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泽念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认识我国社会新变化新要求,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做好知变、适变、改变、应变。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也日益突出,带来一系列值得高度关注、不容忽视的社会养老问题。为了积极回应社会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对幸福安康快乐养老安心到老的殷殷期待,建议尽早研究建立健全从国家、省市、区县一贯到底、上下匹配,对社会养老服务进行统管、专管的行政部门“养老服务管理局”,杜绝当前医保、卫健、社保等多个部门都涉及养老服务管理,但都只管各自的一块的“九龙治水”的管理乱象,强化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做好养老行业的规范指导、规范运作、规范服务、规范监督,抓紧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扎实化解广大人民群众揪心养老的终极担忧,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文关怀,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含金量。新设立的“养老服务管理局”,专门负责统筹组织、推动抓好落实以下养老公共管理改革:
一是完善养老机构的层级布局。加快制定养老设施布局规划,重点完善县、乡(镇)、社区(村)三级基层养老服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二是制定医养结合的规划布局。按照人口大数据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规划,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临近建设或者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一体化规划建设。三是指导养老设施的配套布局。指导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标准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配套,做到规划、立项、建设、投用“四同步”,指导、督促开发商在已建小区完善养老服务相关设施,并与文体、托幼场所合理的有机结合、融入共建。
一是着力构建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社会增加养老供给、市场提升养老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政府的政治性、政策性的养老兜底供给的可及、可供、可享。探索创新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健康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中、高档养老机构,丰富提供差异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二是加快推进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规范化标准建设。引导做优特色品牌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日托老人在生活照料、常规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发挥基层卫生机构作用,加大医养结合力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提供医疗、保健、康养等服务。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改革,鼓励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产品,解决社会不同层次的养老照护服务需求。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国家、省市、区县各级财政要根据老年人口增长情况,建立稳定增长的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二是优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涉及养老服务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的,应该优先予以统筹规划保障安排落实到位。三是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对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升级和职业道德养成培训,加快打造老年护理、医疗护理、社工等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强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建立养老护理职称评定体系,健全在职人员轮训、技能考核与服务测评等项制度,健全薪酬激励机制,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养老护理行业。四是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加大医疗保障对养老服务费用的报销力度。
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探索丰富智慧技术在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中应用。一是省级层面,重点探索养老政策信息发布、展示查询和服务数据的归集、汇总、分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养老服务;二是县级层面,重点探索养老服务实体服务平台机构与线上信息平台可联、可及、可用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信息的归集整合,方便群众快捷查询、及时接入。三是普遍推广应用智能技术,聚焦老年人生活照料、紧急救助等智能服务需求,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辅助行动设备、智能呼叫设备等的更多应用,提升照护老人的服务效率与科技含量,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死亡概率。
一是要强化思想。深刻认识当下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部际联动。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涉及养老事务的行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三是要标准管理。对社会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标准规范、安全管理以及产品服务的质量监督,组织实施养老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促使加强市场、行业、服务、技术等自律。四是要加压宣传。宣传激励敬老爱老助老、养老服务储备等理念,加强健康养老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推广,在全社会形成爱老养老的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