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还有阐述的空间吗?

2021-01-17 03:09:20
关键词:洞见蓦然回首流派

李 怡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乡土文学,这是现代中国最早被命名的文学流派,一路辗转蜿蜒,到今天已经100年光景了!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更有写作题材、技法上的花样翻新,在此刻蓦然回首,大概难免会发出感叹:这一流派真的太过“古老”,在很多时候都似乎不再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了。然而,乡土书写以及它背后的乡土情怀果真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了吗?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就会知道在今天,即使是那些逃离了乡土的人们也在以各种精神的方式“返回”乡土,重温乡土的记忆,怀旧是一种默默生长的都市情感,我们就能知道,其实它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靠近当下。

当然,这并不是说“乡土文学”的写作和评论从此变得简单,变得理所当然。其实,一百年的经验与教训已经够多,包括我们之于乡土文学的态度。在今天,要让更多的人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可一份真实的乡土文学,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本期刊发的三篇论文都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洞见了乡土文学的新的未来。“莫言对感性直观的发掘为文本带来了丰富的寓意,不再对现实世界做简单的反映与模仿”,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乡土文学在新时期,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走向,其价值和形态,都值得我们重新总结。廖斌提出的“边际人格”可能就是这一新走向的重要因素。而冯波对施章“农民文学”观念的重新发现,则可以说为我们开辟了一个重新认识乡土意义的窗口。在过去,从知识分子的“乡土书写”到革命政党的“大众”思想,几乎被描述为唯一的道路,但施章的“再出土”则真真切切地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其实存在着多种的空间,只不过在特定的时代被挤压、被淹没罢了,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发掘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包含的诸种可能,为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借鉴。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乡土文学”的百年远远没有走完自己的道路,未来的可能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洞见蓦然回首流派
庆幸
现代妇女(2020年2期)2020-01-14 10:14:17
赏“蓦然回首”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12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艺术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4
写信
诗潮(2018年4期)2018-04-26 05:27:58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5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