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姿 潘 华 王姗姗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金源文化不仅是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源文化为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生产力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金源文化既是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哈尔滨旅游资源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旅游资源。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的金源文化考古发掘,发现了众多的珍贵文物,金史研究与金源文化也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各方学者对金源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与此相关的金源文化旅游产品、线路、景点逐渐被开发出来。形成了金源文化旅游圈。围绕这一中心,也展开了金源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金源文化是我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与别具一格的渔猎游牧民族风格。阿城地区出土了许多历史文物,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阿城发展了金源文化旅游。以金源文化为核心的相关旅游资源逐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规划与开发,虽然金源文化旅游发展前期势头迅猛,但近10年金源文化旅游的热度却衰退了。金源文化作为符号性商品具有历史性、独特性、丰富性等特征,在生产过程中被不断创新与完善,同时,也加强了金源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部门协同。金源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关于文化消费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路径。金源文化作为历史文化遗存,依托悠久的历史创作出的文化消费产品,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金源文化旅游资源也正好符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义,是能够支撑起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经济模式。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太祖陵、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作为金源文化核心旅游区,三者的地理位置非常近,呈三角形状分布。从金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方面而言,三者也是非常突出的,表现了金源地区发达的社会和繁荣的文化。另外,金源文化旅游区还有很多金源文化其他景点,如亚沟摩崖石刻、松峰山道教遗址、宝胜寺遗址、金城仿古一条街、小岭金代冶铁遗址、半拉城子遗址、金代齐王完颜晏墓、海古寨、金代祭天天坛、金代地坛遗址等。
亚沟摩崖石刻,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镇以东五公里石壁之上。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为金代早期的石刻作品。石壁上刻画有两幅,一幅为金代身材高大、威武雄健的男子武士画像;另一幅为女真人面容丰满、雍容华贵的贵族女子画像。亚沟摩崖石刻作为金代唯一一处石刻画像,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为亚沟摩崖石刻与其他旅游资源距离较长,并且附近仅有一处石刻画,仅做了保护,并未进行旅游开发。
金源文化旅游区域内还有两处遗址,分别是松峰山金代道教遗址和宝胜寺遗址。这两处宗教遗址在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松峰山金代道教遗址是金源文化中道教发展的重要线索和证据,留存有岩洞级文字石碑,为研究该地区的道教文化提供依据。宝胜寺遗址位于金上京西北部,是金源文化区域内影响力最大的寺庙,出土过一件佛骨舍利与一座石碑,为金源地区宗教活动研究学者提供了研究范本。
除了遗址遗迹之外,还有一处是根据金源文化而修建的仿古街区。金城仿古一条街是现代仿古建筑,阿城重点建设的金源文化旅游景点,在省内也算很有规模,建筑风格模仿金代建筑。金城仿古一条街位于阿城市中心繁华地带,也入住了各色商服。金城仿古一条街的创建,相比于其他观赏类的金源文化旅游景点,提高了整个金源文化旅游的参与性,游客可以在仿金代建筑群中“身临其境”体验金源文化。
金源文化旅游拥有特别的优势,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上述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认定金源文化旅游资源适合于考古、学习、观赏等需求的人群。针对潜在人群偏好适当调整旅游开发方向,可以提高金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金源文化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金源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金源文化旅游景观发展的前中期速度非常快,金源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跟随金源文化旅游景观的发展时刻改变。金源文化旅游中各个部分开发规划的程度参差不齐,其中开发程度较为完善的景点数量少,开发程度相对初级的景点数量多。
金源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不仅是最早开发的,而且也是开发最完善的,于1961年建立,距今已有59年的历史,在几十年时间里经过四次翻新迁址改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相继获得了许多殊荣。因为金源文化在国内外的大众领域知名度较低,所以这种情况就决定了金源文化旅游的客源的组成主要为相关历史教学教育机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阿城居民及关切本民族历史的各地女真族后裔满族人。目前,金上京博物馆已对游客免费开放,经知情人士透露,哈尔滨某职业院校与博物馆的合作中,师生来此参观时,由于经费受限,博物馆不得不关掉电闸。从上述消息可以了解到距上次博物馆修缮已有15年之久,并且博物馆的经费短缺,甚至连正常的运作都出现了问题。
相比于金上京博物馆,在开发程度上其次为金太祖陵、松峰山道教遗址、宝胜寺遗址、金城仿古一条街。1998年,阿城市政府修建了金太祖陵园。金太祖陵园的客源组成和园区现状与金上京博物馆类似,但由于自身的旅游设施单一,所以,在客流上不如后者。虽然均为历史遗迹,但和金太祖陵不同,松峰山道教遗址和宝胜寺遗址为宗教遗址,并且二者都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松峰山道教遗址重建的建筑是海云观,为道教活动场所,此后又成立了道教协会;宝胜寺在遗址旁边的新址重建。两处宗教场所在客源组成上比较广泛,由于自身的特殊宗教属性,自身收入不会出现以上景点资金短缺现象。金城仿古一条街,是现代仿古建筑,与历史遗存景点的情况不同。金城仿古一条街的建筑模仿金代建筑风格设计而成,于1994年建成,自身涵盖旅游、餐饮、商服、文化等多个方面。现在已经入住了各色商服,是阿城的重要旅游消费场所。现在的金城仿古一条街本质上是现代商业场所,仅在建筑风格上有所区别,因而在客源方面是最为广泛的。目前,金城仿古一条街已有20多年之久,面临的现状不仅是建筑的老化,而且在商服上并没有坚持金源文化风格,而与其他地方的商服无异。
其他的金源文化旅游景观开发程度较为初级,甚至没做开发仅做了保护,如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小岭金代冶铁遗址、半拉城子遗址等。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至今未被开发;亚沟摩崖石刻只做了保护措施;金代齐王完颜晏墓由于考古发掘后遗址未做保护被损坏。以上景点的开发程度都很低、景点分散、旅游价值低、旅游设施单一,导致其客源范围较为狭小,基本为历史学者及少数对金源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金源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金源文化旅游景点相互促进发展,金源文化节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和金源地区旅游景点的客流量。从2000年阿城首次举办金源文化节,截至2008年已举办5届,这是阿城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打造的精品旅游产品。令人遗憾的是金源文化节在第五届之后就再未举办过。
金源文化旅游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发展趋势,在2000年前后,金源文化旅游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旅游景点与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也稳步发展,但自金源文化节的停办,金源文化旅游便走上了下坡路,金源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也都停滞不前。
金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已有许多年的尝试,也曾举办过金源文化节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观光。但现在金源文化的旅游产品比较匮乏,很难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创新是跟随现代人的审美诉求,利用现代工艺,推陈出新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金源文化旅游吸引热度与保持热度的关键是金源文化旅游能融合旅游产业的创意、思路、形式等发展趋势。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1]。面对富有历史底蕴的金源文化资源,创造出相应的文化产品并非难事。但单一的文化产品难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深入挖掘金源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开发出较为完整的文化产品周边尤为重要。
首先,文化宣传是游客了解某种旅游文化的途径,相比于游客未知的旅游文化,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旅游文化,所以,文化宣传是沟通游客与旅游之间的桥梁。为了能在金源文化宣传中普及人群范围更广,金源文化旅游应打造一个综合性文化IP,这种综合性文化IP可以体现在影视作品、小说、自媒体、甚至游戏行业。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以古代历史为题材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但涉及金源文化历史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却属于空白,可以说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例如,满江红中“八百里路云和月”就是徽钦二宗被俘一路艰辛步行至金上京的过程。虽然宋徽宗被囚禁,但在这之中依旧创造了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影响了中国书法、绘画等艺术表现手法。如此好的文化素材却没有被发掘,开发为故事剧本,做成影视作品。因此,关于这类金源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需要着力开发。
在文化宣传窗口中,金源文化旅游景区也有自媒体平台,但发展地还比较落后,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金源文化或金代历史进行创作成故事性、科普性、趣味性等短文或小视频。除了宣传窗口之外,还要跟进年轻人的文化需求,现在年轻人喜欢动漫、游戏,完全可以把金源文化周边的历史素材进行整理,打造以金源文化为核心的漫画、动漫,甚至把金源文化的服饰造型,融入到流行的游戏当中。从金源文化的整体上进行综合创新,以此来横向地吸引覆盖更为宽泛的人群,从年轻人到成年人、甚至喜欢历史的老年人,为金源文化综合性文化IP造势。
其次,金源文化旅游也需要一些高科技观赏体验的创新。当游客因为相关文化的宣传而喜欢,并通过旅游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解该文化时,该文化旅游过程中的体验至关重要。旅游景区内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旅游体验的保证,故开发出多样的金源文化产品,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金朝时期,金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以完颜阿骨打为首的金朝九帝,名将完颜娄室、完颜宗弼、完颜陈和尚等;文臣元好问、赵秉文等,可以在金源文化旅游区里建立金源文化人物蜡像馆,让当地人民与外来游客一睹金朝古人风采。
金朝从立国到灭亡,经历大大小小对辽、对宋、对蒙的无数次战役,其中一些著名战役被后期军事研究员、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将这些战役的经过、双方兵力对比制作成VR影像或沙盘操演视频,供游客欣赏,也可将素材提供给大中小院校辅助金代历史教学。金上京会宁府虽繁荣一时,但现在已是断壁残垣,后人难以想象当时的壮阔,复建难度、成本又难以承受,不如在旅游区里通过3D建模投影展示,在后人面前重现上京会宁府的荣光。女真族素以能征善战精于骑射闻名于历史,其中离不开装备的精良,可以举办金代甲胄骑射文化交流会,复原金代甲胄和兵器,让身着甲胄的专业人士在金源文化旅游区内进行骑射表演。利用VR、全息投影等高科级的加盟打造金源文化旅游沉浸式的体验,对金源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一个升级改造,融入一些可以互动的体验项目,为已经显得陈旧的旅游景区再次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金源文化旅游购物商品的升级和创新。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游客自然会选购旅游区内的商品留做纪念或赠送给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传播了该地区的文化,那么金源文化旅游中的旅游商品开发也不能忽视。在金源文化中,“金朝女真族人酷爱猛禽海东青,能搏击天鹅、大雁,天鹅虽飞翔于高空,非弓箭和一般鹰隼所能及,非海东青不能捕捉”[2]。利用现在技术制作成外形酷似海东青的手工艺品。在白山黑水间生存的女真游牧民族,物质上相对于中原农耕民族较为匮乏,将到手的物品简单做成用品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将打猎获得的野兽毛皮制作成衣帽或皮包,所以,可以采用现代工艺制作成仿兽皮的此类用品,供游客购买。女真族人酷爱铜镜,金源地区的遗址发掘也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铜镜,可将铜镜制作成小型梳妆镜。金朝建立后,金源地区的文化水平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可以将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装裱成工艺品。
金源文化产品与金源旅游之间是相互促进的,金源文化产品可以广泛宣传金源旅游文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同样,金源文化旅游也可以促进金源文化产品的改进与推销。笔者认为,目前金源文化旅游可行的创新路径主要就是从打造综合性文化IP、靠高科技的融合提升观览体验及旅游购物体验的创新来体现的。
“旅游线路是指为了使旅游者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观赏效果,由旅游经营部门利用交通线串联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镇)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合理走向”[3]。现在旅游文化越来越发达,所有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事物都需要紧跟旅游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旅游线路也不例外。以往金源文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多以让游客感受金源文化为主,所以,沿途设置的旅游景点主要是金源文化遗存的相关旅游景点。相比之下,金源文化旅游线路的创新路径应探索将金源文化与大众普遍文化消费需求相结合的途径。
首先,金源文化旅游采摘自驾游市场的潜力巨大,因此,可尝试以采摘、自驾游为主的创新路径。从旅游资源来看:金源文化旅游区风景秀丽,不仅拥有众多遗存古迹,而且围绕在金源文化旅游区周边还有各类不同旅游资源的景点;市区附近的一些乡村设有采摘园、农家乐,甚至森工平山鹿场建有星级特色度假区;金源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各个旅游景区之间距离相对较远。从旅游客源来看:虽然当前金源文化知名度不高导致慕名而来的游客稀少,但采摘、自驾游的热度却不低,旅游客源量巨大。这些客观条件为金源文化与采摘、自驾游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在实际的旅游体验过程中,游客可以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开启一段金源文化采摘、自驾游之旅。如第一天周六早晨驱车出发,参观金上京博物馆、金太祖陵、会宁府遗址;下午开车到号称“中国北方奈良”的平山鹿场或玉泉狩猎场体验喂鹿或狩猎,两处都设有酒店和各项服务设施,晚上参加篝火晚会品尝鹿肉;第二天上午驱车至松峰山道教遗址海云观领略北方的道教场所,下午返回经过郊区的采摘园和农家乐,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的水果和蔬菜。因此,金源文化采摘、自驾游线路的创新路径在于将金源文化融入到大众生活中,使其逐渐变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金源文化旅游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文化古迹、宗教文化、石刻艺术、铜镜文化等,也可以从文化历史研学游尝试创新路径。对历史研究和教学而言,可以实现在实地的历史文化体验,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客源人群主要针对大、中、小院校,亲子家庭及对金源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另外,很多地区的学校也都开展了研学旅游线路,但对金源文化旅游来说,研学旅游开发得还比较初级,停留在学校与金上京博物馆之间的合作,禁锢了金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以,金源文化研学游的创新路径应基于金源文化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提出来的“劳动教育”指示,利用金源地区旅游资源,将金源文化历史遗迹、金源地区风景、金源地区乡村体验、双城影视基地整合到一起,其中包含了历史科普、自然观赏、体验考察、文化康乐等多元素的研学体验,使此研学体验的人们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体验下产生火花。
上述二者的本质都是以金源文化为核心,加入了更多的旅游主题,以此拓宽金源文化的边界。金源文化旅游线路的创新路径,不仅需要时刻跟着人们的喜好变化而变化,而且也要加强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其他旅游资源的联合,保持旅游线路中旅游景点种类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说,以金源文化旅游圈为中心,协同周边旅游景点:鹿场、采摘园、农家乐、森林、狩猎场,宗教场所、影视基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使游客在金源文化旅游过程中,既获得了放松身心的优质体验,又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金源文化的内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4]。金源地区文化历史悠久,从古代就在这片地区生活的各民族拥有与众不同、种类繁多的风俗习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金源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也被该地区的民族传承下来,丰富多彩的金源地区民俗特色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金源地区民俗文化是包含在东北民俗文化的子集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印象上停留在以冬季为主、冰雪文化上,但实际上金源地区民俗文化的亮点不仅局限于冰雪文化,还有更多值得发掘创新的地方。
首先,在居住方面,火炕式平房民居已经是东北乡村农家乐民居的普遍标准。在民居的创新,以此为基础上继续拓展,加入更多的东北民俗特色民居,如鄂温克使鹿族人的半地穴式民居、桦树皮做成的木屋等,都可以成为金源文化民宿或特色酒店的创新路径。
其次,在美食方面,还可打造具有金源文化特色创新路径。“民以食为天”,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金源文化的吸引力有积极作用。运用现代技术,融合健康养生的生活理念,利用媒体重点包装,将金源文化美食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如采用有机作物作为美食的原材料,避免农药等有害物的保留;杀猪菜所用到的酸菜以往都是自家腌制的酸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对人体有害,采用《舌尖上中国》中黑龙江大学研发的乳酸菌酸菜既保证美味又兼顾健康;东北烧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名气,金源地区也有烤肉的传统,之前火爆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中介绍了一家位于哈尔滨的烧烤店,可以与这种金源地区有热度的美食店合作,金源文化可以为烧烤赋予历史内涵,也可利用烧烤的热度给自身提供曝光度。更进一步模拟乡村生活,为民居院内配置家禽、家畜及果蔬园,让游客充分体验金源地区特色乡村美食,使来此体验的游客在已有的印象基础上获得一个全新的旅游体验。
最后,在娱乐方面,根据金源文化文献上记载的金源文化民俗活动,并对此加工创新。金源地区的民族精于骑射、狩猎、驯鹿,因此,发展马场、鹿场或各种相关旅游服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骑马或赛马服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引进矮种马供游客骑乘,降低骑马的危险性。金源文化旅游发展,没能重视金源地区代表性民族女真族勇猛善战的属性,开设比武厅引进现代专业武打专业运动员身着金代铠甲按照传统比武展示或指导游客体验,这里的创新既要保证趣味性又要考虑安全性。金源地区人民能歌善舞,可以创办金源歌舞厅,结合现代舞蹈并将女真萨满乐舞融入其中,开创新的民族风格舞种。萨满教起源于东北亚地区人民的原始信仰,很多施法仪式中的动作服装歌声都非常奇特,极具观赏性。在这些萨满教的行为上,可以看到古时候人类与自然之间共生的和谐关系,人类敬畏自然,自然回馈人类。将萨满乐舞创新性融入到金源地区民俗文化之中,会丰富金源文化的内涵,让游客的金源文化旅行能够得到深刻的思考与收获。
上述金源地区民俗文化的民居、美食、娱乐为主的创新路径,都是围绕着数百年沉淀下来生活在金源地区的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的民俗文化为中心,将该地区民俗特色与现代人们的旅游追求及生活方式结合,推陈出新地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尝试的价值。这样的金源地区民俗文化创新路径的探索,沟通了游客对金源文化的理解,也让主要以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的金源文化在大众生活领域里依旧充满生机。
金源文化是以女真族人为主创造出的充满东北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已有800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金源文化的研究逐步展开,到20世纪末关于金源文化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现硕果累累,成果斐然。无论是金源文化的历史底蕴,还是众多历史文物与遗迹,都为阿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且金源文化作为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自身特性都证明了金源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
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像金源文化这种具有丰富积淀的历史文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要从旅游业的角度对金源文化予以重视,并通过金源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更好地传承与发扬金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