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子 安然
是不是总听到这样的说法:人生就是由无数“选择”组成,每次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都可能是“蝴蝶的翅膀”,将在你未来的生活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所以,选择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选错。
于是,你开始跟“选择题”较劲,艰难地分辨哪个选择是“最优”,选哪个才不会后悔。是什么让我们的“选择”变得如此困难?我们该如何克服“选择困难症”?
那些左右为难的时刻
李韵清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
对我来说,选择没有最艰难,只有更艰难!大到升学选学校,小到午饭吃啥。比如点午餐外卖,我很喜欢某品牌的粥,但昨晚睡前心心念念的是鸭血粉丝汤,又想起来好久没吃肯德基,打开外卖软件,发现附近一家酸菜鱼特价。权衡了很久,最后只好抓阄决定。
做选择时,我常暗示自己要选一个最好的,但我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是“最好”。
张必雨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
初中时,我的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只有物理和政治不太容易得高分。去年刚刚升上高一,从开学起,我就纠结到底该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选理科找工作相对容易,但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更大;从个人爱好看,自己更喜欢文科,但容易遇到偏见,觉得“学不好理科才选文”。总之,各有利弊,实在是难以抉择。
找出你的“选择困难”症结
A型:缺少经验和知识储备
由于人生经验和阅历不足,对选择对象的了解不够深入,遇到分科、择校这类需要一定前瞻性和专业知识的问题,便难以作出抉择。
B型:太多选项造成认知负担
我们的认知也是一种有限資源,选项越多,我们就得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比较,这会大大降低我们短时间内做出选择的能力。
C型:执着于“完美选择”
总想从所有选项中找出“最好”的那个,既想要A的优点,又想要B的好处。但真正阻碍我们做出选择的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心中那个兼具A和B优点的C选项,也就是所谓的“完美选择”。
D型:害怕承担责任
每次决定,不仅意味着得到你所选择的,还意味着放弃那些你没有选择的。选择困难的人总会害怕承担选择后出现的未知结果,担心自己会选错、后悔。
凡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开始就对了。
明白了让选择变得困难的原因,现在就用四招将它们逐个击破吧!
招数1:搞清楚真正想要什么
无论你在A和B中如何纠结,一旦那个符合你心意的C出现,你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所以,做选择前,先不要急着看选项,问问自己最想达到什么目标,搞清楚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忠于自己的内心。
招数2:缩小选择范围
减少选项数量,缩短大脑处理信息的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克服选项太多造成的选择困难。比如,去超市购物前,先列好购物清单,这样你的选择范围就从整个超市的商品缩小到了清单上的商品,能有效避免“看什么都好,越看越选不出来”的局面。
招数3:告别“完美选项”
完美的选项是不存在的,不管选哪个,都会一定程度地留有遗憾。所以与其选一个“完美”的,不如选一个“满意”的,不必过多纠结。
招数4:关注当下,承担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担心选择之后的结果,反而会丢掉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的初心。将“选什么”改为“为什么选”,最能解决目前困境的那个选项就是最好的选择。
实用技巧
随身携带一枚硬币,每当无法做选择时就抛硬币来决定,如果看见结果却还想抛第二次,你就已经得到了答案。
总结时间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勇敢地去做出选择吧,不管哪条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景,而这一切,都是你停留在原地所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