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样的“公权公用”

2021-01-19 13:18粱军
中华魂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权公用腐败

粱军

基层调研,某领导言之凿凿:咱虽说公权在握,却从不乱用,更不私用。然而群众提供的一则信息,却让人禁不住生疑。原来不久前,该领导力排众议、大包大揽,硬是让外单位原本办不成的一件“麻烦事”顺利过关,如愿以偿。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公权为民,只能用来为民服务;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也不能乱花。随着不敢腐的惩戒力度日益加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不想腐的教育引导机制日渐健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对于手中权力的运用慎之又慎,生怕越雷池半步,让本来大好的人生前程付之东流。毋庸置疑,这样的心思应该有、如此的自警应肯定,也说明只要始终坚持强力反腐的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劲头不泄,就一定能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夯实党风廉政建设阶段性成果,终迎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只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路不通,另有他路。基于权力天然的贪婪负面效应存在、权欲容易膨胀的本质属性所在,一旦旧有的作奸犯科、违法乱纪路径受阻,必然还会有人蠢蠢欲动,希图让手中的权力继续为自己带来与众不同的“利好”。事实也是如此,就前述情形而言,乍一看领导手中的权力的确没有“权为私用”,但深入分析,却是无利不起早,其之所以一意孤行也要为相关单位“圆梦”,使之办成、办好原本办不成、办不了的“麻烦事”,定然内中有乾坤。

空口无凭,有例为证。譬如,近年来有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办公事,丝毫不谈回扣、报酬与感谢,却于笔记本上暗暗记录,只待某日解甲归田后再来“重算旧账”,被坊间称之为“期权交易”;有领导干部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办妥公事的同时,也顺便要求对方帮自己办成某“公事”,不是破格招录自己推荐的“人才”,就是同样为自己打招呼的某事、某项目“開绿灯”,民间的说法即为“换手抓背”或“换手挠背”……如此等等。因为一般党员、群众表面上实在看不出任何破绽,有时竟然还会出现在年终总结上,俨然领导打破常规为社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鲜明体现、生动呈现。

“人在做,天在看。”无论如何纸是包不住火的。就一笔既定的资金来说,蛋糕只能做那么大,其用途也必定事前有所设定与明确,譬如原本拟用于棚户区改造等。然而一旦因为某友好单位的再三请求,却转用于了该单位的内部房屋维修或场地绿化、硬化等,看似公权没有私用,却因此导致棚户区改造成为泡影。这该属于挪用公款,进而可定性为“权力的乱用”。类似这样自作聪明、“狸猫换太子”的别样“公权公用”,同样属于腐败,同样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声誉造成损害,同样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同样存在着牺牲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危害。概而言之,就是别样的“公权公用”,与一般意义上的公权乱用、滥用与私用没有两样,照样应该、也必须“露头就打”、标本兼治,一追到底、决不姑息。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秉公用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求党员干部事无巨细,但凡涉及到权力的运用,都主动拿到台面上来,而不是暗箱操作,抑或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他律是为着日后更好地信任,只有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渠道,加大监督的力度,发掘监督的深度,才能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另一方面,别样“公权公用”的出现,全在于心存侥幸、自欺欺人、机关算尽的歪心思作祟。要求治“已病”的同时也得治“未病”,换言之,理想信念教育、初心使命砥砺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此双管齐下、双向发力,才能让党员干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折射于反腐之上,则为因应腐败的因子之变异、腐败的形态之变化、腐败的伎俩之变迁,必须以变应变、以变破变、以变制变,使其无论如何多变,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别样“公权公用”的出现带来深刻启示,即强力反腐务必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矢志与一切腐败行为作彻底斗争,坚决推进反腐败斗争层层递进、节节胜利,从而使公权、公款真正掌握在公仆之手,为人民服务、替人民造福。

猜你喜欢
公权公用腐败
会计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探究
论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河南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览表
把脉“腐败亚文化”
共同犯罪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研究
“晒承诺”更要“晒公权”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