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增快,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健康水平,尽快地实现医保标准化,DRG支付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此也促进了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和进步。DRG支付方法虽然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需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DRG支付方式的在医院医保管理时期的使用,分析了DRG支付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和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阶段人们对于DRG的规则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虽然明确分组的措施,但是由于CMI的规则不够透明,但是大多数的医院不明确CMI计算方法,这样也会产生绩效问题,并且DRG医保支付标准相对随意,一般情况下,DRG需要按照医保资金的实际情况来完成调剂,不过虽然CMI持续变化,并且存在较多的影响影响因素,医院在处理DRG的时候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样会给医院的绩效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医院在设置支付标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医院的经营情况、地点、医院等级、医生人工成本、药品消耗品等因素,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调整。因此,DRG支付方式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加强成本控制,使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随着 DRG 的发展,医院管理者应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准确把握医疗产品的特点,提高医疗产品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医院的成本。目前,成本核算已不再是核算的目的,而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通过调整DRG支付标准,医疗资源可以更好地进配置,实现有效的利用,使医院能够按照等级进行分级诊疗。例如,按照医疗保险的支付标准,一个普通住院病人需要支付五千元的医疗费用。如果是一家级别较高的大型医院,其医疗设备、住院费用、人工等费用总额可能高于5000元。在这个时候,一家大医院可以把病人转移到下级医院,然后在紧急情况下派自己的医生去下级医院出诊。这样,大型医院的病人就可以分流,减轻医院的压力。此外,医疗系统可以自然形成分层诊疗,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增长,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按服务付费方式中,医疗保险与医院相对立,各地区医疗成本的巨大差异将增加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此外,DRG还制定了每个组别的详细支付标准。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医院必然会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使医院和医疗保险的需求达到同一水平。因此,DRG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医院与医疗保险的合作。
一般来说,医院的成本主要由药品、检查费用以及卫生用品构成,对此,医院可以借助DRG构建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科室预算成本,最有效地控制成本策略就是在事件发生以前,依据不同科室的病种组成以及成本情况制定标准,让药物使用更有规划;第二,加强重点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重点项目医院可以结合全市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找出自身不足,然后合理制定各个病组的药物、材料使用,实现成本控制;第三,异常费用追溯分析,按期组织临床路径分析工作,关注高、低倍率的病例,以便达成资源的合理分配,用能够量化的管理办法制定下一次的预算标准。
医院绩效的积分管理主要有工作量、项目风险、项目难度以及病种等几种类型的积分,为了进一步推动医院绩效,可以采用多种积分驱动激励模式。再依据积分卡来构建对应的KPI绩效考核体系,这样将工作与质量管理相互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服务满意度,在积分设计上,不应当将其与收入直接挂钩,避免出现政策风险,将其与医保紧密衔接,有效改革DRG医保支付制度。
医院要均衡稳定发展,需要将平衡计分卡作为重要的绩效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并且有针对性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此外,还要依据分类系统,将住院的病例进行归类,分类原则有:第一,病情严重程度、病种以及诊疗手段;第二,病患医疗保险的种类,按照医保种类将病患的疾病类型分组付款。这种付款模式的转变能够一定程度上转移医疗疾病花费控制主体,医院或者医生所得的利润空间只能够通过比固定价格低的方式获得。
如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速度持续增快,DRG支付方式属于主要的发展趋势,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想防止产生医保资金问题,就需要持续的提升管理,防止医院产生医保资金流失的情况。对于医院而言,需要适应DRG医保支付改革,改善内部的绩效管理措施,促进内涵式的发展,如此在医疗市场中才可以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