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北京大学研究生,曾参与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系列图书审校工作,在各出版物及媒体平台发表文章十万余字。
拒绝是门艺术。如何既不尴尬别人、又不委屈自己地拒绝他人呢?不妨看看这些历史上的“回拒达人”,向他们取取经吧!
回拒方法一:推辞法
推荐指数:★★★★★
以巧妙设喻、引用典故的方式婉拒他人的邀请或要求,是古人最常用的拒绝方式之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推辞拒绝法”的实践者就是庄子。
人怕出名猪怕壮,推崇“无用之用”的道家学派领头人庄子深知这个道理。怎奈庄子学问太高,名声太大,实在是过于耀眼。这天,他又收到了楚王的“出山”邀请。
庄子一边听着楚王使者的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钓鱼,还不忘开口问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楚王恭恭敬敬地把它珍藏在庙堂之上。您说,这只龟是愿意死去留下骨头享受尊贵,还是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使者脱口而出:“当然是在烂泥里摇尾巴啦!”
庄子借机说道:“那您请回吧!我的想法也像它一样。”
这段对话,庄子巧妙地以神龟为喻,既表达了自己拒绝“出山”的立场,也传达出自己的志趣。幽默礼貌,效果极佳,值得作为范文供大家揣摩学习。
回拒方法二:解释法
推荐指数:★★★★
机智诙谐的推辞之语不是谁都能想得到的,如果能够坦诚地解释自己的难处,也不失为一个可取的办法。
蜀汉灭亡后,李密沦为亡国之臣,但晋武帝司马炎十分看重李密,数次征召他。
可愁就愁在李密不想做官。前朝臣子另事新政是“不忠”,政局不明贸然站队是“不智”,离开年事已高、需人侍奉的祖母更是“不孝”,李密可不想成为这“不忠”“不智”“不孝”之人。
前两种顾虑不好直说,还好晋武帝推崇“以孝治天下”,正好给了李密机会。于是,他从“孝”入手,向晋武帝呈上《陈情表》。
在《陈情表》中,李密首先回顾自己幼年的艰辛,“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怎一个惨字了得。
接着,李密又写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幼年时,“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成年后,“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因此李密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一边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祖母,一边是晋武帝火急火燎的征召,李密进退两难,只得恳请武帝“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让其留在祖母身边尽孝。
读了《陈情表》,晋武帝大受感动,不仅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还赐李密奴婢二人,赡养祖母,可见李密的拒绝十分奏效。
回拒方法三:拖延法
推荐指数:★★★
世事无常,实在开不了口的拒绝也不是没有,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拒绝大师”阮籍的秘诀就一个字——拖。
阮籍作为名士群体“竹林七贤”的核心成员,是魏晋文坛的领袖人物,也是魏晋时尚的超级弄潮儿。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被粉丝们疯狂模仿。晋文帝司马昭看中了这一点,十分想拉拢阮籍。
阮籍不爱财不爱名,寻常的办法怕是不行,但司马昭的算盘打得很好:让儿子司马炎娶阮籍的女儿,双方成了亲家,自然好说话。想到这里,他急忙派人去阮籍家提亲。
一向厌恶官场的阮籍不想答应,又怕得罪司马昭,不敢直接拒绝。于是,他每天拼命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借以拖延此事。
奉命提亲的使者耐心地等待着时机,但阮籍愣是坚持了60天。最后,使者只能无奈回禀司马昭。司马昭听罢,也只得叹口气,说:“算了,这个醉鬼,就由他去吧!”
回拒方法四:拉黑法
推荐指数:★★
发送信息时出现的红色感叹号是再明确不过的拒绝,但使用这种激烈的方法之前,請务必仔细思考,慎重行动。
名士嵇康和山涛(山巨源)是一对好朋友。不过,两人的政治立场有些不同:嵇康更亲近曹魏,山涛则投靠了篡夺曹魏政权的司马氏。
山涛在司马氏政权步步高升,很快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在听到升职的消息后,他首先想到了老朋友嵇康,打算荐举他出任自己原来的职位。
嵇康一贯对司马氏秉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山涛此举,可谓是捅了马蜂窝、摸了龙逆鳞。嵇康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态度,抨击时局,正式把山涛“拉黑”。
在绝交书中,嵇康表示:自己天性疏懒,不善于做官,也不想做官。山涛不顾自己的志向强行举荐,明显不是自己的真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从今日起,我嵇康就与你山涛“拜拜”,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这篇绝交书文辞精练,体现了嵇康嫉恶如仇、放旷不羁的性格,但过于直白激烈,也让本就对嵇康心存不满的司马氏抓住了把柄,成为嵇康的“罪过”之一,将嵇康处死。
拒绝他人有多种方式,如果不能幽默与礼貌兼具,至少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不济还可以秉承“拖”字心经,将事情一拖到底。若是因为拒绝他人大动干戈、丢了性命,未免也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