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冬 景德镇学院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部分教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还在采用传统的体操教学,传统的体操教学是以竞技体操技术为主,通过严格的动作技术来了解体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整个体操教学过程中,都非常单一、无趣的状态,侧重于技术教学,忽略了理论教学,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被动者,导致出现以下三种状况:1、由于体操教学太过于单一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2、学习课程太过笼统,传统的体操教育都是统一标准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天赋、身形有很大的差别,老师在教学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样问题,很多小学出现学不会的现象,甚至会直接导致有些学生对体操丧失信心;3、传统的体操教学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老师进行讲解,学生进行模仿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理解思维模式不同,据调查,百分之六十的学生理解与真正意思有偏差,不利于对学生全面能力进行培养[1]。
体操教学的方式非常丰富,技术动作很多,除了一些团体操、韵律操等,还有竞技类体操,比如:单杠、双杠等。但部分高校还在采用传统的体操教学方式,主要由竞技类体操教学,表现出来的内容过程单一、呆板,再加上一些学校的体操设备十分缺乏,这样都对体操教学有着很大的阻碍,并且竞技体操具有严格要求,教学方式非常单挑,缺乏体操教学的创新。学生仅通过复制掌握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根本达不到学以致用的地步,比如:学校通过一套徒手体操进行长达几年的教学,如果在体操中添加一些球、皮条等工具,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相信效果是截然不同的[2]。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多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体操教学知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理解全面教学。对体操的作用进行了解,构建适应性、趣味性、基础性三合一体操教学体系,在选择体操教学内容时,要跟进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体操教学的基础性,对传统体操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体操的兴趣,保证体操教育的实用性[3]。
根据通过对技术动作内容和动作难度进行管理,将难度较高的竞技体操通过降低体操的竞技性,减低体操难度,俗称符合学校体操教学教材内容,同时能够更高的展现出体操的魅力。学校体操教材内容丰富,但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体育资源还是相对比较缺乏,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体操的教材进行编制,避免出现依赖教材的情况出现,要大胆的进行创新,比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懂得就地取材,通过竹子进行跳竹竿、爬杆联系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体操的趣味性,既丰富了学校体操教学,又为学校体操教学开展出新的道路。传统的体操教学存在多而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体操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健美操的综合性,高校对体操课程重视起来,开设相关的体操课程,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缩小学和教之间的距离,突出教材的使用性,有利于学校开展体操活动。
体操在体育课程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的体育教育当中,出现体操教学出现严重的失调现象,大部分学生对体操的理解仅是广播体操,部分老师在进行体操教学时,采用应付式教学,只是进行单一的体操教育,根本没有尝试过其他体操教学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仅对体操的了解甚少,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老师面对教材的更新换代,没有很好的适应,不能及时的转变观念,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在采用传统的体操教学方式,缺乏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