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单大华路1号,坐落着一家不同寻常的医院:北京医院。这所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医院,在公费医疗时期,曾有过一个特殊的身份—— “中南海定点医院”。
北京医院诞生记
曾任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副馆长的夏佑新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尚不可能为每一位首长都配备专职的保健医生,中南海的中央门诊部,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全部医疗保健工作,几位首长“共用”一个保健医生是常有的事儿,但倘若遇到重大病情,还是要向北京的大医院求援。但因为专家、医务人员大多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背景复杂,不能随便让他们接近中央高级领导人,以免节外生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出于安全考虑,挑选一家医院作为“中南海定点医院”便提上了日程。
当时,京城里有名的大医院很多,但地处东交民巷的北京医院离中南海较近。而解放后经过人民政府的不断改造,北京医院从医务人员思想素质到医疗设施、技术水平都迅速提高。时任卫生部长傅连暲十分重视这家医院的改造工作,常常亲自到该院指导。当他感觉到北京医院已完全具备胜任最高荣誉的工作时,便向中央作了汇报。不久,北京医院便正式承担起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任务。
“机字150号”诊疗证
北京医院成为中南海的定点医院后,服务对象一下子缩小了不少。因为要负责为首长治病,而且医院里常常有首长住院治疗,为了保证首长们的安全和治疗期间的休息,北京医院只能谢绝一般平民百姓求医。这样一来,在首都产生了一些影响,群众对此有很多意见。
群众的意见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毛泽东也觉得有些气愤,批评北京医院是“老爷医院”。毛泽东的话太有分量,给有关部门触动很大,于是,在就医对象上作了改进,扩大就医者的范围,平民百姓也可以前来求医问药。
北京医院既然是中南海的定点医院,因此并不限于服务中南海的首长,也包括在中南海工作的大批机关干部。北京医院决定为所有在该院求医的人配发统一的诊疗证,凭“北京医院诊疗证”挂号、看病、住院、治疗。
当中共中央办公厅接到北京医院的办证通知后,立即造花名册,呈送一寸免冠照片,为中南海所有求医人员申办了“北京医院诊疗证”。
然而,当中南海里许多人都得到“北京医院诊疗证”后,有关部门才发现,具体经办此事的人员并未为毛泽东申办。原来,具体经办人员认为毛主席是领袖,不需要“凭证看病”。
于是,有关同志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他们向摄影师要了一张主席的一寸相片,为毛泽东补办了一个诊疗证。补证时,工作人员没有像平时那样使用诸如“李德胜”(注: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用过的化名)之类的名字,而是直接写上“毛泽东”三个字。
由于证件是补办的,毛泽东尽管是中南海的“第一居民”,但此次却不能像平时那样“名正言顺”地排在成百上千证件之首了。于是,毛泽东这个“北京医院诊疗证”在证件的编号上就有了耐人寻味的一个号码,即“机字第150号”。
毛泽东为北京医院题写院名
北京医院发展得很快,该院决定对过去的门诊大楼进行一次大的维修。当然,“北京医院”的门匾也需更换。
但是,新的匾额由谁来题写呢?院长周泽召为此愁眉不展。后来,有人提议:“能否请毛主席题字呢?”这当然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周泽召于是找到了卫生部长傅连暲。
然而,傅连暲答应后并没有去找毛主席。他找到过去的老部下、而今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
王鹤滨认为此事并不难,毛主席一般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使登門相求者为难。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傅连暲,接过宣纸,来到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居所。
他简单地向毛泽东汇报了一下北京医院维修门诊大楼和傅连暲求字的情况。毛泽东耐心地听他说完,然后问:“他们要我写什么呢?”
王鹤滨见毛主席这么说,知道他已经同意了,于是高兴异常地说:“他们要写‘北京医院四个字,好像是挂在大门口的。”说完,王鹤滨从公文包里取出宣纸。
毛主席接连写了三张。然后,他将三幅题字一一横摆开来,退后几步,点燃了一支香烟。这是毛泽东的习惯,每次写完一幅题字,总要多写几幅,然后认真挑选其中一幅自我感觉满意的留下,其余的都毁掉。
毛泽东仔细审视完,拿起其中的两幅说:“这两幅拿去吧,由他们选一张。”王鹤滨接过两幅题字,眼巴巴地看着主席将另一幅字撕开卷团扔进了废纸篓。
如今,北京医院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干部医院”。但不变的是,它或许是京城里最富传奇色彩的医院……(综合《党史天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