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生活瓷器装饰中茶叶末釉的烧制初探

2021-01-16 02:45陈爱明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2期

摘要: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的黑釉,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本文追溯了茶叶末釉的渊源,并着重说明了笔者使用龙泉本土材料研发书写茶叶末釉的过程,并将其运用到青瓷生活器中,使其焕发活力,进一步揭示其在釉色、造型方面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茶叶末釉;龙泉青瓷;结晶釉;黄绿色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是我国古老的结晶釉之一,颇具观赏价值。它是以铁元素为主要结晶剂和着色剂的微晶颜色釉,釉色黄绿掺杂,既有被称为茶的绿色细斑,又有被称为末的黄色小点,古朴清丽、典雅天成,有着耐人寻味的佳趣。

在茶叶末釉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多地皆有生产,工艺各异,氧化、还原烧制皆有。笔者多年来扎根龙泉这片陶瓷沃土,使用本地特有原料,孜孜不倦地探索青瓷与茶叶末釉的融合,让曾经辉煌的传统釉色绽放于具有广阔市场的生活器具之上,从而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

一、釉色的溯源

茶叶末釉的诞生源于一场偶然。唐代,我国北方窑厂的窑工们因烧造黑釉瓷过火,无意中烧出了茶叶末釉。因而,这种釉多被认为是从黑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明清两代,颜色釉瓷迎来春天,精美绝伦的传世茶叶末釉器物便出于此时。

雍正、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反复试验,吸收了明代磁州窑所产失透黑釉庄严、沉稳的优点,同时利用窑变形成的黄、绿色阶变化,创新出含蓄典雅的茶叶末釉色产品。雍乾两朝茶叶末釉器数量多,品种全,制作精美,从釉色上看最具魅力,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颜色多变,代表着茶叶末釉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茶叶末作为釉色名称,始见于《匋雅》一书,该书是一部记述清末古董商人心得体会笔记性质的杂录。书中有言:“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于花、类于玉,范为瓶,最养目。”此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茶叶末釉的内涵所在。从清朝流传后世的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荸荠扁瓶、描金花卉葫芦式蜡台等精品中,观者可切身感受到震撼美:繁缛者多姿,简约者含蓄,堪为一代之奇。

二、釉色的结合和创新

龙泉紫金土矿含铁量高,适合烧制以铁元素为釉料的瓷器。铁元素是茶叶末釉至为关键的结晶剂和发色剂,因此,使用龙泉本地土矿作为烧造原料具有先天优势。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结合龙泉青瓷成色和茶叶末成色,在烧成温度、烧制气氛等条件上有着极高的难度。

笔者通过对原料的精选细淘、反复试验得出制坯、釉料的合理配方和烧成条件,通过不断改进、完善,选出恰当的施釉方法。在特定的窑位、气氛、温度和冷却的严格控制下,消除了釉面不匀、不平、易破等缺陷,最终得以成功烧制出较为理想的“茶末留香”等系列茶器。

这一系列茶器造型完美而不花哨,釉色纯正而不出挑,正体现了茶叶末釉崇尚自然的秉性。茶器颜色介于黄与绿之间巧夺天工之成色,犹如万点金星于器皿上隐约闪耀,有种言语难尽的神秘、朦胧之美,令人回味无穷,反复观之而不厌。

其中,《璞素》主人杯甚是奇妙。以“璞”巧换“朴”,“璞素”二字诠释的是茶叶末釉与梅子青釉在釉色鲜明对比之下潜藏的内在特质,前者以滋润、鲜明、活泼为贵;后者与碧玉相若,素雅、细腻,矜而不争,静中有动。两者相依相偎,共谱一曲瓷艺赞歌。

笔者试图用这种试验性作品,说明文化基因深藏于国人心中,茶叶末釉作为中华千年文明传承的见证,在现代社会的审美中依然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新装饰方式的应用、新思维的拓展,将为传统釉色发展开辟可操作性较强的路径。

三、釉色的审美特征

我国颜色釉瓷器多数属于无光釉或半无光釉,茶叶末釉、梅子青釉和粉青釉均属此类,釉面没有刺眼的浮光,给人以温润之感,这种审美观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对玉的崇拜。《匋雅》有云:“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于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足底,围绕周遭直如鳝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少佳趣。”这充分体现了釉色的审美特征。

造型和釉色的统一是中华瓷器的又一重要特征。茶叶末釉艺术风格庄严肃穆,施于大件器物上,给人以雄伟博大之感;施于小件器皿上则做工精细,显现出端庄古朴的艺术风格,再加上釉色的层次变化和色彩的韵律感,愈加耐人寻味、生动无比。

茶叶末釉因其表面似茶叶细末而得名,这是烧制过程中自然析出的结晶。鉴于坯土差异、釉料组成、烧成气氛、升降温方式、烧成温度等种种条件的复杂性,任何变化都会造成结晶的形状、密集程度、色泽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釉面效果。

這种釉色之美不在于华丽雕饰,而在于纯净和古朴。少人工匠意、富天然韵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含蓄与高雅。它醇厚如好酒,温润如美玉,足见制作者的功底。它在现代虽然属于小众审美,但底蕴深厚,这片土地深埋着它的基因,需要艺术工作者不断深入挖掘、思考,结合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现代的创意理念,引发消费者共鸣,从而使其成为生活用器的重要装饰品类,让艺术瑰宝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婧,况慧芸,计燕华,等.日用陶瓷装饰中温茶叶末釉的制备研究[J].佛山陶瓷,2020(12):12-14.

[2]陈坤.从雕塑《中国龙》看茶叶末釉的发展[J].山东陶瓷,2012(2):32-33.

陈爱明,1962年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大师,浙江中青年十大名师,龙泉青瓷终身艺术成就奖,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长。

结缘青瓷四十多年,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与推广 ,深入研究传统青瓷制作的各种工艺技法和青瓷烧制技艺。作品审美上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刻花”、“跳刀纹”装饰、“印叶纹”、“木叶纹”装饰与铜红绞泥、流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茶叶末釉在青瓷中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国美术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区、韩国青瓷博物馆、英国珍宝馆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