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兆斌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砂砾石地基不仅有较大的孔隙率,还有较其他地基更强的透水性,如果上下游存在水头差,受水压差影响,空隙颗粒的黏聚力将被破坏。长此以往,流水将部分颗粒带走,空隙直径不断加大,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便是地基变形,一旦出现承载能力骤降的情况,水闸稳定性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要想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在建设砂砾石地基上的水闸时,工作人员就应将防渗作为重点。
文章所研究项目为汉寿县东岳庙高岩村黄河坝水闸,由灌溉闸、主闸等建筑构成。1958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的主闸,其闸室结构为开敝式,主要材质为钢筋混凝土,共有16孔,闸宽32m,孔宽2m,配有人工启闭的竖轴钢闸门。在引水渠的渠首位置,设有闸孔为2.1m×1.5m的灌溉闸,同样配有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质的闸门。勘探资料表明,黄河坝水闸属于中型水利工程,其作用主要是灌溉、防洪及供水,拥有较为理想的综合效益。但由于水闸所在区域有大量砂砾石存在,结合砂砾石地基固有特征,对建设方案加以确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边界条件简单的项目而言,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渗流的难度较小,计算结果也较为准确。本项目所采取防渗布置方案相对复杂,仅凭借理论计算无法得到准确答案,此时,工作人员可酌情选用流网法、阻力系数改进法或其他方法,通过计算的方式,确定近似值。
下文以阻力系数改进法为例,系统的介绍了水闸渗流计算过程,供相关人员参考。
(1)
式中:ζ0为进出口段阻力系数;ζy为垂直段阻力系数;ζx水平段阻力系数;S为板桩/齿墙入土的实际深度,m;T为地基透水层的实际深度,米;Lx为水平段长度,米;S1和S2分别代表齿墙入土的实际深度与板桩入土的实际深度,m。
在利用上述公式完成计算后,工作人员便可确定分段水头损失进而确定总水头损失,最终确定渗透坡降。
(2)
式中:hi为分段水头的实际损失值,米;ζi为阻力系数;△H为经过修正的损失值。
2.2.1 排水防渗
针对砂石土地基所建设水闸展开的防渗处理工作,不仅是项目建设重点,同样是项目建设难点,一旦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及易出现渗漏、管涌等问题,不仅会缩短水闸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是会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由此可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防渗方法加以选择很有必要。
虽然水平防渗、垂直防渗均对渗压水头有削减作用,且对闸室整体稳定性有益;但闸底板有渗透压力存在的情况,仍然无法避免。对排水系统加以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持续降压,确保渗透水量能够导出,降低渗透压力[1]。设计人员考虑到砂砾石极易出现渗透变形的情况,遂决定在排水管道底部设置反滤层,保证滤层方向与渗流方向正交。除特殊情况外,滤层厚度均应控制在20cm以内,材料以土工编制物、砂砾石为主。
2.2.2 水平防渗
正常情况下,水闸所用水平防渗体均由两部分构成,即闸底板、上游铺盖。其中,上游铺盖的类型相对丰富,现阶段,常见铺盖类型有壤土铺盖、黏土铺盖和混凝土铺盖,另外,由钢筋混凝土所制成铺盖也较为常见。砂石土地基适用铺盖的类型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主,事实证明,这样做既能够确保防渗效果,又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文章所讨论项目对铺盖的要求为厚度相等,长度不得超过25cm,厚度不得薄于0.5m。要想将外界温度、地基沉降所带来影响减弱,沿水流方向设置永久缝很有必要,这样做可以抵消一部分回填土、翼墙给铺盖带来的影响。
一般来说,闸底板的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工作人员可结合上部结构所提出要求,通过沿水流方向延长底板长度的方式,来延长渗径[2]。但要注意一点,这样做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因此,通过加长底板的方式,使渗径呈现出理想长度的方法,尚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在建设文章所讨论项目时,仅能作为辅助方案投入使用。
2.2.3 垂直防渗
砂砾石地基对渗流坡降所提出要求较为严格,要想将水闸建立在砂砾石地基上,工作人员既要运用水平防渗,还要有选择性的引入垂直防渗措施,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体为垂直防渗。
1)板桩:
作为水闸工程常用防渗体,根据所用材料对板桩加以划分,可得到钢板桩和木板桩,另外,近几年,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板桩,走进大众视野。本项目所选用板桩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防渗效果基本能够达到预期。
由实践所得经验可知,要想使板桩发挥出应有的防渗作用,关键是将齿墙加设在板桩侧面,待板桩施工告一段落,再利用水泥砂浆,对齿墙做灌孔处理。现阶段,可被用来连接底板和板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如果连接处具有较大厚度,尽量将板桩靠近底板的前缘,裸露在外的部分,则可作为混凝土模板加以运用,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如果桩顶高程不满足一致性要求,工作人员可通过浇筑混凝土盖梁的方式,赋予板桩良好的整体性,并降低止水布置环节的难度。②在齿墙下端设置板桩,借助软接头,确保板桩顶部能够完全嵌入槽内。由于闸室有沉降可能,要想避免透水情况出现,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沥青对板桩嵌入槽加以填充。可被用来对板桩做沉桩处理的方案有两个,分别是冲沉沉桩和打入沉桩,砂砾石地基更适合冲沉沉桩,该方案仅需耗费较少时间,就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接缝数量也在可控范围内。另外,冲沉沉桩的优势,还包括节约材料、成本低廉等。
由于垂直防渗所用板桩需要提前制作,因此,对其质量加以控制的难度较小。但是,在实际施工时,一旦出现板桩不闭合的情况,防渗效果就会受到极为直观的影响,这也是板桩防渗的不足之处。
2)连续墙:
在地下修建连续墙目的,主要是承重、挡土、截水与防渗,近几年,以围堰及闸坝为代表的诸多工程,均运用连续墙。按筑墙材料来分类,可将连续墙分为黏土墙、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墙,文章所讨论砂砾石地基,更适合运用钢筋混凝土连续墙。
连续墙施工的流程,通常可被划分如下:①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开挖的方式,得到有导向作用的导墙,保证开挖槽段具有理想的宽度及垂直度,可使土层稳定性得到维护。与此同时,导墙还可为混凝土导管、导槽设备提供安置基础。②在开挖槽段时,施工人员要明确槽壁稳定性会给后续施工带来的直接影响,只有借助泥浆,为槽壁打造渗透性极小的保护层,将泥浆渗透槽壁的途径彻底阻断,才能避免出现墙体质量未达到预期的情况。当然,由于泥浆含有大量电解质,土质吸水分散及膨胀等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极大程度降低了土层软化导致槽壁坍塌的可能性[3]。③利用密度较低的泥浆,将槽内原有稠泥浆尽数替换,彻底清理槽底沉积物及钻渣,通过提升承载力的方式,避免墙体沉陷等问题出现。一般来说,在清槽工作结束1h后,如果槽底残留沉渣的厚度不超过20cm,便代表清槽成功。
连续墙的优势是有相对成熟的技术,质量控制的难度较低,另外,还可使砂砾石地基具有更加理想的承载力。当然,该项技术也有较为明显的不足存在,即:连续墙往往由多段2-8m的墙段衔接而成,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做到科学处理墙段接口,将会使连续墙作用的发挥情况受到制约。
3)喷射灌浆:
该法强调以利用钻机使注浆管到达预定土层深度为前提,借助高压对浆液进行喷射,形成可使土层得到冲击的喷射流。当喷射流压力超过土层强度,便会有大量颗粒由土层剥落,其中,少数细颗粒跟随浆液从地面冒出,剩余颗粒受重力、冲击力与离心力影响,完全融入浆液,并且能够按照特定要求排列,等到浆液完全凝固,融入其中的颗粒,便会以固结体的形态存在于浆液中,防渗帷幕随之形成。以喷射方向和轨迹为依据,可将喷射灌浆分为摆喷、定喷和旋喷等形式,文章所讨论的项目选择摆喷与定喷相结合。
而决定喷射灌浆能否发挥出应有作用的要素,主要是灌浆材料和配制方案,只有确保二者科学且合理,才能使固结土具有理想的质量及稳定性。在正常情况下,砂砾石地基所用灌浆材料均以水灰比是1∶1的纯水泥为主,如果项目所在地区的地下水拥有较大流速,此时,仍然对纯水泥加以运用,较易出现冲失的问题,在对多方因素加以考虑后,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特定比例,将速溶早强剂、硅酸盐水泥充分混合,再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完成帷幕布孔等环节[4]。实践结果表明,喷射灌浆的优势,主要是工期可控、方法简单,但如果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有植物根茎、大浮石存在,极易使高压喷射流被削弱,帷幕整体性也会受到影响。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承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砂砾石,对基础变形有良好的适应性,将其作为地基投入使用是大势所趋。由于在渗流方面,水闸所提出要求较为严格,因此,研究防渗措施很有必要。上文着重介绍了现阶段常见的防渗方案,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应做到综合考虑投资、外部条件等因素,确保所选定方案可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