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午间歌唱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1-18 04:39潘依玲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摘要:午间歌唱是音乐课外活动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本文笔者自身实践参与,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天顶校区午间歌唱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归因,提出了午间歌唱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午间歌唱;课外音乐活动;班级常规管理

一、午间歌唱的概念界定

午间歌唱是本人在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天顶校区(以下简称“博才”)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中所发现的一个教育现象。所谓“午间歌唱”,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便是“在中午的课间进行歌曲演唱。”实际上博才的午间歌唱也确实如此,只不过它把“午间”具体到了学生中午午休结束至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的课间,时间大约在下午的一点五十至两点的十分钟时间。具体开展方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性合唱,由此可见,午间歌唱就是用时间来定量、用内容来定性的一项活动。

二、午间歌唱产生的背景:学校实施美育的探索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引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中小学校应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①博才在2019年所开展的午间歌唱活动正是在这样的美育意见要求下对基础音乐教学所做的一个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它不但将这两个要求具体化了,而且将这两个要求落实到了真正的具有可行性的课外音乐活动上。“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②这是2020年国家出版的第二个关于美育的《意见》,对比2015年的《意见》,2020年的《意见》在强调培养学生审美、开展集體性活动的同时,更单独提出了“面向人人”。而午间歌唱最大的特色便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合唱。它要求的参与度是百分之百。

由此可见,午间歌唱的开展,将培养学生审美与面向全体学生合二为一,这符合了两个意见对于基础音乐教育的要求,是博才对于美育意见初步探索的成果。

三、午间歌唱的目的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16日在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该版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是提出了音乐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虽说这几个音乐核心素养是针对高中音乐教学所提出的,但音乐的学习与渗透从来不是一时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浸润与滋养,潜移默化地对人产生影响。因此,这些核心素养的要求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就逐步体现了。而午间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无疑是渗透着核心素养目标的。

(二)丰富音乐教育的形式

基础教育阶段最常见的音乐教育形式便是音乐课堂教学。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和社会的舆论,学校的音乐课不可能像文化课一样每天都安排。因此,只能通过其它的形式去填补音乐教育的空缺。课外音乐活动、音乐社团、音乐选修课为学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多机会。午间歌唱正好是博才开展的一项全新的课外音乐活动,它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午间歌唱的提出与实践为基础音乐教育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行性的范例。

四、午间歌唱的现状

从内容上看,博才的午间歌唱环节目前没有统一规定的演唱内容,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演唱的内容,但大致要求基本如下:主题积极向上、内容健康且充满正能量、情感尽量避免男女间的爱慕之情。从形式上看,博才的午间歌唱主要是遵从年级统一评比和分班组织管理两条路径。从呈现效果来看,一个年级二十个班,十八个班能基本上保证以下三点:

1.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并进行大声歌唱。

2.班主任老师到达班级参与组织管理。

3.负责的同学会即时到位,播放歌曲,管理纪律。

除以上能基本保证的这三点以外,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有同学不愿意参与、参与的同学演唱机械化、评分管理缺乏弹性等。

五、午间歌唱的问题剖析

从午间歌唱的现象描述来看,笔者将午间歌唱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点:学生对午间歌唱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对午间歌唱的认知偏离、午间歌唱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午间歌唱缺乏音乐教师参与。

午间歌唱的时间为午休后的十分钟,内容又是一些比较有年代感的经典励志歌曲,因此同学们在这样身体、心理都有抗拒因素的情况下,存在对午间歌唱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正常的。正因为学校将午间歌唱活动纳入了班级日常管理评判机制,各班班主任老师便完全将此环节应试化,不顾过程,只要结果;不管质量,只求分数。而在管理机制方面,也大都是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学生参与,管理模式和评分标准都不具备专业性和弹性。一项音乐课外活动全都是外行人在参与、管理,没有音乐老师的统筹,势必会在开展过程中走向偏离初衷的轨道。

六、午间歌唱的对策探析

针对午间歌唱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歌曲选择和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在歌曲选择方面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学生兴趣为主、从音乐本体出发、与音乐课相结合。既然学生是主要参与对象,那么,活动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有参与的动力。既然是音乐课外活动,本质上还是与音乐相关、与音乐教学相关,因此,在选曲的时候,要结合歌曲本身的音乐性、艺术性考虑,也要考虑音乐课的延伸,让活动的育人性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想要活动顺利开展,必须具备一个完善的活动管理机制。午间歌唱的管理可分为学生、音乐老师、学校三个层面来谈论。首先,午间歌唱需要学生自行组织。午间歌唱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的方法便是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从选曲到组织到管理,都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调度,老师则主要做一个简单的大秩序监督。再者是音乐老师,午间歌唱需要音乐老师的参与和统一调度,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准确性、育人性。

最后,午间歌唱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学校只有加强管理,有重点、有考量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将管理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

有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对接,整个午间歌唱环节便会开展地有条理、有秩序、有章法。久而久之,午间歌唱就会由一个全新的音乐活动变成一个成熟的、值得各个学校借鉴的范例。

结论

从世纪之初的“素质教育”,到现如今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一步步的举措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于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博才的午间歌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所做的一个全新的尝试。作为一个全新的持续性的音乐课外活动,如果想持续不断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多更长久的美育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该活动内在的美育价值。我们相信,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中学音乐教育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会将立德树人的精神贯彻始终,将习总书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落到实处,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2015-09-28/2021-2-16.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10-15/2021-2-16.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015-09-28/2021-2-16.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10-15/2021-2-16.

作者簡介:潘依玲,女,1999年1月出生,籍贯湖南株洲醴陵,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