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400)
交叉韧带属于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患者膝关节具有稳定作用,还对小腿内翻、移动等活动具有明显的限制效果。交叉韧带在膝关节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稳定患者膝关节。当患者经外力作用,发生膝关节损伤时,多会伴随交叉韧带损伤,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将我科室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50例膝关节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MSCT与MR检查,现分析检测结果。
将我科室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50例膝关节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MSCT与MR检查。50例患者,男性29例,女21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9.8±3.4);患者体重43~74 kg,平均体重(62.3±3.5)kg;按患者损伤部位,左膝31例、右膝19例;按手术原因分,扭伤13例、车祸17例及摔倒20例。患者患侧均存在膝部肿胀、活动障碍及疼痛情况。
1.2.1 关节镜检查方法
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完成后进行关节镜手术。取患者仰卧位,通过患者膝关节后方外或内侧进行关节镜检查,有效探查患者膝关节交叉韧带形态,查看患者附着点是否存在撕裂情况。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使用MSCT对患者膝关节间隙上下10 cm范围进行扫描,将层厚与层距均设为0.60mm,健侧也进行扫描。将患者膝关节CT断层数据传回工作站,通过使用曲面重组(CRP)、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CRP)等方法,重建图像,有效采集患者损伤层面最佳显示图像。
1.2.3 核磁共振(MR)检查方法
使用核磁共振仪对患者膝关节间隙上下10 cm范围进行扫描,健侧也进行扫描。扫描时,以矢状位、冠状位T1W1及梯度回旋波小角度翻转为扫描序列。将TR设置为512 ms,将TE设置为11 ms,间隔为0 mm,将层厚设置为3.0 mm,将翻转角设置为30°。将患者膝关节MR断层影像传回工作站,对患者交叉韧带图像进行有效分割,并重建三维图像。
1.3.1 多层螺旋CT表现
经CT扫描显示交叉韧带发生肿胀与增厚,周围脂肪间隙较为模糊,且密度较低,未见清晰边缘或边界较清晰,则表示患者存在交叉韧带挫伤;经CT扫描显示交叉韧带发生肿胀及挛缩情况,中断位置密度不高,则表示患者存在交叉韧带断裂;经CT扫描显示韧带相连,存在高密度游离骨折片,部分伴随韧带挛缩情况,则表示患者存在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1.3.2 核磁工作(MR)表现
经MR显示T1、T2存在不规则较高信号影,韧带虽存在增厚情况,但韧带并未中断,存在一定连续性,表示患者存在交叉韧带挫伤;经MR显示T1、T2有不规则高信号,韧带断端呈结节状断裂,则表示患者存在交叉韧带撕裂;经MR显示T1呈低信号,韧带呈波浪松弛状,则表示患者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经MR显示T2呈不规则高信号,则表示部分韧带发生骨组织分离现象。
经MSCT检查,患者健侧前、后交叉韧带CT值、胫骨平台与前交叉韧带夹角及后交叉韧带角度,相比于患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患者膝关节经MSCT多平面重组图像(±s)
表1 分析患者膝关节经MSCT多平面重组图像(±s)
?
5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共58处,多层螺旋CT检测损伤共53处,诊断符合率为91.4%,核磁工作(MR)检测损伤共55处,诊断符合率为94.8%,两种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以关节镜为依据,患者两种检查结果对比表(n,%)
膝关节是人体中结构较为复杂的关节,主要包括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及髌骨,属于人体最大的滑车关节[1]。膝关节交叉韧带是由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两部分组成。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一般是由外源性暴力、车祸等因素引起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属于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膝关节具有一定稳定作用。当患者发生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如果未及时诊治,还会影响患者日后的正常活动功能。临床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常见的X线平片、关节造影法、核磁共振、CT扫描及MR。X线平片作为骨折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膝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重叠体征,经X线平片难以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关节造影与关节镜检查虽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但由于其给患者带来的损伤较大,需根据患者耐受性慎重选择,所以诊断效果也并不理想。CT扫描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检查费用较低,可进行反复检查,有助于降低人们的经济负担。相比于CT扫描,MR检查由于空间及软组织分辨率均较高,可清晰显示患者膝关节的整体结构,有助于查看患者韧带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