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在旭 向俐蓉 刘会娟 孙 晓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031)
钻孔桩主要通过机械钻孔成桩,可明显减少人工作业量,有利于组织施工,往往可达到其它支护形式难以达到的效果[1]。与预制桩、人工挖孔桩相比,钻孔桩受季节气候、现场地质条件等影响较小,成本低,不需浇筑模板且配筋比较灵活。
钻孔桩在建筑基坑挡护、桥墩基础设置、边坡支挡、地基承载与沉降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Cui[2]等人通过案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钻孔桩和倾斜钢支撑组合结构加固基坑的力学位移响应规律;刘军[3]等人依托桥台桩基托换工程基坑支护,提出了一种土钉墙喷锚、钻孔桩和内支撑相结合的复合支护结构,并通过实时监测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焦瑞玲[4]等人通过与常规挡墙方案比较,提出了一种永临结合的钻孔灌注排桩挡土墙方案,用于既有线切挖边坡的设挡收坡;黄丽娟[5]等人通过现场试验及作用机制研究,验证了钻孔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钻孔桩的单桩承载力,明显减少桩顶沉降。
雅鲁藏布江沿岸大量分布河谷风积沙,形成的斜坡砂层具有松散、挖孔易坍塌、成孔困难等特征,同时高原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在此条件下,路堑挡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困难,宜采用机械化施工的钻孔桩[6]。目前,关于路堑分层开挖条件下砂层钻孔桩受力位移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结合拉萨至林芝铁路(简称“拉林铁路”)建设,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分层开挖条件下钻孔桩植筋挡墙的受力位移响应。
拉林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沿线山高谷深,气候极端恶劣。山脉呈东西向纵贯延展,谷岭相间,地势起伏跌宕。拉林铁路全线长403 km,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风积沙主要分布于拉萨至协荣段,协荣车站一带尤为严重,发育有半固定沙丘、沙垄等。
拉林铁路DK 39+602.25~DK 39+653.75为风积沙路堑段落,长51.5 m,小里程端与嘎拉山隧道相连接,大里程端接嘎拉山大桥,该段属于雅鲁藏布江第四系冲洪积堆积高山宽谷区,路堑支挡结构采用钻孔桩植筋挡墙,典型设计断面(DK 39+625)如图1所示,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DK 39+625典型设计断面图(m)
该段施工主要流程为:
(1)钻孔桩桩身定位,隔桩施作桩井,桩井施作完毕后,放入钢筋笼并打入预留连接钢筋,灌注混凝土。
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
(2)待桩身达到设计强度80%,从上至下分层开挖墙前土体。
(3)在同一分层内,喷射C25混凝土对桩前进行找平。
(4)喷射混凝土完成后,按要求采用机械接长连接钢筋。
(5)待上一层施作完成,按要求开挖下一层岩土体,施工工序同上一层,直至路堑基底。
为研究砂层路堑分层开挖条件下,钻孔桩支挡结构的力学响应,在模型建立前作出4点假设:
(1)施工期间暂时不考虑地震作用,只在静力条件下进行计算。
(2)初始地应力平衡只考虑模型岩土体自重,不考虑地下水及其影响,忽略岩土体构造应力。
(3)模拟计算过程中考虑岩土体参数变化,仅在稳定性分析时,土体抗剪能力进行折减。
(4)假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理想弹性材料。
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数值模型计算比例设置为1∶1,将岩土体考虑为弹塑性材料,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挡土墙按弹性材料考虑,采用各项同性弹性模型进行模拟,钻孔桩按结构单元予以模拟,钻孔桩与挡土墙之间的连接钢筋采用结构单元模拟。各土层实体模型通过FLAC3D内置的楔形网格(Wedge)和矩形网格(Brick)建立。
数值模型边界条件为:固定下边界的x、y、z向位移,固定模型左右边界的x向位移,固定模型前后边界的y向位移。基本模型长148.5 m,高60.0 m,宽8.5 m。为避免边桩影响,共设置3根桩,单排布置,桩长17.0 m,桩径1.5 m,桩间距2.0 m。挡土墙与周围土体之间建立接触面。
数值模拟各土层、钻孔桩及挡土墙的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钻孔桩力学及尺寸参数如表3所示。
基于初始地应力计算,设置结构单元模拟钻孔桩,然后模拟桩前土体的分层开挖。桩前土体开挖深度6.2 m,分三次开挖,具体工况如表4所示。
表2 各土层及结构计算参数表
表3 钻孔桩力学及尺寸参数表
表4 数值计算工况表
桩前土体分层开挖过程中的边坡位移云图如图2所示,路堑开挖完成和基底碾压后的位移云图如图3所示。
图2 路堑分层开挖过程中的边坡位移云图(m)
图3 路堑开挖完成和基底碾压后的位移云图(m)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桩前土体的逐步开挖,桩后边坡下滑,下滑量随土层开挖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砂层路堑的开挖卸荷效应,桩前土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现象,这与砂层土体的应力释放有关。在路堑基底,最大隆起位移与钻孔桩的距离约4.0 cm,至路堑开挖完成,该点最大隆起位移为5.87 cm。
对比图3(a)与(b)可以发现:(1)路堑开挖完成时,基底隆起量达到最大值,但基底碾压密实后,土体隆起量有所减小,由5.87 cm降低至3.49 cm;(2)桩后土体水平位移逐渐增大,但其沿深度方向却逐渐减小。
为便于分析,本文以钻孔桩桩顶作为0点,靠近路堑侧(即临空侧)为桩前,远离路堑侧为桩后,桩身弯矩、剪力及水平位移正值按图4指定方向确定。
3.2.1钻孔桩桩身弯矩
分层开挖条件下,路堑钻孔桩桩身弯矩的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图5(b)为图5(a)中各工况相较于工况I-0的弯矩峰值增幅,钻孔桩桩身弯矩现场实测值也纳入图5中。
图4 桩身内力及位移正值确定图
图5 钻孔桩桩身弯矩分布特征图
从图5(a)可以看出, 5种模拟工况的桩身弯矩均沿桩深呈单峰曲线变化,即桩身弯矩从桩顶向桩深方向先增大至最大值(弯矩峰值点),而后逐渐减小至零弯矩(桩底)。由量值和分布规律对比可知,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从图5(a)还可以看出,桩身弯矩峰值点由浅层(5.1 m)向地基深层方向逐渐发展延伸,分层开挖完成后,弯矩峰值点深度也趋于稳定,即工况E-3和工况F-4的弯矩峰值点深度均为11.2 m(开挖底面以下5 m)。此外,除工况I-0桩身弯矩峰值点深度位于开挖底面以上外,其余工况的桩身弯矩峰值点深度均位于开挖底面以下。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砂层逐渐被分层开挖,桩身悬臂段增长,桩后侧向土压力也不断增大,桩身抵抗侧压的锚固作用不断增加,锚固点逐渐向桩深方向发展。
从图5(b)可以看出,相比工况I-0,工况F-4弯矩峰值增幅最大,但工况F-4的大部分弯矩增幅主要是由工况E-2和工况E-3贡献的,两者弯矩峰值增幅在工况F-4中的贡献比分别为33.5%和44.4%。由此可见,工况E-2和工况E-3的桩身弯矩增加显著,也就是说,在路堑分层开挖过程中,桩身弯矩及其峰值点极易快速增长,因此,工况E-2和工况E-3是砂层路堑分层开挖的重点监测阶段。
3.2.2钻孔桩桩身剪力
分层开挖条件下,路堑钻孔桩桩身剪力的分布如图6所示。其中,图6(b)为图6(a)中各工况相较于工况I-0的剪力峰值增幅。
由图6(a)可知,在不同的模拟工况下,桩身剪力沿桩深均呈反“S”型曲线分布,即桩身剪力沿桩深先向正值方向增大至正峰值点,再向负值方向逐渐减小并越过零点达到负峰值点,最后剪力负值向正值方向逐渐衰减至桩底。工况I-0~F-4的剪力拐点(即剪力由正值过渡至负值的分界点)深度分别为6.0 m、6.9 m、7.9 m、9.6 m和9.7 m。这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桩后土压力不断增大,而桩前土压力则呈降低趋势。从图6(a)还可看出,工况I-0、工况E-1和工况E-2的剪力正峰值深度均为4.3 m,当路堑开挖完成时(工况E-3和工况F-4),剪力正峰值深度发展至6.0 m。工况I-0的剪力负峰值深度为11.0 m,工况E-1略增加至9.3 m,而后向深处线性增大至14.4 m(工况E-3和工况F-4)。
图6 钻孔桩桩身剪力分布特征图
从图6(b)可以看出,相较于工况I-0,工况F-4的剪力正、负峰值增幅均达到最大。其中,工况F-4的正峰值剪力增幅主要是由工况E-2贡献的,工况E-2的剪力正峰值增幅在工况F-4中的贡献比达到46.8%;工况F-4的负峰值剪力增幅主要是由工况E-2和工况E-3贡献的,二者的剪力负峰值增幅在工况F-4中的贡献比分别为28.5%和48.7%。由此可见,与桩身弯矩类似,工况E-2和工况E-3的桩身剪力也极易显著增加,在路堑分层开挖施工中也应予以重点关注。
分层开挖条件下,路堑钻孔桩植筋挡墙位移及轴力分布特征如图7所示。其中,图7(a)为水平位移沿桩身的分布情况(现场实测数据也列入其中),图7(b)为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工况F-4),桩-墙(钻孔桩-挡土墙)水平位移差沿深度的分布情况,图7(c)为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桩-墙连接钢筋轴力沿深度的分布情况。
图7 钻孔桩植筋挡墙位移及轴力分布特征图
从图7(a)可以看出,随着土层的开挖,钻孔桩向路堑临空面发生挠曲变形,变形量逐渐增大。各工况下,水平位移均沿桩深方向逐渐衰减至零点,而后向坡体方向发展并逐渐增大至桩底,工况I-0~F-4的零点水平位移深度分别为3.5 m、5.2 m、12.4 m、14.2 m和14.9 m。上述现象主要是由桩后土压力作用下,桩体发生了一定的扭转位移和弯曲变形引起的。由图7(a)还可知,各种工况下,临空侧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均位于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03 cm、-0.12 cm、-0.84 cm、-1.40 cm和-1.42 cm;向坡体侧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均位于桩底,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01 cm、0.04 cm、0.09 cm、0.10 cm和0.15 cm。由量值和分布规律对比可知,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由图7(b)可知,在桩深6.4 m以上,水平位移差为正值(即挡土墙水平位移大于钻孔桩),桩深在6.4~6.8 m范围时,水平位移差为负值(即挡土墙水平位移小于钻孔桩)。由此可见,挡土墙与钻孔桩连接后,挡土墙的水平位移一般都大于钻孔桩的水平位移,仅在墙底处出现有挡土墙水平位移小于钻孔桩水平位移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变化趋势上看,从桩顶至桩深6.4 m处,水平位移差呈衰减变化。
从图7(c)可以看出,钻孔桩与挡土墙之间的连接钢筋以受拉为主(正值),仅在墙底处出现轻微的受压(负值);连接钢筋拉力的最大值位于桩顶,且沿桩深方向逐渐衰减,至在墙底处发展为受压状态。
上述结果表明,钻孔桩植筋挡墙各构件应力变形协调良好,连接钢筋将钻孔桩和挡土墙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分层开挖条件下砂层路堑钻孔桩的力学响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分层开挖条件下,桩后边坡发生下滑,并随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步增大,开挖卸荷易造成桩前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变形,此类隆起变形属于砂层的卸荷回弹,时效性不明显,对工程正常使用影响小。
(2)各工况下,钻孔桩桩身弯矩沿桩深方向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随着砂层的开挖,桩身弯矩峰值点由浅层逐渐向地基深层方向发展;桩身剪力沿桩深方向均呈反“S”型变化,且随着砂层的开挖,桩身剪力正、负峰值点均向地基深处发展。
(3)土层开挖造成钻孔桩向路堑临空面发生挠曲变形,且变形量逐渐增大,向临空侧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桩顶,向坡体侧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桩底,挠曲点靠近桩底。
(4)挡土墙与钻孔桩通过钢筋连接后,挡土墙的水平位移一般都大于钻孔桩的水平位移,连接钢筋以受拉为主。施工完成后,钻孔桩植筋挡墙各构件应力、变形协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