在既有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有与北京市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天津市和山东省,这些省市的共同特点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海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则与北京市的论文合作数量相对较少,这些省份大都与北京市在地理距离上相隔较远,高等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

上海市的论文合作省份主要是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深圳市与北京市的论文合作数量远远超过与其他省市的论文合作数量,与其论文合作较多的省市还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由此可见,上海市和深圳市的论文合作地区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广东省和长三角地区,这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科研氛围浓厚。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除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外,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论文数量也很多,这说明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包括深圳市)、江苏省是我国论文合作网络中的主体。其次是天津市、山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北省等中部省份,这些省份与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论文合作较多,而青海省、海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这些省份则处于边缘地带,与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的论文合作非常少。由此可见,全国各省市论文合作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包括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这些省市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都是我国的论文高产地,这为不同省市之间的论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及基础;在论文合作网络中,论文合作较多的一些中部省市大多在地理距离上与中心省市较为接近,他们的教育力量及科研力量相对较强,这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地理位置的邻近能够促进不同省市间的论文合作与交流。

(二)专利合作网络及特征

无论是对地区还是国家而言,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创新价值,就必须大力开展研发活动,发明更多的专利,掌握更多的知识主动权,在不断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尽管只看专利数据有着天然的局限性,但由于专利数量容易获得,且专利拥有标准化的评审过程,变化缓慢,同时其又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专利数据仍是分析知识溢出、知识流动和创新网络的可靠指标。

随着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类专利数据库日益完善,其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数据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本文提取的专利数据均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 erty Organization,WIPO)数据库,研究对象为全国所有省份、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根据WIPO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得到2008—2018年北京、上海和深圳与其他所有省份的专利合作数量(见表2),选取表2中第一列数据绘制出北京与其他省份专利合作网络雷达图来分析北京的研发创新能力(见图2)。

數据表明,深圳专利数量远超上海和北京,北京、上海、深圳的专利合作大部分是在同一城市。2008—2018年,跨区域专利合作中,与北京合作数量较多的省份为安徽、江苏、四川等。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地区与北京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都拥有较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也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和教育强省,以京东方在合肥、成都分别设立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为代表,安徽、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结构与北京的优势产业也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和联系。对于上海而言,2008—2018年,专利合作数量较多的省份为江苏、北京、广东、浙江等。这些地区大多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才集中程度较高。在2008—2018年期间,与深圳专利合作数量较多的省份为重庆、香港、湖北。其中,香港与深圳毗邻,重庆、湖北在中部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重庆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材料工业,武汉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主导产业也与深圳在主导产业链上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在2008—2018年期间,除北京、上海和深圳外,江苏、安徽、四川、重庆等地区也位于网络研发的中心位置,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专利研发的网络主体。由此可见,不同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契合度高、产业链的合作关系良好,以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专利合作。

(三)技术合同输出网络及特征

技术合同类型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四种,其金额可以较为直接地反映技术提供方转移技术给需求方的程度。虽然说区域间技术转移并非都基于合同形式,但考虑到我国技术交易市场日趋规范和活跃,通过技术市场签订合同已经成为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利用省际间的技术合同输出金额来衡量彼此的技术转移规模。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见表3),对比北京、上海、广东2008—2018年总技术合同输出金额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技术合同输出金额大幅领先于上海和广东。以2018年为例,北京高达4 957.82亿元,广东省的技术合同输出额位列北京之后,为1 365.42亿元,上海的技术合同输出额位列第三,为1 225.19亿元。这既反映了北京技术实力较强,也说明了作为我国的创新策源地和技术输出源,北京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本文采用2008—2018年北京技术合同输出额作为研究指标(见表4),通过绘制北京对其他省份的技术合同输出额网络雷达图(见图3),来分析区域中心城市创新扩散的强度和效应。

从表4中可以看出北京流向广东的技术合同最多,其中流向深圳的技术合同占据了约50%的比例。北京流向江苏的技术合同输出排在第二,流向上海的技术合同输出也比较靠前,流向山东、辽宁、福建、四川等地的技术合同输出额也都较高。相比之下,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和河北的技术合同输出额度并不高。2018年,北京技术合同82 486项,但是只有5%的技术成果流向天津和河北两地,流向珠三角的是流向天津和河北的1.5倍,流向长三角的是流向天津和河北的2倍。

京津冀协同创新是重大国家战略,三地应加强协作谋划,共同提高技术能力和成效,加大北京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津冀地区更应努力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在增强北京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同时,加快实现整个区域的技术进步。

(一)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2008—2018年期间,与北京市论文合作数量较多的省份主要有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天津市、浙江省等;专利合作数量较多的省份为安徽、江苏、四川等;北京流向广东的技术合同最多,其中流向深圳的技术合同输出约占总数的50%,流向江苏、上海的技术合同输出也排在前列,流向山东、辽宁、福建、四川等地的技术合同输出额也都较高。

北京是我国论文发表、专利发明和技术交易的高地,相比之下,与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和河北的论文合作、专利合作和技术合同输出并不多。京津冀三地并未充分体现协同创新,亦未能体现区位优势,特别是与企业商业行为直接相关的专利合作和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两项的优势不明显,京津冀协同创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事实上,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实施以来,在三地政府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也面临三地产业协同不够、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北京孵化培育出的企业和研发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率不高等实际问题。

综上,在研发枢纽—网络中,京津冀协同创新还不够。通过分析研发枢纽—网络与协同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不足,其原因为京津冀围绕北京优势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布局的生产性附域和商贸性附域不够,或者说京津冀研发枢纽—网络中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生产附域,包含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内的以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商贸附域不发达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1.生产附域不发达

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制造的必要环节,在创新生态中亦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创新是在干中学和干中摸索出来的,工程创新对创新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实现快速迭代,有些企业甚至会选择在制造基地设立研发中心。据调查,中关村很多企业和技术选择落地长三角、珠三角而不是京津冀,重要原因是京津冀的生产配套不完善。

以集成电路为例,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 cuit,IC)设计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上下游封装、测试、晶圆制造等配套支撑服务依赖度较高,北京在IC设计领域优势明显,但是津冀缺少封装、制造和材料等關键环节配套支撑,很难对北京IC设计形成有效的产业配套能力。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③,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前十的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稳居前三位,2017年销售收入分别为583亿元、371亿元和44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分别为759亿元、550亿元和480亿元,北京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但是,全国55%的封装测试企业、80%的封装设备企业和50%的封装材料企业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国内主要封测企业分布中,长三角占55%,株三角占15%,西部地区占14%,整个环渤海地区仅占12%。京津冀在封装、制造和材料等环节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封测和材料方面显著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封测企业也落后于珠三角和西部地区,这些因素制约京津冀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2.商贸服务附域不发达

高端服务业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商贸性附域以支撑完善的研发枢纽网络的关键因素之一。京津冀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薄弱,很难与北京高精尖产业体系融合,也是制约三地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

以中国一线城市展会数量和面积变化为例,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34 ]显示,2011—2019年,上海、广州展会数量和面积快速发展,上海从674场、953万平米分别增加至1 043场、1 94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5%和104%,广州从370场、735万平方米分别增加至690场、102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6%和39%;而同期北京不升反降,从486场、837万平方米分别降至324场、590万平方米,分别下降33%和30%。[ 34 ]目前,无论是展会数量还是面积,北京都远远低于上海和广州。

再以支撑智能装备发展的高端服务业为例。天津和河北支撑智能装备发展的高端服务业水平较低,无法对北京形成强有力的支撑,难以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态势。在智能装备制造实施过程中,智能流程设计、智能监控技术、智能信息集成管理软件等都需要相关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在津冀地区,智能装备制造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总承包能力、工程设计、弱系统设计、集成成套、成套设备定制生产和施工管理、维修改造、回收再制造等服务滞后,这些因素阻碍了北京智能装备企业的相关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地,制约了产业协同发展。

(二)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分析,建议三地围绕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产业共同规划合理建设一批生产性附域和商贸服务附域,以求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新突破。具体突破口、切入点和抓手建议如下:

1.以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建设好生产性附域

高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还具有较高的产业控制力、较强的带动力等特点。高端制造业协同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关键。在以北京为枢纽的研发枢纽—网络中,北京发挥着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与天津优化、发展高端设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河北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在高端制造业做大做强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1+1+1>3”的功效。

(1)制定京津冀高端制造业产业规划,完善产业生态布局。整合三地创新资源,着力加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建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三地应联合编制重点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环节,明确到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分工,提高专业配套能力。

(2)完善京津冀高端制造协同机制。津冀制造业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同时还要面对高能耗、低效率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进一步完善“北京技术输出+津冀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和“北京前沿技术+津冀应用示范”等模式,探索北京“研发技术+中试转化”+津冀“熟化定型+产业化”跨区定向转化模式,打通三地跨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3)围绕高端制造业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小试和样品加工、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能力,延长硬科技服务链条,促进创新成果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完善知识产权和股权收益绑定机制,建立健全中试熟化对原始创新的反馈机制。围绕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布局一批硬科技孵化平台,支持建设一批“成果挖掘+天使投资+孵化服务+行业资源对接”一体化的硬科技孵化器。

2.以科学合理建设园区为切入点完善生产性附域建设

产业配套包括产业链间配套和生产配套两个方面。产业链间配套是指围绕某一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各环节跟进配合而形成的生产技术联系,如零配件生产与整机生产间的联系等。生产配套是指当地能提供的生产性配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配套和政策配套等。从集约节约和提高服务效能的角度看,科学合理建设园区是较好的切入点。

(1)聚焦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性园区。围绕确定的京津冀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园区,从有利于重点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强化准入退出标准。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领域环节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专业化园区,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落地园区,推动特色产业形成高效集聚。

(2)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建设以雄安中关村园为代表的重点园区,在建设和运营中注重提升专业化能力。对于已经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园区,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吸纳各类资金和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对标协同发展提升园区周边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水平,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和配套能力。

3.以提升科技服务业为抓手完善商贸服务附域

科技服务业是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科技、资本、产业、人才、市场、知识产权等各种要素在中关村的聚集与共享。但与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需要在京津冀进一步贯通创新链条,聚集和整合各类要素,提升知识创造和成果辐射能力,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1)北京应继续练好内功,建设全球性的研发—枢纽城市。围绕创新链完善研发服务链,通过优化和重构中关村的研发服务产业链,集聚大量的国际性研发资源和占据全球价值链中的研发环节,打造全球知识的生产中心、技术资本的控制中心与技术扩散的交互中心,强化科技会展和知识对接平台建设,发挥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2)京津冀应加强协调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和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支持搭建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精準化研发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推进京津冀科技资源特别是北京科技资源在线开放,鼓励第三方机构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科技资源,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的网络化开放力度,促进创新平台向科技企业在线开放。

(3)提升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移转化落地能力。搭建知识产权流转和变现处置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变现渠道。支持建设一批主营知识产权的领军企业,引导投资机构和企业早期介入高校院所研发活动,共同开展科技成果商业化研究,完善科技成果价格发现和价值实现机制。推进高校院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机构,提升技术需求分析、二次开发和供需对接服务能力。

注释:

①指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

②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明确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深圳市为党的十八大后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③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 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190927-0bcc1540.html。

参考文献:

[1]宋迎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J].城市,2016(2):21-25.

[2]金鹿,李春成,王琤.基于CSSCI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9,32(3):85-90.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4]崔新健,崔志新.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研究——构建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3):53-62.

[5]田学斌,李桂,牛莉,等.京津冀协同创新文献综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21(2):38-44.

[6]李京文,李剑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29(2):13-17.

[7]颜廷标.基于中观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6,36(2):149-154.

[8]王必锋,赖志花.京津冀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与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0):112-119.

[9]张晗,成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9,369(10):52-56.

[10]蒙大斌,张诚,李宁.空间交易成本对创新网络空间拓扑的影响研究——以京津冀医药产业为例[J].软科学,2019,33(11):22-28.

[11]于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制造业的产业转移[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70-78.

[12]周密,孙浬阳.专利权转移、空间网络与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11):1 736-1 743.

[13]张永波,张峰.基于企业投资数据的京津冀科技创新空间网络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Z2):72-78.

[14]唐恒,高粱洲,刘桂锋.京津冀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10):130-136.

[15]邢华,张常明.浮现中的城市群创新网络:京津冀城市间专利合作与城市群演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4):61-66.

[16]陈暮紫,秦玉莹,吴武清,等.基于“211工程”生命周期的京津冀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6):73-86.

[17]李庆博,李子彪.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结构与网络治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3):99-106.

[18]张贵,李海鹏,张东旭.基于多源流数据的京津冀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9,33(4):1-7.

[19]盛彥文,苟倩,宋金平.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结构与创新效率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20,40(11):1 831-1 839.

[20]王汝芳,杜勇宏.打造研发经济高地[J].北京观察,2019(4):24-25.

[21]VAN KLINK H A.The port network as a new stage in por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roterdam[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456-471.

[22]JOHANSSON B,KARLSSON C.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 ture for the M?lar region[J].Regional studies,1994,28(2):169-185.

[23]GASSMANN O,ZEDTWITZ M V.New concept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R&D organization[J].Research policy,1999,28(S2/3):231-250.

[24]PEARCE R D.Decentralised R&D and strategic competi? tiveness:globalised approaches to generation and use of technology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MNEs)[J].Re? search policy,1999,28(2/3):157-178,

[25]JOHNSON W H A,MEDCOF J W.Motivating proactive subsidiary innovation:agent-based theory and socializa? tion models in global R&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 agement,2007,13(4):472-487.

[26]刘筱,王铮.论研发枢纽城市[J].中国软科学,2013(1):93-102.

[27]黄亮.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8]王铮,孙翊,顾春香.枢纽—网络结构:区域发展的新组织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3):376-382.

[29]王玉珊.我国研发枢纽—网络的构建与空间差异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6.

[30]李亚光,卢彬彬.基于网络组织的研发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3):1-8.

[31]马玎,禹献云,张雅蕊.网络地位、结构洞与探索式创新——来自九大低碳产业研发网络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1):18-28.

[32]黄辉宁.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8(20):116-118.

[33]刘炜,蔡丽茹,杜志威.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与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研究[J].城市观察,2019(3):65-77.

[34]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统计工作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R]. 2019.

责任编辑:嘉斌

Effect Analysi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R&D Hub-Network Theory

DU Yong-hong1and Wang Ru-fang2

(1.School of Statistic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China Urban Economic Research Bas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the key wa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R&D hub- network theory,the authors draw the corresponding cooperation network diagram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paper cooperation and patent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Shanghai,Shenzhen and other provinces,and technology transaction between Beijing,Shanghai,Guangdong and other provinces from 2008 to 2018. The authors also study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eijing is the highland for publishing papers,patent inventions and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in China,but the data shows that Tianjin and Hebei,which are close to Beijing,are not high in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three regions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do not fully refle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r regional advantages. 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such as insufficient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mong the three regions,unformed advantageous industrial chain,and low conversion rate of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Tianjin and Hebei.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underdeveloped productive domains and commercial service domains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nd put forward thre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e domains and commercial service domains:first,we should build a good productive domains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second,we should improve the productive domains construction with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and third we should improve the business service domains with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Key words:Beijing-Tianjin-Hebe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D hub-network;attached domain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京津冀网络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