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如娜
随着“地摊经济”兴起,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主城区夜市格外红火。在众多摊位中,一个摆满手工编织品的摊位格外惹眼,驻足停留观赏、扫码付款的人络绎不绝。此番景象是科左后旗创办的“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中的一幕。通过整合全旗扶贫车间生产的各类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以最接地气的方式统一在人流密集区销售,给各地扶贫车间拓宽了销路,提升了效益。
科左后旗乌列斯台嘎查巾帼扶贫车间忙碌的一角
一些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用一般的脱贫方式只能短期见效,不能长远解决问题。什么样的脱贫方式才能破除等靠要思想,让贫困群众愿意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2019 年10 月,科左后旗阿都沁苏木乌列斯台嘎查组织成立了一个以编织出售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为主的扶贫车间,车间吸纳了赋闲在家的23 名妇女,其中包括14 名贫困户,由于是清一色的女员工,所以被称为巾帼扶贫车间。
在车间成立之初,村民和贫困群众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车间一时无法运行。“以前,我们有两个贫困户天天打牌,来车间工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通过集中培训,我不厌其烦地反复向他们讲解车间的预期效益、其他车间的成功典型,以及贫困户通过学一门手艺致富增收的案例。如今这两名贫困户已经成为我们扶贫车间的骨干。当拿到第一份劳动报酬时,她们脸上笑开了花。”乌列斯台嘎查第一书记白福林说道。白福林到任后,坚持以转变贫困户思想意识、提升内生动力为突破口,联合嘎查“两委”,重整扶贫车间,建立“村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帮带贫困户”的“2+1”模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向车间员工进行一对一教学,让贫困户从“赤手空拳”到“身怀绝技”。
有车间基地,就要有人才引领。白福林把扶贫车间打造成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巾帼车间有这样两位远近出名的“图雅”,她们不仅是嘎查致富带头人,也是女工们的“师傅”。一位叫乌兰图雅,在车间忙碌的她,全家今年获得了全区最美家庭的荣誉,在车间她不仅教手艺,同时将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经验传授给贫困户,村民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另一位叫娜仁图雅,是嘎查党支部副书记,担任了多年的村干部,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上下联络。在两位“图雅”的带动下,贫困户打破了思想桎梏,通过学手艺得报酬,他们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
“手工艺品编织,成本低、回报快,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就业,是巩固提升扶贫成效的好法子,同时将几乎消失的传统手艺以这样富有意义的方式传承下来,也是我们的使命。”白福林说。在白福林的帮助下,乌列斯台嘎查帮助贫困户找准了贫困根子,激发了致富信心。
“我刚到嘎查那会儿,车间没有效益,做好的编织品卖不出去,眼看原料库存告急,大家都十分着急,车间员工也无心工作。”万事开头难,车间经历了员工短缺、资金紧张、运转受挫等种种困难,面对摆在面前的这些难题,白福林多方取经,寻找出路。
“今年我们嘎查利用村上的机动地,种了20 亩笤帚糜子,不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扶贫车间一个月总收入也增加到5000 元,每人每月纯收入能够增长500 多元。”白福林说,“一个成熟的编织工一天能编15-20个锅刷,笤帚一天能编4-5 个。在家门口就业,既省去了外出打工的成本,又不影响在家务农,既学会了一项技能,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个人不用操心原料、场地和销路,只管把活干好,计件发工资,只要能坚持,脱贫完全不是问题。”看着员工队伍日益壮大,身为第一书记的白福林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种方式把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物到家,变成现在的送工作到家门口,就业务农两不误,一些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都能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一定的收入,实实在在地激发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看到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工作队的干劲儿和信心也越来越足。
一个个体背后就有一个家庭。一个贫困户练就一门手艺,将给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村庄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改变。早上8 点,巾帼车间准时开门了,包秀英来到车间,一边干活儿一边唠家常。“我已经快60 岁了,以前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学一门手艺,谁能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找到挣钱的营生,有了扶贫车间,我在家门口有了一份工作,一天最多能挣80 块钱,也算有了稳定收入,给儿女也减轻了负担。”包秀英老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8 岁的桂兰曾经是贫困户,正在低着头熟练地走线,也顾不上跟其他人搭话。“我来车间的时间算是比较久的,自从我们车间收益提升,我们都比着干,我一天编20 个锅刷不在话下,一天能挣160 块钱,在我们这个车间数一数二。虽然以前是贫困户,但是通过在车间工作,我坚信我家不会再步入贫困的行列。”桂兰的身子骨虽然看起来比较瘦弱,但她的言语中却透着一股刚强。
“以前我们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发包、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发展形式单一,持续增收乏力。现在在扶贫车间项目上见到收益后,嘎查集体又多了一项收入,而且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再加上今年协调引进的养牛小区项目,2020 年我们集体经济收入将有望达到15 万元。”白福林对巾帼扶贫车间的发展也有着更长远的规划。他说:“在夜市摆地摊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下一步要走出夜市,面向更大的市场,我们想打造车间文化,注册品牌,同时带动周边嘎查,吸纳更多劳动力,推动车间更好发展,让嘎查集体有实力,让村民有动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如今的乌列斯台嘎查巾帼扶贫车间,车间员工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劳动硕果,用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干劲儿和钻劲儿感染着整个村庄,用巾帼风采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民风向好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