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璠
摘 要 健身健美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通过合理的锻炼,促进肌肉的形成以及塑造肌肉的形态。除了运动之外,饮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进行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饮食,保证营养搭配的科学性。不同食物中包含的营养价值具有差异性,通过科学以及合理的搭配能够摄取食物中的价值,并且促进健身以及健美过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达到锻炼效果,塑造完美体型。
关键词 健身健美 饮食 营养搭配 摄取价值
当前,大学生在健身健美训练过程中过于重视训练的内容以及方法,而对于营养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不能够合理地搭配营养物质,从而为训练过程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源。很多大学生在健身健美训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营养补充过剩、营养不足以及营养搭配不合理的现象。为了有效提高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搭配的基本原则,指出这些不同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摄取价值,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营养搭配,促进健身健美的效果。
一、根据训练模式以及训练的强度合理进行营养搭配
在健身健美运动过程中,训练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运动员不仅要加强对自我身体素质的认识,同时也要加强对训练强度的认识。比如说,当运动员发现自我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时,要通过分析发现身体中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从而从食物中合理的补给。除此之外,运动员还要加强对训练强度的认识。一般来说,训练强度越高,摄取的营养物质种类越多且含量越多[1]。以蛋白质的摄取为例,在健身健美训练过程中,正常的训练强度每天每千克的体重需要消耗1.5克左右的蛋白质,而大强度的训练需要2.5克左右的蛋白质,在不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左右的蛋白质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二、健身健美过程中不同饮食所富含的营养价值以及搭配的基本原则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重要的营养价值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过程中,很多食物富含蛋白质,比如说瘦肉、鸡蛋、鱼等。在健身健美的过程中,蛋白质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机体细胞的代谢,在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随着运动量逐渐加大,细胞的代谢活动也会明显加强。比如说肌肉细胞,其代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损伤,补充蛋白质能够对肌肉损伤进行有效修补,从而保证机体维持正常的训练。第二,补充损失的氮源,一般来说,健身健美运动运动量较大。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容易出现排汗量较大的问题,而在排汗的过程中,机体会丧失很多氮。蛋白质作为能量被补充到机体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的淡然。
(二)富含脂肪的食物以及重要的营养价值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很多,主要包括肥肉、油脂等。脂肪是运动的基础。简单的说,在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消耗的主要能量来源于脂肪,因此脂肪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脂肪还是构成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机体细胞加强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从而为细胞的生长以及能量摄取提供有效的来源。运动员在进行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首先摄取食物中的糖类,其次是摄取脂肪。脂肪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脂肪的合理摄取。
(三)富含糖类的食物以及重要的营养价值
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一般是运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说淀粉类食物,如面食,直接的糖性物质如各种水果以及水果。在健身健美训练的过程中,糖的摄取能够直接的为运动过程提供能量来源,保证和满足运动的需求。机体在代谢糖类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同时,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耐力,糖类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力。
(四)营养搭配着适度原则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营养搭配的过程中,要结合运动的强度,身体的素质以及训练的模式,合理科学的搭配营养物质。在营养物质搭配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各种成分搭配不足或者是搭配过度的问题[2]。比如说在搭配的过程中发现摄入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不能够完全被机体吸收。多余的蛋白质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肾的负担,不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三、结语
在健身健美的过程中,运动员不仅要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以及技巧,同时还要根据训练的模式以及训练的强度合理进行营养搭配。本文主要从营养搭配以及营养摄取价值角度,详细研究了健身健美过程中機体可能需要的不同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的食物、脂肪类的食物以及糖类食物。最后,本文讲述了在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以及摄取要保证适度的原则,不能出现搭配过度或者是搭配不足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运动员的运动过程以及饮食搭配提供良好的借鉴,促进和提升健身健美过程的顺利以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伟.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及摄取价值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7(02):21.
[2]裴晓雨.大学生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及摄取价值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4(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