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因各地区发展基础条件、治理水平、外部环境具有显著差异性,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而构建起多种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及政策变化、历史文化发展、区位因素变革而异,加之我国经济逐渐由消费拉动转变为投资、消费与出口协同推进,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所面临的经济发展挑战更为多元,侧重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并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逐渐被市场淘汰,资本也大量流入附加值高、经济创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经济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把握先机、“化危为机”,探索出符合区域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已经走过七十余年波澜壮阔史,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我国也成功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数十年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四大阶段:
其一为1978 年至1984 年的原始积累阶段,此时我国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初级工业化基本形成盘活了非农业经济,释放了区域生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区域工业化发展。但因经济体制相对滞后、各项政策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家庭及社队工业与国营商业具有天然壁垒,造成分布零散、供需矛盾突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格局[1]。
其二为1984 年至1994 年的民营兴起阶段,此时我国市场化改革成效凸显,地方政府对家庭工业及社队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所提升,股份合作制企业初见雏形,构建起以中小企业为载体、产业相对聚集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伴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产业集中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产业聚集程度无法切实满足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需求。
其三为1994 年至2008 年的园区经济阶段。在需求驱动下,生产要素逐渐流向第二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传统制造业为资源消耗型产业,资源及能源消耗量大、资金投入较高、回报率偏低,粗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诱发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
其四为2008 年至今的经济转型阶段。我国市场化程度稳步提升,宏观政策向生态环保、高新科技领域倾斜,区域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转变为人力资本驱动型进而转变为创新驱动型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市场合力主导最后到由市场主导的模式;由内生型到内外部结合型进而到外生型模式转变[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环境、政府治理及生产要素空间三者的有机整合,三者形成相辅相成、相互约束及促进关系才能构建起完善、动态化、持续性、高质量且科学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职能发生转变,区域经济环境产生全面调整,生产要素配置也具有多样性。综合来看,新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嬗变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中市场的主体性与决定性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发展动能便越强大。自我国民营企业开始兴起以来,市场开放程度显著提升,市场经济主体性质日益多元并在良性竞争中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经济主体为实现战略目标、获得竞争实力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技术、扩大产品销量、探寻适应时代变迁的发展道路,激活市场经济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完备充分的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信息不对称、内部不经济性等因素将导致市场失灵,此时需要地方政府借助法律、经济及制度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均衡配置公共资源[3]。
政府干预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必不可少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是对市场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但当前我国部分区域地方政府各个行政单元之间“各自为政”,对地级市的调控能力偏低,造成治理资源浪费、竞争过于激烈,加之当前我国部分区域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实现,“全能型政府”思想根深蒂固,部分领域依然以地方政府为单一公共服务提供者,仅能掌握小部分社会资源,难以满足多样化、多维度需求,不利于盘活区域经济市场、科学发挥干预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单元为依托,如城市、乡镇、村组等,经济发展资源由上至下分配,经济发展空间上存在行政划分色彩浓重、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达成共识的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建设成功经验的推广及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层出不穷,各区域逐渐意识到传统区域空间划分形式的局限性与滞后性,积极探索以中心辐射周边的区域空间布局形式,旨在通过区域空间变革为区位资源要素的流通、共享及共创提供保障。但从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区域中心“摇摆不定”、都市整体结构尚未形成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化发展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为提升城市承载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与居住需求,城市势必会向外扩张、开辟新的产业与生活空间,在此过程中区域划分会发生多次变迁,地理中心位置也会随之改变,部分地区政府未能对区域中心进行统筹规划与系统性安排,在区划多次变革中区域中心“摇摆不定”,并且逐渐偏离了区域的文化、交通、经济繁荣中心,造成区域中心归属感较低、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域中心将区域内的各个地域单元连接为有机整体,以中心辐射周边,以周边协同发展,由此可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当前我国部分区域尚未形成高效、清晰的都市整体结构,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分散、地域单元之间不连续且绿化廊道越来越狭窄,地域单元之间没有形成共识及区域整体意向,并且背离绿色经济发展初衷[4]。
我国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依靠本土、依靠资源能源、依靠资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更为注重外生动力的提升,即在夯实内部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探寻全球化、融合化发展道路,现乘借“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政策东风,并成功跻身世界产业价值链的区域特色产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保持了高水平经济效益,而且成为我国出口经济增长动力。由此可见,新时代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内生型转变为外生型。但从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外生动力难形成的现实困境。其一,未能形成创新型产业聚集体系,产业经济发展式微,表现出产业经济增速放缓、相对优势减弱、产业附加值较低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型升级不彻底,科技创新力不足且科技孵化项目远低于发达区域,再加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关联性较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导致区域产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在区域之间竞争力薄弱、无法吸引资本入驻。其二,对本土资源、资本的依赖性过强,外生动力不足,参与到全球贸易中的产业十分匮乏,当内部资源供应缺乏时便会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全球性经济调整与内外部一体化趋势。
基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嬗变历程、新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现实困境的分析,建议从环境、空间及治理三个方面出发探寻适应时代变迁、契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区域地方政府治理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营商环境及市场活力,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5]。为此,地方政府需深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集中精力解决现行经济体制问题、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培育多元化经济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发挥市场主导及决定作用,在市场规律的驱动下逐步形成市场主体相互制衡、公平竞争、协调融合的区域经济主体体系。与此同时,区域政府需顾全大局、立足实际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统筹规划及细致安排,结合国家经济战略谋划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愿景,以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引领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模式,通过激励政策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创新创业浪潮之中,以群众强大的智慧、潜能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克服与弥补政府失灵所诱发的弊端及风险。将广大群众转化为经济发展中坚力量,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深入群众推进市场化改革、彰显区域经济特色、均衡经济资源配置,从而切实发挥政府治理与市场主导的“双轮驱动”效应。
为突破我国部分区域现行经济发展模式下行政划分色彩浓重且尚未形成整体发展共识的困境,建议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加快发展城市群带及都市圈经济,以此强化经济区域功能。首先,结合区域地理面积、交通及文化中心等规划区域中心城市。并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打破部门、地域界限,各个地域单元之间达成共识,秉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等基本原则实现“多规联动”,构建起中心与周边、地域单元之间产业、市场、交通、政策法规等经济发展模式规划协同并进的新机制;其次,以都市圈整体空间维度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各个地域单元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实力强,以此产生规模效应,切实提升区域发展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依托区域独特地理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等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加快发展高效绿色经济、共享经济及网络经济,将创新发展理念渗透至区域居民的血脉之中,使其积极创新、自觉投入到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贡献力量与智慧,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释放强大经济红利。
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基础,无论是地域单元的发展共识,还是区域经济转型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为此应加大文化宣传力度,以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消除不同经济主体、地域单元的经济分歧,形成群策群力、协同行动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同时,科技是经济发展驱动力,为此应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依托产学研结合扩大高新技术型人才队伍,并通过产业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等为人才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产业创新与人才潜能挖掘的相互作用切实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革,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适应新时代需求及新的经济体制机制。此外,以内生动力为基础增强外生动力,在内部构建起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的都市化经济模式,延伸产业链保证中心与周边、都市圈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协同并进。在实现内部产业聚集及实力提升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借助国家经济政策、扶持政策等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产业体系,以供应链及产业链为依托整合小、零、散经济资源、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发挥经济整体效应,以此将内部优势转化为外部能力,形成内外部有机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模式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过程,受区域空间布局、营商环境、政府治理效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地方政府尚未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有限精准干预、行政区划色彩浓厚且尚未形成整体发展共识、外生动力不足且尚未建立创新型产业聚集体系的现实困境。为此,区域地方政府需采取多元治理手段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构建城市群带与都市圈经济,以中心带动周边、地域单元协同并进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夯实内部经济发展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由此形成政府有限精准治理、中心与地域单元相辅相成、内部与外部有机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