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胜,李 璐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8)
高校若想真正提高思政工作质量和思政工作水平,应最大程度发挥课堂这一教育主渠道作用,思政理论课应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增强实效性,满足大学生内心期待与成长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学校其他专业学科亦应守好自身责任田,让各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真正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在课堂中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同时,真正发挥价值引领及育人作用,摆脱以往思政课程的局限性,将所有课程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上升至思政教育高度,形成全过程与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课程思政指的是深度发掘各专业学科思政教育基因,把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充分渗透进各课程教育当中,促使各专业学科均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强化高校思政工作协同育人效能。课程思政清晰指出了思政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思政教育领域应肩负的职责及功能定位,换言之,不论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均应承担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塑造与培养的职责。应落实由以往思政课程这一传统且单一化的主渠道教育模式,向课程思政这一多渠道且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根据价值引领渗透教育全过程的明确要求,将所有专业学科与课程均引进课程思政这一完整体系当中,令各学科与课程所具备的育人功能及价值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将价值引领和知识讲解有机融合,实现高校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共同发展与同向同行。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思政理论课过于注重面向学生传播思政理论内容,并未真正考虑大学生个体需求及所学专业性质特征,导致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产生了抵触与反感之情。其次,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在课堂中通常注重“教书”,忽略“育人”作用的发挥,鲜少有授课教师在课程知识讲解中渗透情感与灵魂,造成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热情不足,产生价值观念动摇的问题。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并未建立互补与交叉的关系,未形成育人合力。而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新途径,可有效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亲和力,丰富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使教育手段更为多样化,课堂环境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真正摆脱以往思政教育工作孤岛的尴尬局面,建构教育共同体,真正发挥立德树人功能[1]。
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正面临诸多繁杂且艰巨的任务,若想真正完成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与坚定党的领导、民众艰苦奋斗以及各领域专业人才息息相关。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便是日后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我国所面对的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落实与大学生群体综合素养高低正相关。大学生综合素质涵盖思政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其中道德素质与思政素质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德乃做人之本,我国高等院校的本质任务便是育人,而这就要求学校应基于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的态度,充分认知与掌握当下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将德育视作育人的首要任务。以课程思政为基准,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旨在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与思政素质,落实国家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任务。
相关研究表明,课程思政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呈现在教师这一教育主体身上,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认知层面与能力层面。首先,认知层面。部分教师并未清晰掌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之间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现实意义,并未将立德树人视作自身本职工作加以推进,部分思政教师存在心态浮躁、信念不坚定以及急功近利的问题,在课堂教育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在育人工作中时常体现出失职的情况。部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在情感维度缺乏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在实践行动层面积极性不足,并表现出思政教育与己无关的态度,认为思政教育工作应由辅导员、思政教师与班主任承担,从而将课程思政视作自身本职之外的工作,忽略其应肩负的育人职责,缺乏强烈的课程育人意识[2]。其次,能力层面。无论是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均普遍存在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思政教师视角而言,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教育理论薄弱,对于问题难以深度讲解与剖析,无法基于内心深处使学生们信服,更有甚者缺乏理论基础且以高深的形象为学生制造所谓的学术性语言,使简单问题过于复杂化。基于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视角而言,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尽管具有课程思政育人观念,但是知识储备量不足,部分教师虽勇于挑战,但却因为对于课程思政本质内涵缺乏深度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地融入思政内容,引发学生的反感。
改革开放后,为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相继经历多次调整与改革,思政理论体系与内容架构持续完善、丰富与调整,思政学科、思政教材与师资力量等层面的建设亦在持续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越发突出。但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认知,现阶段思政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仅是局部性与阶段性的,多数高校在思政理论课教育层面仍存在实效性低的问题,且大学生忽视思政课程、对思政知识学习缺乏热情的问题仍然存在。基于内在角度分析该问题,即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政理论课知识学习存在逆反心理与消极心态。此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首先是认知维度的怀疑和轻视;其次是情感维度的疏远和冷淡;再次是心理维度的排斥和逆反;最后是行为维度的敷衍和躲避。而表现在课堂上则是学生到座率低、入脑率低以及抬头率低等。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育成效并未达到预期,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功能便无法真正发挥。尽管高校相继出台诸多思政教育改革计划,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仍难以打破课时不少、投入不小,但声誉偏低与效果欠佳的现实困境。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处在孤岛的尴尬境地,思政课程始终单独奋战,其他专业学科蕴藏的思政教育功能与资源并未获得充分发挥和利用,甚至对于思政课程存在一定消解与稀释的反向作用。现阶段,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为战”与“互不相干”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首先,思政课程偏向价值引领功能发挥,缺乏针对性。在教育设计层面缺乏对学生群体思想动态的了解与把握,针对各专业领域的学生群体,教师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同质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并未紧贴学生群体生活与学习实际,致使原本就具有较强政治性特征与抽象化性质的思政知识,让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大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其次,专业课程教学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价值观教育。部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忽略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责任主体发生偏差与分裂现象。最后,有些高校对于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仍停留在文件传输方面,并未开展实际性行动。而有些高校尽管积极推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却过于倾向上级号召的迎合与响应,欠缺长效机制。另外,部分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体系方面尚处在探索阶段,在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基因尚在摸索,因此在具体执行中不仅欠缺顶层设计,也未生成具体执行计划,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缺位,协同育人效应并未真正形成[3]。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开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通过价值观的导入,为学生建构一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以此来保证学生思想层面的纵向拓展。教师作为思政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知识传输载体,通过理论性、规范性的教导,令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与政治思想教育体系相结合。为此,必须对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素养层面的培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情感的真实流露实现理论化传输,提高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能力,保证对学生的思想体系进行规范化引导。从课程思政的教育拓展形式来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理论性传输,其可有效保障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提供一个载体,进而对思政价值进行全面渗透。为此,必须提高其他专业教师的思想储备能力,保证思政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共生式教育体系,令思政教育理论在学生知识体系中进行一个自然过渡,以此来增强思想教育理论在教育体系中的耦合性价值。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贯穿于整个学生时代,且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呈现出的渗透价值具有一定过渡性特点,通过支持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逐步延伸,令学生对自身思想正确进行定位,以此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转变[4]。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讲,基本上是以理论特性为主,通过思想层面的引导令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基础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需求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对接性,必须对传统思政教育理论进行改革,通过优化课程教学环节令整个理论建立在学生学习导向之上,以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从社会发展形势而言,时代的变迁对学生固有的思想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外国文化所包含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将对学生共有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思政教学内容的设定必须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契合,通过课程内容的导向设定出与专业教学工作相符合的教学特性,深度分析思政教学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开展过程中的区别,确保基础学科与思政课程形成一个内容层面、思想层面的对接,进而对学生自身的思想储备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例如,传统理论向实践化、生活化、趣味化层面转变,令其不再是以一种空洞的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而是通过贴合实际生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主动接受知识的思维,进而为后续思政内容的渗透提供基础保障。
若想以课程思政为基准,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应贯彻同向同行思想,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内容。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在增强个体业务素养与专业理论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育人意识,按照学生专业与学科状况,生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首先,应完善课堂教育设计。深度发掘专业课蕴藏的思政基因,探寻隐藏在专业课程内的思政内容,把思政内容充分渗透到教育设计当中,并在教师教案与讲稿当中加以体现。例如,在高数课程设计中,教师以“极值”知识为基础进行备课时,既要传授学生群体掌握函数极值和极值点求取,还应结合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否定规律,引导学生明确任何事物发展并非完全一帆风顺,整体方向虽趋于上升,但发展道路却是曲折的,因此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与前进性的辩证统一特征。由此教师可引出人生亦是如此,大起大落乃是必然的。在顺境时应牢抓发展契机,顺势而上,切忌骄傲自满,在遇到逆境时也不应气馁、灰心,而是不断积累自身的力量。其次,创新优化教育模式与手段,在发掘思政基因后,还应以灵活的方式将其渗透到教育内容中,将思政基因自然顺畅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工作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渗透、无缝对接与自然延展。
综上所述,落实由以往思政课程教育向课程思政育人的转化,是新时期对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提出的全新要求,亦是高校实现新时期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各院系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中的积极性,将课程思政育人思想落到实处。同时,发掘其他课程蕴藏的思政基因,以思政理论课程为依托,增强其教书育人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