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式应急CT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使用的初步经验

2021-01-18 08:23张明鸣戴炎杉屈莉红初曙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疫区方舱应急

张明鸣 李 刚 戴炎杉 屈莉红 初曙光

2019 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给中国医疗防疫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作为全球首批第一支世卫组织官方认证的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疫区,参与方舱医院的支援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协同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对方舱式应急CT 在新冠肺炎疫区的安装选址及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促进应急CT 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之能够推广应用到其他方舱医院和战地医院。

现 状

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由于前期受标本采集技术、试剂盒质量、疾病演变规律多样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导致核酸检测不能完全满足疑似患者诊断和确诊患者出院的标准。影像诊断因其客观、简便,逐渐成为临床医师认可的早期发现、病情随访新冠肺炎的重要一环[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将“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特征者”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只限于湖北省之内);在后来发布的试行第六版中,也依然将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作为新冠肺炎临床评估的依据之一[2],这都确立了CT 影像检查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疫情发展,国家指导迅速在武汉建成了多所方舱医院,用于收治大量已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患者。同时,迅速同步安装了应急移动CT。目前应急CT 主要为方舱医院内患者提供病情观察的影像检查,以及完成出院患者的影像评估。通过近1月的运行,笔者对疫区方舱式应急CT 的选址安装、调试应用、患者检查以及感染防控等方面作了初步总结。

主要经验

1.方舱式应急CT 的选址方案

结合疫区实地情况,方舱式应急CT 的选址应避开污染区(包括患者出入口通道、淋浴间、卫生间、排污管道和排污口等),远离方舱医院负压通风口,避开容易积水的低洼地段。所选择的装机位置需符合CT 机的承重要求。CT 设备所用电源要求是独立的专用铜芯电缆、不与其他设备共用,电源负载变化率5%以下,如果超过必须配稳压器。接配电线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应避开人群密集的位置,尽量减少放射辐射[3]。方舱医院需要准备单独的影像诊断医生报告室和患者等候区,尽量远离振动源(停车场、公路、铁路、水泵、大型电动机等),无严重电磁场,且周边10m 内无变压器[4]。

2.方舱式应急CT 的布局

方舱式应急CT 的所有设备安装在一个15m2的六面铅板的集装箱里(图1),放置在方舱医院附近的选定位置。CT 操作室和扫描间相隔离,医生与患者不接触,扫描间安装有一套特殊的杀毒系统,通过智能远程操作即可实现“扫描-消毒-扫描”,做到一患一消毒。患者进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完全分开,避免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1 方舱式应急CT 布局图。

3.疫区应急CT 的岗位培训

方舱式应急CT 是基于方舱医院临时搭建起来,主要用来对疫区患者进行胸部CT 检查。操作技师应熟悉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 的影像学表现,并尽快掌握新装设备在胸部高分辨率CT 扫描技术、患者自动摆位技巧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便CT 设备能尽早投入临床使用。

4.CT 技师的感染防护

按国家疾控中心的要求,严重疫区CT 操作技术员需要二级以上防护。需设置清洁区(更衣室),半污染区(一脱间、二脱间),污染区。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5]。确保面部、颈部、手部、脚部没有暴露。

5.方舱式应急CT 扫描参数

笔者所在方舱医院使用的是国产明峰医疗公司16 排CT,该设备采用Smartlandmark 自动摆位,无需升降检查床,无需医护进入扫描间摆位,避免了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 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探测器宽度16×1.16mm,螺距1.5,转速0.75s/r,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采用迭代重建算法,迭代强度3,重建层厚1mm,间距1mm。单个患者平均检查时间2 分钟。

6.方舱式应急CT 检查要求

方舱医院CT 受检者采取集中预约制。舱内医生将当天需要行CT检查的患者信息提前交由护士汇总,由护士交给CT 室联络员制订检查计划。CT 技师获取患者信息后,预先完成患者信息输入,避免直接与患者接触,按约定时间5 人一组或10 人一组,由护士统一带至CT 室,进行检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CT 设备使用效率。所有患者必须佩戴口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检查床旁边设置可挪动台阶,让可以行动自如的患者自己上下床,技术人员在隔室的CT操作台面通过语音系统指挥,叮嘱患者需进行呼吸配合,再进行扫描;注意评估患者状况,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如必须近距离操作,因防护原因限制了面部与语言表达交流,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如注视点头、伸大拇指等)对患者进行指导。拉近了医患关系同时也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7.应急CT 舱内消毒

7.1 设备消毒:完成患者检查后首选2000mg/L含氯消毒液对设备擦拭消毒,如有污物或肉眼可见污渍,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渍后,再行消毒。消毒范围包括CT 机、检查床、计算机、键盘、鼠标等。

7.2 空气消毒:在无人状态下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连续照射30 分钟以上,继行开门通风30 分钟以上。消毒范围需覆盖整个机房,若厂家设备无自带消毒系统需单独配置空气消毒机。

7.3 地面消毒:舱内机房地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地面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渍后,再行消毒。消毒范围包括门把手、墙面开关等[6]。

7.4 医疗废物处理:方舱医院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须装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消毒、封口、贴标签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存放,等待专职人员来收集、转运,同时做好交接[7]。

8.患者影像资料评估

方舱医院患者完成CT 检查后由带检护士统一带回舱内病床。当班技师完成当天所有患者检查后,确保患者图像完整。早期,CT 室联络员需将患者的影像资料拷备送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安排临床医生阅片并出具影像诊断报告。当CT 设备接入远程PACS 系统后,技师需及时将患者图像传输到指定工作站,并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医生进行阅片诊断。

9.医疗记录

每日当班技师需及时记录应急CT 舱内情况,主要包括:①当日操作技师姓名和被检查患者数量;②每日舱内消毒记录;③紧缺防护用品领取及使用记录;④当日CT 设备是否故障。

思 考

方舱式应急CT 已为方舱医院1000 多名患者提供了胸部CT 检查、成为病人病情研判的有利依据,是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帮手。但由于是首次使用,在CT检查流程、感染控制方案制订中都需要细致分析、改进。希望我们的实际使用经验能够在其他方舱医院和战地医院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疫区方舱应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方舱日记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