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平 石家庄中粱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第一,会计信息具体质量会对审计准确性带来影响,因此,企业应该保障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真实反映[1]。但是,在利益因素影响下,一些企业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此为自身谋取利益,影响了财务报表的有效审计。第二,一些企业中,其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也不重视健全内控制度,或者有章不循,让内控制度被明显的形式化。而在内控问题影响下,会计信息往往会失真,企业的成本费用也会失控,让企业资产逐步流失。第三,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中,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审计人员会轻视审计独立性,在审计证据不够充分时仍出具审计报告,影响审计真实性。第四,在市场竞争下,会计师事务所会为争取客户并保障利润,在价格竞争后简化审计具体程序,以此让审计降低成本,最终影响审计效果。
在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审计工作制定全面、合理的控制程序和制度,并针对不同类别的审计项目,制定质量控制的有效程序,让分级督导的实际力度得以加强,严格遵守独立审计这一重要原则,切实执行多级复核,执业人员应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并保持职业怀疑。
首先,应该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在项目承接之前,事务所应该做好风险评估,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环境后,对审计风险进行职业判断,并对职业道德具体规范严格遵守,避免接受无法胜任、独立性会被影响的各审计业务[2]。在审计计划中,需要结合项目状况,为项目配备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成员,以审计业务具体约定书的要求出发进行审计。在审计实施中,项目人员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法律法规,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的有效证据。在签署审计报告前,为确保拟出具的审计报告适合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合伙人应当复核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以及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确保所执行的项目在意见分歧充分解决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其次,应该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正确运用审计方法。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为确保审计项目最终质量,应充分掌握被审计单位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分析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中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的风险情况。运用职业判断确定审计恰当程序,对审计多种方法灵活运用,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也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职业判断、审计经验和审计程序,让审计效率得以提升,降低消耗的人力资源。在审计项目中,项目负责人应该严格控制审计程序的实施状况,正确监督及指导各项目成员,让审计质量得以充分提升,让审计风险得以防范和降低。
第一,应该构建信息与沟通的良好平台。信息与沟通,往往会贯穿于企业本身的内控活动内,在信息沟通便利后,内控活动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便能得到保障[3]。有效的信息沟通,有助于优化内控环境、辅助风险控制,有利于保证控制活动的实施,也是保障内控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企业应该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传递、沟通与反馈的信息系统,定期做好系统测试,确保信息的提供可以及时、准确及完整,让信息沟通能够保障系统化,保障职能部门各员工都对自身职责有所明确,能对相关活动、事项等信息及时进行获取,对业务活动及时调整,确保业务活动不与内控目标相偏离。企业还需要建立举报制度和反舞弊机制,重视预防且惩防并举,确保公司制度能向员工顺利传达,让各人员都能积极发现在内控实施、经营活动中的不足或舞弊问题,并及时上报,使企业尽快了解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改进意见及建议,让企业的信息传递得以畅通。
第二,应该构建内部监督的有效机制,以此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起来。为避免内控工作形式化,企业应该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检查部门,为部门配备专业审计人员,对内控执行具体状况随时检查和监督,协助管理层对内控运行、设计内的不足进行整改,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及防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三,明确控制目标,完善内控制度。设计内控制度时,企业需要明确控制目标,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对内控制度和内控目标的相符性进行考虑,了解内控制度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重要的风险点,能否有效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以及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有效内控制度。其次,职能部门中人员的权限及职责应该得到明确,不相容的岗位要职责分离,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牵制、彼此连接、彼此制约的内控制度。
在财务报表中,其数据的准确及真实性对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在一些企业内,往往因会计信息质量偏低、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使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受到影响,最后影响财务报表的有效审计。为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让财务报表审计顺利落实,企业应该深度研究财务报表审计,对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有效解决,让财务报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让企业发展可以得到准确无误数据信息,推动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