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粮食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小麦的质量和收成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生问题。基于此,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对提升我国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影响。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病虫害的为害、自然的危害、种植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影响,针对这些具體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切实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小麦;防治;病害;对策;综合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2-008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在全球的安全问题中,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之一,近几年其产量和质量逐步提升。但是面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在生产的过程中,缺乏相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学习,防治的质量较低,导致小麦生长得不到保障,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要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当地生产者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小麦病虫害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世界的粮食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 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几点误区
1.1 防治时间方面的误区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对生长时间的节点进行充分把控,针对不同的时间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对小麦生长的数据不能系统地进行分析,不能用专业的防治措施来对小麦进行治理,认为病虫害的为害是正常现象,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没有站在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错过了正确的防治时间,导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较低。比如在防治纹枯病时,这种病害的显性程度不高,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发现的,尤其是潜伏时间比较长的病虫害,等到时间节点过去时,已经无法进行紧急性的补救,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在补救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经过相关实践证明,这种防治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农户一定要抓住时间节点,最好在立春进行防治,加大力度进行防治,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1]。
1.2 选择药剂方面的误区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各个季节的天气变化会对小麦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降水较多、温度和气候不稳定时,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较多的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是枯萎病、白粉病、红蜘蛛等。面对这种情况,农户一定要积极地进行相关药剂知识的学习,针对不同的病害应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要具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进而提升小麦的防治效果[2]。
1.3 麦田灌水方面的误区
小麦的生长除了降水之外,还需要进行灌水,灌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对防治小麦病虫害有着较大影响。在灌溉的过程中,如果灌溉水量较大,会在小麦种植地产生大量的积水,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如果灌溉水量较小,会使小麦吸收水分不足,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农户一定要根据小麦的具体情况展开分类治理,从而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4 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农户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面对小麦病虫害的过程中,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防治和解决,农户专业水平较低,非常欠缺相关的防治知识。在防治的过程中,大多是用传统的经验和办法来进行解决,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没有积极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我国的防治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户采用播撒化肥和喷洒农药的方法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这类方法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防治效果不强,不能从根本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农业职能部门要积极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努力提升防治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3]。
1.5 农民的病虫害意识薄弱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较高。大多数的农户在面对病虫害时,采用农药喷洒等方式进行防治。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方式是一种效率比较低下的防治手段,不会对小麦的生长起到良好的作用,还会抑制小麦的正常生长。相关农业部门没有对农户进行防治方法的普及和宣传,从而使农户对防治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直接导致了农户的防治意识比较薄弱,从而使病虫害不断发展。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播种前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的生长周期中,一定要在前一年收获结束后及时进行防治工作,比如灭茬工作,通过灭茬工作可以及时将田地中的杂草和病菌有效清除,为来年的播种打下坚实的种植基础。
农户要对小麦的种植田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要将土壤的等级进行分析和分类,针对不同的土壤等级种植不同小麦品种,与土地的特质充分融合,让小麦的生长过程更加安全和健康。在容易出现病虫害的土壤中,所选的麦田必须要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以此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治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让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农户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一定要严格把控小麦的种植时间;适时开展小麦的播种工作;对于不太肥沃的土地延后种植时间,降低病虫害发病概率。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划分,对播种密度进行合理把控和规划,实现小麦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
2.2 播种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播种期极易发生病虫害,易受到地下害虫的侵害,比如金针虫害等。在这种情况下,农户要积极学习相关防治知识,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给小麦种子涂抹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成活率。针对破坏性比较大的病虫害,应用针对性较强的药剂,对药剂进行合理配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让小麦能健康地生长。比如在防治纹枯病时,采用三唑酮药剂,按照500∶1的比例进行防治。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播种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处理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播种。
2.3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技术
在返青拔节期,小麦最容易受到红蜘蛛等虫害的为害,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吸浆虫的为害。近几年,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吸浆虫的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农户一定要积极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治。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药剂的配比,均匀地播撒在田地中。
2.4 灌浆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的生长阶段中,灌浆期是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灌浆期主要是白粉病的为害。
针对这种情况,农户可以对小麦的生长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并合理使用药剂,针对性地对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以提升小麦的防治能力和抵抗能力。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充分地对当地气候和种植环境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适时对小麦进行灌浆工作,保障小麦健康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2.5 穗期的防治技术
小麦穗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农户一定要严格使用农药。可采用无毒农药对穗期易出现的小麦蚜虫等虫害进行防治。在防治的过程中,要避免用药过多,导致小麦生长不健康。
2.6 对农户加强防治技术指导
在进行小麦防治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主体是当地的农户,他们是小麦防治工作中的第一实施者,也是小麦能够健康生长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提升当地农户的防治意识和防治技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地农户防治意识和技术薄弱的情况,当地的农业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深入乡、镇、村宣传,以达到宣传防治知识的目的;可以邀请专业防治病虫害的专家开展讲座,通过讲座的方式,来弥补农户防治知识薄弱的缺陷,让农户转变传统的防治意识,在技术上得到较大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让当地农户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积极性,可以在發生病虫害的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使得小麦健康生长,使防治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巩固。
3 结束语
在面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我国职能部门和农户都要积极贡献力量,面对小麦各种病虫害为害要积极学习相关的防治措施,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意识,学会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治。农业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具体的问题,下大力气、花工夫为农户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工作,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要积极地规范农药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小麦病虫害的危害,从而使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提升,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维忠.浅谈小麦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69-170.
[2]刘芳,张素芳,韩雪梅.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21(6):49-50.
[3]张改红.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农家参谋,2021(3):45-46.
[4]马崇禄.浅谈小麦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