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戍武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新万福河分中心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水利工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冲突;不管是资源的合理规划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当前我国对质量的衡量标准比较低。比如,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中小型的管理项目关注度较低,导致在数据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和纰漏,造成工程管理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管理质量问题的存在,水利工程在材料的使用、设备的操作以及技术的应用方面难以严格落实技术标准,这对于施工的安全性、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施工人员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许多施工人员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工作只是为了获取薪水,责任心不够强;许多施工人员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操作能力远远大于专业知识能力,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会对水利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提升。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进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在进度管理的初期阶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当;资源的配备与工程进度相脱节,人员、材料、设备供给不到位。这会导致内部施工混乱,不利于每个环节工作的落实,甚至会延长工期,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初始阶段,对于所有材料的应用,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监督。要及时做好材料的样本测试工作,对于材料的混合应用方面,需要给出相应的限制,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有效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第二,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情况,及时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调整。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从而有效解决实际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对整个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想要完善人员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进行科学培训和指导,从而确保各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执行,一旦发现隐患苗头,及时从根源上进行解决,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第二,为进一步改善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重视团队的建设。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内容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同,这就导致施工队伍相对复杂,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保证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新的政策和技术的作用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迎来了新的面貌。对此,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诸多工作需要做好统筹部署和创新,保证进度上的协调,全面控制施工的成本,保证施工的综合效益。就当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拖延问题而言,需要及时采取举措进行处理,对施工的逻辑和施工的顺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并对供应网络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时各种施工原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后期影响进行一定的预判,必要时根据施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做好施工进度的具体规划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解决。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现场管理,既要保证施工细节的质量,还要对材料和现场的技术设备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扩大工程管理的综合效益。
对于整个施工阶段而言,想要对工程进度达到有效的控制,就要根据工程的时间安排提前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表,其中包含工程的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度控制的总进度计划需要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对整个工程进度进行分解,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则是在具体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提前规定好的施工日期以及施工现场所提供的各种资源、材料和设备,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和成本控制原则,对施工单位各分部、分项工程合理安排,确保各方无缝衔接、工程顺利开展。另外,还可以通过BIM技术编制进度计划,不仅能够有效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对于编制方法、形式的束缚,还能针对传统编制模式进行有效优化,节约时间。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对此,我国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持续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加强人才管理和创新,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