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思考:
1.如果回到古代,通学“老九门”(九门学科)的你会考得更好吗?
2.古代人是不是只学“语文”就够了?
3.古代的“考试”都考啥?
4.古代的“考生”们都需要学啥?
5.如果回到古代,你会成为“当朝学霸”吗?
曾几何时,你是否想过带上一身“老九门”的本领,回到过去,用丰富的知识储备震惊朝廷、封侯拜相?如果回到中国古代,你的成绩会比现在更好吗?让我们转动历史之轮,回到过去一“试”身手吧!
战国时代到秦朝:读书不重要,成绩全靠打
战国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时代。从战国时代到秦帝国时代,“好成绩”往往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为了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伟大的改革家商鞅就在变法时制定了军功爵制。他将国家各级官职分为二十级军功爵位,爵位不同,可获得的田宅数量等也不同。商鞅规定,秦国的各级官吏都从有军功的人中选拔。没有军功的,即使贵为王室宗亲也不得授爵。
军功爵制将“打架”的成绩和做官结合起来,有力地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军因此被其他六国称为“虎狼之师”。对当代考生来说,这个“考试”着实有些超纲了。相比之下,其后汉代的“考试”更适合我们。
汉代:德行要拔高,老实人最好
到了汉代,“成绩好”的判断标准就丰富得多了:人品、才学、韬略、武功、名气……只要有一技出众,你就可以当大汉王朝“最靓的仔”!
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战国以来的军功爵制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于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要求各地“岁举孝廉”,由此正式确立了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察举制。察举制以“品德”为选拔标准,凡是“品德高尚、忠孝賢良”的人皆有资格入朝为官。察举的科目还包括茂才、明经、明法等,在德行的基础上,选取天下能人。
汉武帝还常派人征召天下有治国之术的名人,直接委以重任,是为征辟制,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制度。在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政策下,大汉王朝的国力也蒸蒸日上,成为当世强国。
魏晋南北朝:读书破万卷,投胎是王道
三国时期,曹丕篡汉建魏。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确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以德才与门第的高低将天下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是为九“品”。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前,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国家官僚系统的工具。
因此,如果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读书、习武都变得不再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成绩”好坏早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了。尽管九品中正制在明面上仍会考察学子的品德与才能,但在实际施行中则往往只看学子的出身高低。
这种腐朽的“拼爹”政策最终导致满朝官僚尽皆低能,自然也无人能挽回衰败的政局。“拼爹”的人最终走上了“坑爹”的路。
隋唐宋:考考考,却又不止于考考考
到了这一站,我们终于能见到大家最为熟悉的场景——考试现场了。没错,隋唐时期就是科举制的开端,也是万千学子“噩梦”的开始。
天下再度统一之后,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分科考试制度,不再以门第而是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此后历朝历代,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不断丰富,从行策论述到诗词歌赋,从填空题到作文题,从文学到武艺……
这一时期的考试虽然也有诸如明经科等只靠背书就能考过的科目,但要想真的考中进士、学有所用却远不是背书这么简单。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一时期的学子们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苦读诗书、精通文义,还要胸有大略,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如此深厚的学识,往往得经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能拥有。这样看来,古代的考生们也很不容易呀!
明清:背背背!千辛万苦考秀才
到了明清时期,“好成绩”的取得方式基本只剩下考试一途,但考试模式却越来越僵化了。
为了钳制人的思想,明清两代奉行八股取士。学生在考场作文时只允许写八股文,不许随意发挥。考试只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考试流程也有详细的规定。以明代为例,考试流程先后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可以想象成现在的全县小学联考、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全省联考、全国高考笔试和全国高考面试。但与现在的考试不同的是,明清两代读书人虽多,科举录取人数却极少。绝大部分学子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考过院试成为秀才,更别提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了。
看看《武林外传》里读书读得晕头转向、历尽千辛万苦才熬过了初中毕业考试的“吕秀才”,你是否还会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太过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