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基于施工项目来开展,给项目工程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施工项目管控属于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要满足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项目管控工作的实际开展中,需要明确项目成本管控的相关内容,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
施工成本预算、决策基于历史资料的获取,基于统计分析、经验总结以及数学模型等诸多方式对成本实施推测与判断,成本预测与决策属于是成本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明确模糊问题。在投标时期详细了解建筑市场、竞争对手等诸多情况,遵照工程情况、招标文件等预测成本,同时提出投标的相关意见。中标之后为了规避产生资源配置、成本管控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实际施工以前需要审核施工图纸并且进行评审,及时发现、纠正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统计所有项目的工程量,并且予以记录。
财务部门一定要对项目工程涉及的诸多信息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归纳、整理,遵照项目工程设计方案,明确项目工程实际施工中要投入的人力、物料、机械设备等,基于项目工程施工方案中诸多条件变化的情况,明确要采取的对应措施,对生产费用的支出综合进行反复核算与修订,明确其目标成本[1]。
1.人工费用
建筑企业与业主在完成项目合同签订之后,相关领导要遵照项目工程的规模、特征等明确施工团队,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支出进行严格管控。遵照合同规定对劳务费用进行计算,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奖惩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
2.物料费用
物料费用管控实际上就是依据项目方案严格管控材料使用量,基于限额制度管控材料使用量,前期工序施工质量会对后期工序材料的消耗量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检查所有的工序,确保其能够一次合格,以免因为返修而消耗更多物料,致使项目成本资金的增加,更会对项目工程整体进度产生不良影响。
成本定额管控,实际上指的是施工企业为了对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管控,不让其超出预定的数额,如果并未对数据进行预定,要求遵照同类工程项目的消费支出等情况,基于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定额进行执行。在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基于定额成本管控的方式能够让企业于费用产生的时候,核算符合定额耗费以及存在差异的部分,及时找出存在的偏差,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进行解决。
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企业一定要注重施工团队的设置与安排,合理有效的施工团队能够规避停工待料以及工作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产生,在所有分项工程完成之后及时进行验收,要求人工与材料的有效核对,严格落实定额领料的相关制度,管理好材料与机械设备等,及时进场和退场。项目技术工作者在施工现场当中进行全面记录,并且及时向计划部进行汇报。分项工程完成之后,计划部一定要对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进行严谨、细致地核算,找出存在偏差的原因,并且使用有效措施予以补救。
项目工程完工之后,承包、发包双方的经济关系因为结算而结束,所以一定要将最终成本的管控工作做好,即竣工验收时期的清算、结算相关工作,对项目工程的原始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且对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核实项目工程存在的变动情况。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之上尽快完成施工,以免在收尾时期产生不计成本或者大笔费用支出的情况。
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要求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发现了成本严重偏离的情况,应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超出合同签订时候的报价,会对项目工程的利润产生严重侵蚀,这个时候要同客户进行及时交流,提出变更合同内容以补充成本差值。
合同内容当中的某项实际使用量严重超支,要求对其实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溯源具体是设计部门存在设计差错还是制造部门生产质量方面存在问题,间或是客户改变了原始需求等,并且及时进行跟踪回报,事前要制定特定的批准流程,事后要求遵照部门进行责任划分。
倘若材料用量的管控非常合理,却出现成本超支问题,有可能是制定标准成本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要求成本会计及时进行查证与分析,以免对整个项目工程产生不良影响[2]。
诸多问题的产生都会对项目工程利润产生影响,项目合同完成之后的结算当中如果利润率比预期利润率要低,则是不清洁合同。所以项目经理方面提出了要求清洁合同的要求,强化提升对合同内容签订之前的审查力度,所有部门一定要重视合同信息的清晰、完整,严格管理合同内容的变更情况。针对设计与报价部门要求其工作严谨,以免产生严重的设计差错,同时要兼顾材料价格上涨产生的报价风险,这样才能够达成利润最大化目标,保持自身在建筑市场当中的有力地位。
综上所述,钢结构与钢筋砼结构属于是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提升对其成本的有效管控,能够有效减少项目工程实际施工中的成本资金投入,为建筑行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来讲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