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
(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20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愈加丰富,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高校创新创业的形式也日益多样。然而,在创新创业蓬勃发展进程中,高校却面临着创新创业文化根基不牢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高校普遍注目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成功率”的背景下,对于“高校创新创业究竟需要何种环境”等涉及创新创业价值判断问题的重视程度却依然不足。从根本上讲,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是一个集体创业的过程,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解决精神动力、价值取向、持续发展、事业目标、学生培养等核心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自力更生。[2]因此,在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基于高校传统的学术文化,挖掘并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已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众创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文化层面的自觉与选择,也是大学转型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基于文化分类的视角,可以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确立为创新创业理念、意识、精神三个向度。其中,高校创新创业理念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是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师生共创、技术转移、校企合作等方面;高校创新创业精神是灵魂,主要表现在价值共识与理念认同等方面。高校创新创业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共同构成了丰富深刻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品格,其中,创新创业精神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转型发挥根本作用的手段,创新创业理念与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精神经过思维活动后产生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在全面把握上述概念内涵价值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其建设策略,以期助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作为关于创新创业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来源于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创新创业的理性认识和诉求。它不仅可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行为,也同样对整个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发挥着导向作用。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是在学术资本主义影响和推动下,大学通过拓展传统的社会服务职能而形成的一种全新办学思想。高校创新创业理念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汲取了企业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不仅围绕知识内在的学科逻辑建构学术,同时也注重满足社会的多重利益需求,并以变革和创新为己任,使大学在知识和技术的相互协作与共同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作为新时代大学的重要理念导向,不断丰富并拓展大学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边界。它要求大学不仅传承既有的科学知识,更要创造新的知识,通过转化与应用引领区域与行业企业的发展。换言之,就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学术资本,实现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增值作用。从功能论的视角分析,大学之所以能在当前社会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与知识社会中大学作为创新的源头,能够有效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正如美国著名教授Henry Etzkowitz所说:“大学不再是中世纪那样的大学——孤立的学者共同体。……(新时代的大学)对于未来的创新、工作机会的创造、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3](P.61)一方面,大学可以从经济产业中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经济产业需要大学为其提供更多的创新知识与技术支持,以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产生既是大学科学研究职能拓展与延伸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通过科技成果市场化重塑学术资源脉络的有效手段。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的核心价值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嵌入大学精神当中,在学校与学院中不断复制和传递并赋予新的含义,最终创新创业理念将成为每一位大学人铭刻于心、志在追求的价值观。高校创新创业理念的形成一方面深受社会宏观文化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来源于高校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独到定位,是高校外部环境与内在认知互动博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由于不同高校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先关注事项不同,从而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尽管不同高校创新创业理念存在差异,但当大学的科学研究逻辑与市场需求逻辑越来越密切且变得相互一致时,大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其他事项达到预先选择目的的手段。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突出强调大学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拓展办学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探索发展道路,共同搭建起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基于此,未来高校创新创业理念的实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分别予以完善:
首先,关注大学知识生产的应用价值。与高校专业发展更多关注知识的学科逻辑不同,创新创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实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其发展已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大学进入到社会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其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不同类型大学间的发展层级与差异也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价值不断凸显,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回应社会面临的重大关切,实现知识与技术的资本化,促进研究成果向应用发展转化。[4]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共同提出的“学术资本主义”一词较好诠释了高等教育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所采取的知识市场化行为。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提出的新诉求,可视为学术职业化在新经济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新气象以及大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知识的传承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学术资本化,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学价值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从根本上看正是大学传统使命与新增使命碰撞的结果。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大学如何定位并调适自身的发展,是“求真”还是“求利”,是“教学”还是“科研”,是“原创”还是“转化”,值得每一位大学人深思。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大学知识的商业化并不意味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基础研究的式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反而成为全球知名高水平大学提升综合学术实力的“利器”,最终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从“分立”走向“统一”。
其次,重视大学知识产出的市场价值。从经济发展结构与发展趋势来看,以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创业活动将成为未来我国创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中,知识的生产与产出将成为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如果已有研究成果不能够在市场作用下得以流通,那么科学技术研究和工业、商业之间的联系终将被隔离,高校创新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实际上,重视大学知识产出的市场价值充分彰显了以学术逻辑为代表的“知识即学科”的价值理性不断向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知识即应用”的工具理性过渡。[5]随着科学技术作为关键生产力的功用日益强大,其背后的知识产出逐渐被有意识地开发并得到广泛拓展,这带来了知识产生方式的悄然改变。如果说传统社会的知识多是遵循满足好奇心、基于兴趣、探寻自然或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展开,那么进入知识社会与现代化社会,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已不再完全由学术人掌握,而是更多受市场法则和社会需求的调节,学术人的知识生产方向也逐步向符合社会的经济价值靠拢。在知识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当知识的生产浸润了“资本”性质或被“市场”洗涤后,知识或学术的性质就由公共产品转变为准公共产品乃至私人产品,如以市场为导向的专利产品等。总之,随着大学知识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学越来越重视知识产出的市场价值,并致力于将新知识与新技术转化成新产品或商业模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最后,营造具有商业气息的校园氛围。从传统大学理念来看,大学是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的“象牙塔”,它天然地抵制并排斥商业气息的侵袭。据此,将商业气息带入大学将偏离大学的目标,分散大学的工作重心,违背大学的发展初衷,进而削弱大学得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6]有学者认为,商业在大学的肆意,会使大学学术变得过于功利,引发大学浮躁与喧嚣,导致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美国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也指出:“大学被当作一个在博学的统帅管理之下的处理具有商品性知识的商业机构,统帅的职责在于想方设法促成最大可能的产出量。”[7](P.103)但是,真正领会大学本质而对现实有深刻理解的人很少会拘泥于学术与商业之间存在的异质性冲突,支持商业发展是为了让研究发现真正服务于社会,最终得以有价值地开发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研究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大学的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富有效率,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兴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与巴伐利亚高科技产业区的繁荣皆是学术与商业共融发展的结果。总之,对财富与利润的追逐并非取代大学对学术的追求,相反,科学与经济两大领域的交互能够给大学带来更多新的机遇,进一步促进大学的学术繁荣。[8]
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是潜藏于高校创新创业中的一系列价值认同、态度取向、利益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高校创新创业制度和行为的理解。在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深层次结构中,创新创业意识处于文化中介的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渗透着创新创业理念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商业化活动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将创新、创业和商业化作为一种所应肩负的任务与使命,并始终以各种形式参与地区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了高校所蕴含的创新创业意识。
第一,倡导学生创新创业。为全体学生提供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及其实践项目,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国外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商学院打破传统学科体制的障碍,鼓励不同专业学生通过跨学科课程和项目等形式进行创业探索,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尝试。如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设创新创业学位和证书项目,以新的教学方式丰富传统课堂教学,不断将教育机会延伸到课堂之外。此举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还同时塑造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精神。
第二,鼓励教师创新创业。为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高校采取在新教师培训中融入创新创业研讨会,积极促进跨学科创新成果转化。此外,高校还将不同学院中对创新创业有共同兴趣的教师联系起来,专门为他们聘请专家或团队,开展建立公司、取得技术认证和企业合作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9]上述活动有助于企业了解大学内的研发活动,也为教师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资助的机会。
第三,积极支持大学技术转移。高校中的创新和创意转换为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资源。在此过程中,大学一方面致力于加强技术转移的功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旨在于降低技术商业化的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作为高校开展商业化交流的平台,不只关注技术的商业化,同时发挥了教师、学生、校友、创业者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的作用。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大学采用多种手段用以保护师生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与此同时通过设立风险资金和债券贷款增加资金获取的机会,加快技术和研究向市场的转化。
第四,促进大学与企业合作。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加速全球市场中科学技术的繁荣。对企业而言,大学蕴含着诸多知识、人才、设施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及早发现具有商业潜力的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直接帮助。对大学而言,企业拥有的资金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不仅能够弥补大学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资金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大学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实践资源。大学与企业的此种合作,可以通过互补性资源需求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第五,推动区域与社会全面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将全面地与地方和区域发展紧密关联,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一所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其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基础上,通过合作创新建立起一种用于促进技术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方案。[10]大学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在知识、技术与信息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为推动区域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创新创业势在必行的今天,高校必须在价值认同、态度取向、利益观念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意识。
首先,拓展应用研究范围。在大学的发展历史当中,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好奇心并服务于教学的发展,因而学术创新一直备受重视,创新创业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究其根本在于以教学与研究为主导的逻辑范式下,大学更多的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学术研究中孤岛效应的长期存在,导致学术共同体产生的科研成果只能在学术领域内得以分享,而不能被社会所吸收和利用。[11]其直接后果是一方面切断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知识经济与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到来,大学的知识生产不能再局限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满足社会的诉求。这意味着大学中的知识正在从“象牙塔”逐步走向“市场”,大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并非是否要开展基础研究,而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应用研究。伴随着市场逻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显现,只有不断开辟应用研究,专注于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与可应用性,聚焦于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应用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意识。[12]从传统的创新创业模式看,创新创业遵循的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的发展路径,相较于基础研究而言,应用研究与创新创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价值导向也一致,通过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意识。
其次,加强学术成果转化。为实现基于创新的创业,研究者必须依托其从事的原创性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然而,学术研究的逻辑与市场需求的逻辑并非同向同行。学术研究遵循的是线性的、递进的发展规律,而市场需求的逻辑则是自利与互利的统一,是一种非线性的发展规律。只有实现两种逻辑之间冲突的调和,才能加速大学跨越屏障获得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学术成果转化正是大学与市场对话、平衡各方利益后形成的一种有效沟通方式。由于学术成果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成果,学术成果转化也被称为知识成果转化。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和知识转移两大类。知识产权被定义为专利、商标或版权,面向商业市场的咨询工作等。知识转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许可,包括许可转让、出售给大学之外的企业或机构等,另一种是内部商业化,即创建大学衍生企业。[13]大学开展学术成果转化贡献于新经济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新创业意识自觉的过程。只有创新创业意识的觉醒,大学才能充分履行知识应用的使命,在学术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
最后,提升市场化生存意识。如果将传统大学的时代定义为学术化生存时代,那么自从学术与资本建立起新联系那一刻开始,大学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化生存时代。在市场化生存时代,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行为通常具有市场的特点,此时的大学和教学科研人员为获得资金而竞争,这些资金来源于外部企业组织、产学研合作、衍生企业和捐赠基金等。就大学而言,市场化生存是一项营利性活动,但大学开展的上述行为是否能够真正为大学带来效益,则取决于大学在激烈的市场中竞争能否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14]毋庸置疑,一旦大学选择并接纳了市场规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运行,那么这种运行就不会停滞,它将不断演绎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并逐渐根植于高校系统内部。高校市场化生存意识的萌发如同一种文化的生成,它滋润激励着高校,要求高校沿着开拓创新与积极进取的方向前进。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市场化生存法则的渐进,高校创新创业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都会显著提升。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对创新创业精神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创新创业精神不仅是一所大学不断迈向创新创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发展进程。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引导,还是大学人与大学自身的内在自觉,都需要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催化剂。
“创新创业精神”又称“企业家精神”,通常与创新创业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体现为一种勇于突破现状、实现超越的精神,具体表现为不断追求新知,敢于突破已有思维定势,探索新的规律和新的方法等。约瑟夫·熊彼特曾这样描写创新创业精神:“首先,有一种建立一个私人王国的梦想和愿望……其次,有征服的意志,为成功本身而不是成功的结果而追求的冲动……最后,有创造、完成工作或施展个人能力和才能的乐趣。”[15]创新创业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组织。在谈及企业组织或者企业家时,人们普遍以“企业家精神”指代“创新创业精神”;而在涉及非营利性组织或创业者时,则多用“创新创业精神”一词。
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伴随着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在学校场域内拓展而不断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奋发向上、寻求突破的精神,它肩负着创造新事物、引领新思想的重要使命,可以看作是一项从理念到信念、再到文化的运动。在高等教育领域,那些卓越的大学校长具备的创新创业精神与企业家拥有的创新创业精神十分相似,这就较好地诠释了两者的共通之处。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创新创业精神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成为一种对大学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潮流。此处之所以用“创新创业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而不是“创新精神”(innovation)来表征这一大学精神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创新”几乎已成为当代所有大学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创新”的概念已经无法涵盖现代大学变革的时代内涵。从创新创业精神的角度来看,“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而并非其全部内涵。从根本上说,高校创新创业精神的树立需要创设开放、民主、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环境,因为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反复试错的过程,如果不能容忍有可能产生的错误或者失败,就阻塞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高校创新创业精神的塑造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创新创业的精神元素陶冶其情感、滋润其心灵,最终落实到言行中。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精神内涵的分析比较可知,其精神塑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塑的价值共识与理念认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培养鼓励冒险的精神。在大多数人看来,基于创新的创业所带来的风险要远高于一般创业的风险;其实不然,在一个领域中当创新完全适合且有利可图时,创新的机遇已经潜藏于其中,采取资源最优化可以说是最好的策略。纵观世界诸多高新企业组织的创业成功率,可以发现其成功率相当高,这表明基于创新的创业并不必然意味着高风险。[16]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往往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捕捉和发现常人所看不到的可能性与机遇。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建校伊始就孕育了强烈的冒险与挑战精神,将基础研究、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从一所赠地学院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17]然而,受传统文化与人们已有认知思维习惯的影响,我们的文化中孕育了更多的求稳精神,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培养了一种“等、靠、要”的思想,这种文化对于不断追求进取的大学生而言,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亟需将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精神内化为符合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中心奠定高校创新创业良好活动的文化基础与氛围。
其次,厚植容忍失败的精神。高校创新创业作为一项极具创造力的行为活动,不仅需要敢于冒险的精神,同样也需要容忍失败的精神。能够创新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高校中必须形成一种能够宽容失败的价值取向。美国硅谷文化与斯坦福大学的兴起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硅谷鼓励和提倡个人奋斗,他们敢冒风险,敢于制胜,在硅谷经常听到一句话“失败又何妨”(It's OK to fail)。硅谷对创新与创业失败的宽容,使得每一个在硅谷的人都愿意尝试去创业。这种文化也渗透进了当地的大学文化中,使学生们成为聪明的冒险者,知道如何抓住机遇、创造财富。被誉为“硅谷精神之父”的凯文·凯利曾指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培养一种文化基因,即对失败的容忍和包容……只有补上这一课,中国才能真正进入自我创新的阶段。”[18](P.17)因此,在大力倡导高校鼓励冒险精神的同时,必须把容忍失败的精神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将容忍失败的精神融入大学的工作,以平衡大学精神的健康发展。
再次,形成质疑权威的精神。创新创业离不开质疑,因为有了质疑,才会有所批判,萌生新发现与新思想,最终有所创新。质疑的目的并非对事物产生不信任感,而是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及其来源进行再认识,从而促使新的认识成果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质疑是对传统理论、思想、认识的一次升华,它将原有的认识逐一解构,同时在解构中重新建立起新的连接,形成一个全新的思想认识或理论体系。[19]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质疑批判精神正是上述内容的真实写照,质疑权威的精神在一批又一批学生中不断生根、发芽、结果,逐渐凝练成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最终构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精神基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校园中的质疑精神与品格不足,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与创业的积极性,为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必须注重质疑权威与批判精神的唤醒,将其凝练成一种精神气质融入创新创业言行中。
最后,弘扬自己动手的精神。高校创新创业不仅是一项脑力活动,也是一项动手做的活动。仅有脑力活动,只能产生创造性的设想与观念,而实现从想法到现实的转变,就必须身体力行。从创客运动到创客空间,以创造、共享、实践为理念的活动走进教育领域,为整个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Mens et Manus)的座右铭就蕴含着教师和学生将创造性思考与亲自动手结合起来,将创意与想法转化为现实创业机会或产业的深刻内涵。[20]自己动手的精神犹如人的基因遗传一样,经过一代代人的优化与传承被刻上了印记,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的灵魂。由此可见,促进受教育者由单纯的“知”转化为“知与行”的统一,能够唤醒受教育者潜在的创新能力。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与理解,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创造力的培养。为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就必须营造一种自己动手的氛围,将亲自动手的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当中,扎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不断丰富高校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处在大学发展的时代前沿,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学理上大学文化实践视角下的效用表达。特别要指出的是,高校创业文化不是只专注学术成果的转化,也不把学术服务当作创收,而是在争取外部发展空间的同时,仍然立足于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从而形成的新的文化诉求和愿景。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扎根学术文化既展示了发现的、整合的、应用的和教学的四类学术的丰富性,同时又自觉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的目标,为大学的创新特质注入了文化基因。社会的变迁激荡着大学的文化品格,高校创新创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回馈,高校创新创业也应走出“象牙塔”,结合社会现实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这种回馈不应是高校创新创业的全部,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更应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和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充分体现社会文化品格的引领与创新功能,这也是高校创新创业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