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环境、困境与路径

2021-01-16 19:45石竹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工作

石竹林,张 斌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化而出现、发展和壮大。非公企业作为“两新组织”的代表,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进民生福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 700万家、个体工商户6 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亿元,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2](P14)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效。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已经有185.5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量的67.9%。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有效手段。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具备了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非公企业党建路径,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实质性作用,使之成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开展的重要环境

当前非公党建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新挑战并抓住可以促进其发展的新机遇,这就要求对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充分认识新时代发展趋势,分析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是进一步推动非公党建理论创新、增强非公企业党建时效性的重要一步。

(一)全面从严治党对非公企业党建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展现,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性,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也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坚持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对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布置了具体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增强了党建的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党目前面临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但是中国共产党自建立到发展至今,其特点之一就是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保持前进的状态。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P126)中国共产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其优越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遇到问题就勇敢地解决问题和自我革命。

非公企业党建作为党建的新领域,同时也是党建的薄弱领域和党建工作需要革新的领域。非公企业党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党的建设的“大要求”和党的自我革新的要求,折射到基层党建领域也是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小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政治大环境下,非公企业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利机遇,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发挥好党组织在新经济形态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非公企业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跟新时代的政治诉求创新和优化非公企业党建发展机制,有效发挥对员工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将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也会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积累源源不断的动能。

(二)经济发展新态势将成为非公企业党建发展新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面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以及新时代的个人提出了新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逻辑的推演对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不过,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不可小觑,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面临着创新驱动。一些规模较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较为落后的非公企业生存周期与发展前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相对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来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本来就较为薄弱,再加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一些非公企业把更多目光与精力投注于如何长久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展党建工作的主动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纾难解围、促进生产的责任[4]。如果此时非公企业能够转变发展策略,自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借助经济改革动力,以党建为突破口打通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为非公企业谋求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渠道,打造与自然、市场、社会治理、国家发展和谐共生的价值链条,将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非公企业党建指明价值归属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171)在一定意义上,新时代人的本质就是新时代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对当前我国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6]。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在经济工作中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非公企业作为新时代重要的实践主体,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标识贯彻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党建活动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属。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转变发展导向,紧扣人民的实际需求,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到位的服务,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活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党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视域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仍旧要依靠人民,党建工作的价值归属也要转向以满足人民的切实利益为基础。非公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党建的核心价值追求,深入党内民主建设,激发企业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一方面促进党员干部自身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将企业员工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将实现企业与员工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

二、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非公企业党建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党组织嵌入困难、主体能动性不足、党建活动开展艰难等问题,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必须以此为突破口,深刻剖析非公企业党建陷入困境的现实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非公企业党建优化发展构建有效路径。

(一)嵌入困境:党组织定位和功能边缘化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逐渐解决了“有形覆盖”的问题,但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是“质量覆盖”,如何有效嵌入非公企业治理结构成为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一大困境。在有效覆盖过程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旧存在党组织建设落后、党组织定位和功能边缘化等问题。《党章》第32条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7](P27)虽然《党章》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定位与功能已经给出了明确规定,但对于非公企业来说,缺乏一定的专业指导和队伍支撑,党建工作无法严格遵循《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开展。

从嵌入源头来看,一些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缺乏重视,将其定性为一般群众性组织,缺乏与非公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文件对非公企业党建进行政治引领,忽视了其政治引领的重要性。同时党建工作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活动,真正落实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和活动场所。上级党组织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资源投入过少也会导致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建设落后。许多非公企业从个体经济起步发家,企业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经济效益低下,其党建工作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活动场所,无法拿出足够的经费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这便导致企业的党建工作规模不断缩减,难以实现“有效覆盖”。

从嵌入过程来看,非公企业的产权结构决定其企业治理结构是以企业主为核心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党组织是国家政策意义上外部嵌入的组织,二者在企业中不存在直接领导与被领导、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党组织无法直接干涉企业经营发展的决策和管理,只能间接参与提议。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二元并存的结构体系。党组织的权责往往并不明确,企业主和党务工作者并不清楚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定位,无形中将党组织视为“政治摆设”,使得党组织并没有发挥其实质作用,不能有效引导和管理党员,无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带动和影响其他企业职工,从而导致党组织群众基础薄弱。

从嵌入效果来看,非公企业不具备国有企业结构性的组织优势,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管理关系也比较混乱。对于非公党建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文件较多,但企业党建缺少整体性规划,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虽然拥有工作框架,但实质上其党建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系统化的工程,任何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缺位都会使其无法有效开展。目前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其他企业和党政机关等社会主体之间都呈现着互不相关的分散状态,并没有产生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无法产生共建互推的强大党建合力,从而导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运行体系仍呈现出松散化和碎片化状态。

(二)动力困境:党建工作内生动力不足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要围绕企业中相关人员展开,人的主观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党建工作能否实现“有效覆盖”。从非公企业内部开展党建工作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来看,主要有企业主、党务工作者还有党员三大主体。这三大主体任何一方对“抓党建、促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建工作开展持反对或者中立的态度,都会成为党建创新发展的阻力。

一是企业主存在应然认知和实然观念不平衡的情况,导致非公企业党建认知结构性失衡。部分非公企业主和管理层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过于追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是将党建工作当成装潢门面的花瓶,认为开展党建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不仅不会推动企业发展,还会对企业正常行政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最后给企业发展拖后腿,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持有“重生产,轻党建”的消极态度。

二是党务工作者无法积极投入党建工作。一方面是党务工作者存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缺位。政治上无法获得上级党组织的全身心支持,经济上又受到非公企业主的限制,个人事业晋升路径越来越模糊化,投入非公企业党建将损耗自身利益,索性放弃。另一方面党组织负责人多数都身兼数职,并不是专业的党建工作者,未曾接受专业的党务培训,既缺乏党建理论知识,又缺乏党建工作开展经验,对于党建工作开展不主动也不自信,没有过硬的本领以组织和开展符合时代要求、企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特色党建活动。

三是非公企业党员自我认知不清。一方面由于企业并不支持和认同开展党建工作,党员的身份并未得到该有的尊重,党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非公企业党建的推动者,仅仅将自己与非公企业的关系看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利益关系,认为党员的身份对其工作的帮助和提升不大,并不愿意亮明身份,导致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的产生,使得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成为一大难题。另一方面非公企业员工队伍整体上受教育水平较低,党员意识淡薄,员工中的党员数量也相对较少,并且整体流动性较强,组织归属感也比较薄弱。他们多数对于企业党建工作没有诉求,对党组织的作用也缺乏了解,对于参与企业党建活动兴趣不足。

三、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建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基层党建的领域。”[8]针对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诸多困境,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对非公企业党建提出的新要求,非公企业党建要顺应时代发展,拓宽和创新其工作形式和内容,将党的建设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融合成有机整体。

(一)构建党建与社建融合的大党建覆盖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9]非公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党建与社建融合为切入口构建大党建格局,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交流,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落实“有效覆盖”。

首先,上级党组织应该对各类非公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完善进行分类指导,在充分衡量非公企业党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其政策优势与权力优势介入非公企业党组织,采取相应的制度安排强力引导企业主按照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构建党建方向和目标,为党组织建设发展提供外部权力支持。

其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非公企业发展实际,依据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层级,通过建立起相应的上级党组织监督考核机制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层层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要与企业内部自评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评估优势,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有效的党建工作评估机制。

最后,非公企业要着力创新大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不断突破行业壁垒,探索以非公企业网格为基础的共建共享党建社建共融格局。通过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等形式,整合党群工作资源,合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与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联系,共同合作打造党史文化馆、企业党建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企业荣誉墙。创建示范基地,采取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学生提供党建案例、红色培训和拓展活动,形成活动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育、效益共创的党建社建合力,提升自身发展的社会影响力。

(二)提高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非公企业党建的主要权力主体是企业主,企业主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是党建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只有企业主为党务工作者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支持,才能够推动党务工作者一心一意地开展党建工作。

为此应着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非公企业家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对党建工作开展走向优秀的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在社会中大力宣传优秀非公企业家精神,为优秀非公企业家提供更多的入党机会,推动他们成为党员群体的一分子,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广大企业家的头脑中,推动非公企业家积极主动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从党务工作者综合素养来看,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培训强度,为党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党建活动。同时党组织还要提高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可以将优秀的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推选到公有制企业中挂职,从公有制企业中选拔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到非公企业中指导党建工作的开展,通过双向挂职增强非公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双向流动性,在提高党务工作者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其职业发展渠道,激发其职业热情和工作动力。

(三)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无论是在非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还是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党员职工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天然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非公企业党建和党员职工具有天然的信誉优势,能够在非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信誉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首先,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组织企业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非公企业党建专题培训班,围绕“政策解读、宣传党的理论,叙事传文、传承红色基因,分享经验、提升质量效益”主题组织专题学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其次,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应树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挂牌上岗”活动,定期开展党员评优和推举活动,评选一批党员技术能手、党员服务明星和党员示范部门等,不断引导党员争创先进,攻坚克难。可以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比武”“金点子比武”“客户关爱比武”“短视频比武”“技术比武”等“看得见、摸得着、接地气、起作用”的竞赛活动,激励党员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最后,党组织需要督促非公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领党员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反哺”社会,进而促进企业增强社会认同和竞争力。比如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和特长优势设立“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组织“上党课”“听党史”“展历程”“讲理想”等教育活动,为青少年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阵地。可以创立公益平台,参与“百企帮百村”“百团助百村”等精准扶贫项目,携手爱心企业帮助贫困儿童实现微心愿、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性的正向舆论引导。

(四)将党建嵌入非公企业治理结构

非公企业党组织不能直接领导和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将党建工作嵌入非公企业治理结构是实现党建工作覆盖的有效途径。

首先,党组织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其组织引领作用,把企业打造成不断培养人才的“学校”,树立党管人才的意识。在深入调研非公企业生产发展的人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党组织对人事管理的严格把关,提高人才选拔标准、加强人才培训教育,将人才优势有效转化为非公企业发展和竞争优势。同时要引导企业建立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将优秀党员培育成生产经营能手和技术创新带头人,将优秀的职工培育成党员,将优秀的管理干部纳入党建工作队伍,实现党建与企业管理人才双向交互、互相融合,以解决“两张皮,各管各”的问题。

其次,党组织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主动创建“党建品牌”联动工程,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创新带动企业模式、服务、文化、公益同步创新,推动非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有效地参与环境治理、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将政治职能有效转化为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

最后,要修订党建工程工作细则、考评细则、党建工作法。通过强有力的督促检查,以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同时设立“一把手”信箱,云端收集员工对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支部活动小型化、小型活动经常化”为标准,常态化展开党小组活动,对内关爱员工,优化内部管理和内部建设;对外理解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消费加速转型,文化软实力愈发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可以说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树立企业形象最持久、最重要的力量。通过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公企业加快转型速度、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渠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在非公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强化党的政治引领。

一是优化企业精神文化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建元素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优秀理论向企业党建实践的现实转化。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充分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在国家价值引领层面,不断强化企业的爱国担当、强国梦想;在企业价值引领层面,不断夯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在个人价值引领方面,不断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

二是组织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他们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出谋划策,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更加贴合企业实际以及党员、职工的精神追求,为党建活动的开展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三是在突出主营任务的同时,将文明创建与企业文化结合推进,形成多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职工和观念的点点滴滴。将全体员工纳入志愿者队伍,鼓励员工共同参与公益植树、文明交通、抗击暴雨灾害等社会志愿服务。

(六)依托大数据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传统党建党员教育管理渠道往往都是单向管理的工作模式,从而导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都相对较少。而互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的优点,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技术进入移动终端新阶段,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社交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10](P14)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在覆盖党建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以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大数据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

一是可以依托大数据构建互联网党建学习平台,不断拓宽党员学习渠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充分考虑非公企业党员的年龄阶段、性别结构、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制订适合他们工作特点的学习计划。党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完成网络平台发布的学习任务,有效改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任务发生冲突的问题。

二是可以通过党建APP搭建党员内部、党员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关注党员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为党员职工不断参与企业民主治理、捍卫自身利益提供公平的机会,从而提高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同时还要依托网络平台构建互帮互助模块,党组织要积极了解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从而提高党员和普通职工对企业党组织的认可度和向心力。

三是拓展阵地讲党史。党组织负责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传播优势,利用企业党建抖音账号拍摄、播放、宣传企业党建微视频。例如每天播放一期负责人讲党史的微视频,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组织微视频演讲比赛,生动阐释什么是党员的信仰,党员的信仰来自哪里,提高党员自身荣誉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组织党员走访慰问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开展“聆听老党员讲故事”的活动,以自媒体为载体传递党的声音、传播红色文化。

四、结 语

非公有制企业是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充分发挥党在非公经济工作中统筹全局、价值导向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路径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和修正。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选工作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