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彭湃 樊丽辉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新信息和新资源出现在公众视界中,其为大众搜集和浏览相关信息资源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是也因为信息量过多,导致其没有办法及时有效辨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率降低了很多。最终呈现出的局面便是数据过载而信息匮乏。数字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其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核心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服务,帮助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以此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也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主流方向。
传统概念中,图书馆是负责采购、存放书籍、刊物等实体读物,并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公共场所,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由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建设运营,具有非营利性质,资金来源一般为国家、政府拨款或组织募集,公共图书馆对广泛传播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也一直是我国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读者对阅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传统图书馆的短板逐渐显露。首先,读物的保存难是图书馆面临的常见问题。尽管图书馆对读物采取日常维护、修复措施,但是物质材料总会破损甚至消失,频繁被借阅、翻页导致读物破损甚至无法继续被使用是图书馆里不可避免的现象,不仅影响后续读者,也产生额外费用以修补或重新购置读物。经典古籍更是由于性质特殊,为避免因翻阅而产生的破损,通常不对外借阅,且就算利用精湛的古籍保护与修复技术,我国拥有的古籍数量仍在逐年下降。然而,恰当运用现代技术(如云端存储、线上阅读),可以实现信息的永久保存和无障碍传播。文化来自历史,也将发展未来,文化保存能否做好、能否保证文化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数字技术的运用无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传统图书馆存放空间、资金有限,一定程度局限了读者的选择范围,特别是读物的供应量无法同时满足多位读者的需求时,将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图书馆在发展中必须要进行创新,而数字化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可以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特点与要求,实现各项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不同来源图书资料与不同单位载体的有效整合与存储,为后期的信息交流与数据传输打下良好技术,为用户的数据查阅提供便利条件。针对图书馆系统管理与服务工作来说,需要将信息数据的加工、整理、传输等过程囊括其中,而在将新兴数字技术囊括其中以后,可以更好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虚拟状态下的数据信息整理,可以借助网络大环境的背景,进行共享资料查询系统的构建,从而摆脱以往传统时空的限制,构建智能化图书服务工作体系。
在数字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同时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支撑。而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在管理经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就使其存在分散经营与整体运营不协调的情况,影响了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使其许多管理内容存在漏洞。而从目前的管理机制来看,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存在激化的情况,导致工作中的系统相互脱离,在交互性方面相对较差,无法将信息资源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资源信息浪费的情况。从现阶段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管理组织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缺乏对整体工作的协调,使得许多具有保护性信息的服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甚至产生了数字信息漏洞,对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阻碍。在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中,由于其开放性相对较强,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破坏,为系统数据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模式得以施行的重要基础便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以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作为依托,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才能得以顺利落实。从当前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对先进技术的利用情况来看,其中有很多技术领域的难关未能得到有效突破,其虽然目前并不会影响到智能化服务的质量,但是未来伴随着读者对阅读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些技术难关,其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服务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模式需要的是高素质服务人员,他们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其还需要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操作熟练,要能够自如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来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当前在数字图书馆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工作人员虽然在工作态度上很认真,主动服务意识也很强,但是,其对专业技术设备领域的认识还是很少,应用各种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是比较有限,这也是影响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质量的一大阻碍因素。
目前在不少高校图书馆建设中都加强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整合,对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构建,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对云端数据库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将图书馆中的大量数字信息数据上传到云数据库中,但对于所有上传数据的实际物理存储状况缺乏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只对按照云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数据访问权限和途径进行操作,对保存在云数据库中的数据无法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在云端数据信息管理中,存在较大的不可控性,对云端数据计算任务的准确性、数据的安全性无法确定和保障。
在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中,为了更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各项信息资源的实效性提供可靠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快观念与机制的转变,开展更为高效的资源管理以及开发工作,将数字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整体管理目标的达成。为了更好实现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有序性的提升,在进行数字图书馆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强化行政、经济与法律之间的协作,借助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优势,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进行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行政、法律以及经济等诸多领域的标准,保证各项机制的完善健全,将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图书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资源,现实中处于不同地区的图书馆之间存在实体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数字技术的应用却可以打破图书馆之间的地域屏障。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价值,应鼓励上级图书馆开放资源与地市及县级图书馆共享、资源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可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图书馆开放资源。除了图书资源的开放共享,还应积极组织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图书馆之间就数字化建设交流经验,实现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纵向与横向兼具的共建共享网络,共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在高校图书馆数学环境建设中,首先需要从信息安全的不同层面对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和检测,由于在不同层面信息安全问题表现也有所不同,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层级的安全需求,加强相关技术的运用,并对不同技术安全工具加大研发力度,使各层级安全需求都能够得以有效满足。目前较为常见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访问控制、认证要求、防火墙技术、内容安全性、入侵检测、数字签名、信息过滤、备份恢复、应急响应等技术。在构建图书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时,为了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首先需要加强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设置,能够对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网络信息环境有效构建。其中通过防火墙所具备的实时链路状态侦测、数据包过滤、行为分析、会话监测、I 级端口限制等功能的运用,能够对内外网之间信息存取和交换的安全性予以保障。通过入侵检测系统的运用,能够实时监督检查数据包,如发现某个数据包存在系统攻击行为,则会使会话链接立即断开,并对侵入者的详细信息进行有效采集。
若要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就需要依据规范要求配备多级防护装置来对系统进行保护,比如横向隔离装置、防火墙装置等,从而对数据信息实行进一步过滤,保证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进一步对网络系统起到保护作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入口就是由多级防护装置所控制的,因此这一装置会对系统内部和内外的数据信息传递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良好的防护装置能够很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除此之外,图书馆在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阶段的时候,需要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如果发现其中存在任何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应对措施,从而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安全使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设置防火墙。根据当前应用防火墙的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包过滤方法、入侵检测方法、应用代理方法等;根据其自身的状态,可以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由于整个网络的流量很大,因此需要安装高性能的硬件防火墙,对于数据流量较低的内部节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其他防火墙。使用必要的防火墙设置,可以制订策略来确保各种预防性网络服务。
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模式虽然建立在各种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但是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而为人提供服务的主体便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因此,必须要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注重培养和提升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提升他们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其自身必须要树立起积极自主学习的习惯,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体系,提升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随时随地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并将知识转化成为内在素养。此外,图书馆作为单位主体,要高度重视起自己员工的培养工作,要不断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化的知识服务能力,要多为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为他们争取更多外派学习的机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员工建立起合适的考核机制,在工作中植入绩效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只有学科馆员的素质提高,才能带动读者的素质提高,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综上所述,我国每年因安全管理造成的人才损失巨大,只有认真对待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做好眼前的工作。图书馆安全管理的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过程必然复杂且漫长,要时刻紧绷,在思想上加强认识,在管理上做好防备,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图书馆应对安全事件做好准备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效能和管理质量,为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