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龙,付炳生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噻虫嗪是一种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玉米 线虫、缢管蚜、麦杆蝇、黑异蔗金龟有良好的灭杀效果。2011年闫振芹等[1]运用液相色谱法开展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青梗菜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经组织搅碎机搅碎后,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液相色谱检测,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0.01mg/kg,平均回收率达80.8%~92.3%。研究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青梗菜中T1/2为14d,按剂量90g/hm2使用,7d后在青梗菜中的残留量仅为0.02mg/kg,青梗菜收的安全间隔期为7d。基本都是针对人食用的进行了风险评估,对动物饲料噻虫嗪在玉米秸秆上的残留行为的风险评估目前还没有。笔者对该药在玉米秸秆上的应用及残留动态和检测方法进行探究。
1.1 药剂和试剂 噻虫嗪标准品,纯度≥98%,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乙腈,甲酸,乙酸铵,均为色谱纯,试验用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 主要仪器有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万分之一电子天平,N-1200B旋转蒸发仪,T18组织匀浆机机;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超纯水机。
1.3 方法
1.3.1 田间试验设计 根据NY/T 7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试验安排于2020年7月24日在吉林市昌邑区九站进行,土质为砂壤土,pH值6.2,有机质含量5.15%,玉米长势均匀,试验区面积约100m2,前期未用任何杀虫剂。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00m2,设置1m宽隔离带,设置等面积空白对照区。施药1次,采用工农3WB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按商品农药标签规定使用剂量,每667m2用药量40kg。
1.3.2 采样 噻虫嗪在青玉米秸秆上的消解动态,分别于药后2h及1,3,5,7,10和14d采集青玉米秸秆,按照采样规定多点取样,≥12株,每株3个等长小段,取4个上部小段、4个中部小段和4个下部小段,不含根,≥2kg,同时采集不施药对照样品。抽取的样品在4h内冷藏运回试验室,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附着物,并用组织捣碎机粉碎混匀,放入-20℃冰箱中保存待测。
表1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1.4 检测
1.4.1 样品前处理参考QuEChERS方法 准确称取样品20.0g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20.0mL乙腈,置于高速分散机中10 000 r/min匀浆2min,加入5g氯化钠,5 000 r/min低速匀浆3min,4 000r/min离心5min。取2.00mL上层乙腈提取液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mg二乙胺,涡旋混合1min后,经5 000 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1.00mL,加入1.00mL水相流动相,漩涡混匀1min,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器,待测。
1.4.2 仪器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 C18(4.6mmi.d.×250mm,1.7μm):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35℃;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含0.1%甲酸的5mmol/L乙酸铵溶液=20:80(V/V),流速为0.40mL/min。外标法定量。
2.1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为了消除青玉米秸秆基质效应可能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青玉米秸秆空白基质配制成0.242、0.483、0.725、0.966和1.210mg/mL质量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出线性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上述质量浓度工作溶液中,浓度与峰面积有较好相关性,噻虫嗪回归方程为 y=343x-9,相关系数R2=0.993 2,满足外标法定量检测的需要。以3倍信噪比(S/N)计算方法检出限,噻虫嗪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
图1 标准曲线图2 噻虫嗪标样图谱图3 青玉米秸秆空白基质的图谱图4 青玉米秸秆中基质中加入噻虫嗪标样图谱
2.2 方法的回收率 准确添加适量的3种农药标准溶液到玉米秸秆空白样品中,作5次重复,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回收率(表3)。结果表明,噻虫嗪在空白玉米秸秆中添加浓度为0.05~1.00mg/kg时,回收率为 79.31%~88.95%,变异系数4.73%~8.45%,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表3 加标回收率
噻虫嗪在青玉米秸秆不同残留量及试验结果经对数转换与回归分析得消解曲线方程Ct=C0e-kt、半衰期(表4)消解图(图5)。
表4 噻虫嗪在青玉米秸秆上的消解动态
结果表明,噻虫嗪喷药后2h在青玉米秸秆上的沉积量为1.091mg/kg,14d之后已经消解98%以上。
参考 QuEChERS方法提取建立青贮玉米秸秆噻虫嗪的残留检测方法,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药物使用30d以上消解率在99%以上。建议采收间隔期4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