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山西作为农业大省,注重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配送模式比较落后,导致出现配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供应环节衔接不协调、对运输的农产品损害较大等现象。因此,本文在调研太原市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为山西省构建整合式物流配送模式提出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的品种多、产量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农产品物流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我国农民收入的提升、农村的兴盛、农业产业升级等问题息息相关。近几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技术的提升,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迅速。农产品物流就是把人们所需要的农产品准确并迅速的送到消费者手中。比如,对于时间性要求强的农产品,因其保存时间较短,对农产品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山西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多栖发展,在农产品区域,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其流通环节过多且衔接不协调,导致物流成本过高。要想改善此问题,需要改进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集中整合配送环节、降低配送成本,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创建合理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二、山西太原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及分析
太原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物区,农产品面积广、品种丰、品质高,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豆类、薯类及蔬菜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农村地区的物流主要以分散、规模较小的物流承包商为主。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线上信息搜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农村农产品的配送方式、配送环节、配送过程、配送成本等相关信息进行了收集(表1为调查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关于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存在安全隐患
物流服务企业内的设施需要标准化,即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标准化。农产品在运输时,因为各种农产品的差异较大,农产品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运输环境及包装要求不同,所以需要用标准化要求来保证安全。调查发现,虽然有72.45%的被调查者认为农产品的包装没有任何刮痕,但依然有27.55%的被调查者认为农产品的外包装有刮痕。
(二)资金投入较少,设施设备落后
太原市農村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较弱,使用的仍然是比较老旧的设施设备,资金投入较少,未能引进先进、专业的设施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缺少专业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原市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
(三)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劳动力
山西位于内陆地区,相较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而言,物流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同时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物流专业的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国内和省内的物流专业人员来说,他们更愿意走向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去学习、吸收和接触更先进的信息及设备。这就导致山西省地区老龄化严重,物流劳动力严重不足。
(四)物流成本较高
物流成本较高是由于农村大部分人的物流意识较弱,所以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自己送货。自己送货没有统一的规划,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污染空气,增加运输时间,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五)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分散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非常松散。农民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收成,然后进行包装,售卖给收集农产品的小贩,农产品小贩再将收集到的农产品运输到不同的城市和地区进行售卖。一个3000人的小村庄有十几个农产品小贩,形成了农产品小贩多、农民售卖者少的情形。同时农产品运输车辆存在车辆载重少、运输车辆装载不满的现象,违背了物流集中运输、集中配送的原则,从而造成了物流成本过高,削减了农民的收益。
三、太原市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水平
技术创新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动力。首先要保证农产品运输设备的质量,农产品运输设备能够降低物流周转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其次要注重有关加工农产品的各类技术应用,同时农产品的深加工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得到利用;除此之外,需要不断改进农产品的包装技术,良好的包装技术能够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耗费,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农产品销售的范围,使得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新鲜的农产品,实现低花费、有效率的农产品物流配送。
(二)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
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政府需要发挥指引作用。政府要加强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使更多的当地农产品可以运输到其它城市中去,扩大当地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促进当地农村的经济繁荣发展。政府还可以放宽政策,引进国外较先进的物流技术,促进山西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三)增强专业人才的吸引政策,加强劳动力技术培训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劳动力的投入的。要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效率,就要加大专业人员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物流配送体系的工作当中。农村人口多,土地面积有限,所需要的劳动力也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无事可做。强化对太原市剩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增强劳动力的素质,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参与到农产品物流配送工作中,在为没有工作的人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四)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根基。太原市农产品物流配送多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方式单一。向太原市周边的城市运输农产品,应利用便利的交通网络,发展铁路运输,打通太原市的农产品销路,促进太原市经济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要改善其公路状况,建构农村物流体系,让农产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送达消费地,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除此之外,要合理的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防止盲目建设、无序竞争现象发生,实现城乡市场结合。
(五)集中农产品物流配送
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农民可以参考借鉴先进的供应链原理,将现存的物流配送模式向下游进行延伸。农民可以将一个村庄或者几个村庄集中起来,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售卖、集中分成,减少以往物流配送模式的中间环节,从而提升自己的收益。
(作者单位:晋中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