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敦煌石窟”

2021-01-18 01:13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敦煌石窟敦煌研究院樊锦诗

文/本刊记者 李 苹

“一转眼,在敦煌已有57年,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1月20日,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作的“守一不移 奉献敦煌”报告,感动了莘莘学子。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当时北大学子共同的梦想。”樊锦诗,195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被分配到甘肃省西部戈壁沙漠中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

“莫高窟及藏经洞超越时空的非凡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乃至世界文化的绝世瑰宝。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敦煌文物研究所职工过得是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没有电、没有卫生设备的艰苦生活。”樊锦诗讲述着自己扎根戈壁荒漠的心路历程:

物资匮乏,环境闭塞,荒芜人烟。在敦煌工作一段时间后,特别是结婚生子以后,不止一次产生离开敦煌的想法,可是在敦煌呆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对敦煌产生不可割舍的感情,特别是当认识到敦煌莫高窟无与伦比的尊贵价值,想起前辈们当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敦煌开创了事业,他们视敦煌石窟如自己的生命,为敦煌奉献一生。樊锦诗越来越认识到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是一项非同一般的崇高事业。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改为敦煌研究院。一晃20年光阴已经流失,然而自己还没有为莫高窟做多少工作,内心特别着急。”樊锦诗向学子们阐述了她直面挫折,勇于修正,如何交出真正合格的石窟考古报告的艰辛路程:

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留存至今的洞窟,具有800到1600多年的历史,每一个都是内容丰富、辉煌灿烂、各呈特色的博物馆。

做一部记录洞窟全部遗迹的石窟考古报告是极为复杂的工程,历经40多年的曲折、反复、失败和挫折,樊锦诗才得以主持完成多卷本《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的整体规划和分卷考古报告撰写的体例。

由樊锦诗领衔运用文理交叉、多学科结合编写出版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莫高窟永久保存的科学、完整、系统的保护档案资料,被誉为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运用数字敦煌资源库使敦煌艺术走出石窟,走出敦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数字敦煌档案不仅服务于敦煌石窟保护,而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特别是在此次疫情期间,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许多人在家中就可以通过“云游敦煌”看到敦煌,感受艺术之美,体会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在报告的最后,樊锦诗感人至深地说:“能在敦煌研究院为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服务一生,是我的荣幸。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对于生活中的饮食、穿衣、住房、名利都不在乎,我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敦煌石窟。能为敦煌石窟做一点事是我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喜悦,最大的幸福。虽已年过80,只要还能为敦煌石窟做点事,我仍将尽微薄之力。”

|人|物|简|介|

樊锦诗,1938年出生,祖籍浙江杭州。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沙漠57年,潜心于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为敦煌莫高窟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敦煌研究》期刊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猜你喜欢
敦煌石窟敦煌研究院樊锦诗
敦煌石窟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学会遗忘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回鹘·西夏·元代敦煌石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会议综述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髡发人物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
敦煌的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