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刚竹毒蛾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2021-01-16 15:02郭庆武通山县林业局徐礼军赵回燕通山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环球市场 2021年9期
关键词:毒蛾雌虫高峰

郭庆武 通山县林业局 徐礼军 赵回燕 通山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通山是一个山区大县,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在我县是一个深受林农喜爱的树种,因为毛竹成林后,只需要割灌除草,即可每年生产一定量的竹笋和竹材回报林农。一直以来,通山毛竹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情况极为少见。2015年,因春季雨水偏多,导致我县刚竹毒蛾大面积爆发,累计危害竹林面积达7万余亩。灾情发生后,县森防站及时反应,部署各种防治措施,到2015年9月底,基本控制了刚竹毒蛾灾情。现将通山县刚竹毒蛾发生发展情况及具体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一、形态特征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为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昆虫,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为害毛竹、慈竹(Dendrocalamus patellaris)、龙竹(D.gigantues)、绵竹(Bambua intermedia)、苦竹(Indosasa amara)等竹林,是竹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其为害方式主要是幼虫取食竹叶,大发生时将竹叶食尽,使竹节内积水,致被害竹林成片枯死。[1]

成虫 体长10-14mm,翅展26-35mm。体黄色,雌虫体色略浅。复眼黑色。触角栉齿状,触角干淡黄色,栉齿灰黑色,雌虫栉齿短而稀。雄虫前翅淡黄至棕黄色,雌虫前翅浅黄色,翅后缘中央有一橙红色斑,后翅色浅。

卵 鼓形,高0.8mm。浅黄色,顶部稍平,中间略凹,顶缘有1浅褐不均匀环纹。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25mm,浅灰黑色,被黑色和黄色长毛。前胸两侧中央具突出毛瘤,各生1束向前伸的灰黑色羽状毛,长约10mm;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中央各生1束红棕色刷状毛;第八腹节背面中央着生1束红棕的长毛,毛束内混有羽状毛。

蛹 体长9-14mm,黄棕或红棕色,体各节被黄白色毛,臀棘上有小钩30余根,共成1束。茧长椭圆形,长11-23mm,丝质薄,土黄色,茧上附有毒毛。[2]

二、发生发展及危害情况调查

(一)发生发展情况

通山县2015年刚竹毒蛾危害最初发现在2015年4月10日,有村民向林业部门报告说竹林内发现有毛毛虫,经县森防部门鉴定为刚竹毒蛾,但当时危害情况不重。至6月上旬,全县多个乡镇均发现大量刚竹毒蛾幼虫,县森防部门技术人员对刚竹毒蛾结茧、化蛹、羽化、卵、幼虫、成虫各时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计算结茧率、羽化率、产卵率、孵化率等数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6月23日室外第二代刚竹毒蛾结茧率达64%,从黄沙铺镇采集228颗茧回室内饲养观察;

6月25日室内刚竹毒蛾开始羽化,6月27日羽化成虫154只,其中雄蛾138只,雌蛾16只,雄雌比8.63:1,羽化率67.5%;

6月29日内室刚竹毒蛾产卵768粒,每只雌蛾平均产卵59粒,此为第三代刚竹毒蛾卵块;

7月2日从闯王镇采集384粒第三代刚竹毒蛾卵块进行室内培养观察;

7月11日室内卵块共孵化277只幼虫,孵化率72.13%;

7月17日通过室内、室外各方面观察确定第三代刚竹毒蛾孵化率达95%以上,幼虫已上竹危害,大多为2龄幼虫,少数为1龄、3龄幼虫。

(二)危害情况

在调查刚竹毒蛾发生发展情况的同时,根据通山县各乡镇林业站上报情况,县森防站对刚竹毒蛾各世代危害情况进行了实的调查,具体调查结果为:

第一代危害面积为1200亩,危害程度为轻度;

第二代危害面积41135亩,按危害程度分为:轻度14220亩,占危害面积的34.57%;中度13710亩,占危害面积的33.33%;重度13205亩,占危害面积的32.1%;

第三代危害面积17337亩,按危害程度分为:轻度5318亩,占危害面积的30.67%;中度5750亩,占危害面积的33.17%;重度6269亩,占危害面积的36.16%;

第四代危害面积12810亩,按危害程度分为:轻度4910亩,占危害面积的38.33%;中度4250亩,占危害面积的33.18%;重度3650亩,占危害面积28.49%;

按危害竹林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北片31673亩,其中轻度危害的10522亩,中度危害的10750亩,重度危害的10401亩;南片38459亩,其中轻度危害的13686亩,中度危害的12580亩,重度危害的12193亩。

三、防治措施

虫害大面积发生后,省、市、县三级森防部门共同协商制定了通山县刚竹毒蛾防治措施:(1)在大面积发生地段,使用林用烟剂熏杀的方法进行防治。(2)在面积较小交通方便地段,采用无人机喷洒药物的方法防治。(3)在部分面积较小,交通不便,且竹林周边植被环境较好的地方投放白僵菌等实行生物防治。(4)少数位于村庄周边,发生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的竹林地段,采用杀虫灯诱杀和人工捕杀的方法防治。

四、发生发展规律探究

(一)发生发展规律及世代发展情况

经通山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和室内孵化观察,2015年通山刚竹毒蛾的世代从越冬卵算起,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 11月上旬开始产下越冬卵,至11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产卵量为86粒;卵经孵化后于3月中旬开始出现幼虫,3月下旬达到高峰期,其中2-3龄幼虫的高峰期出现在4月下旬,虫口密度为25只/株;四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到5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蛹量为17.5个/株;蛹从五5月上旬开始蜕化为成虫,到5月中旬达到高峰,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6粒。

第二代 5月中旬开始产卵,至5月下旬达到高峰,平均产卵量为98粒;5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6月上旬达到高峰期,其中2-3龄幼虫的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虫口密度为890只/株;6月中旬,开始化蛹,到6月下旬达到高峰,平均蛹量为623个/株;成虫始见期为6月下旬,蛹开始蜕化为成虫,到7月上旬达到高峰,雌虫平均产卵量为98粒。

第三代 7月2日开始产卵,至7月15日达到高峰,平均产卵量为92粒;7月中旬开始出现幼虫,同期达到高峰期,其中2-3龄幼虫的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虫口密度为860只/株;8月上旬,开始化蛹,到8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蛹量为602个/株;8月中旬开始蜕化为成虫,到8月下旬达到高峰,雌虫平均产卵量为92粒。

第四代 8月下旬开始产卵,至9月上旬达到高峰,平均产卵量为92粒;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9月中旬达到高峰期,其中2-3龄幼虫的高峰期出现在9月中旬,虫口密度为340只/株;10月中旬,开始化蛹,到10月下旬达到高峰,平均蛹量为238个/株;11月上旬开始蜕化为成虫,到11月中旬达到高峰,雌虫平均产下越冬卵量为92粒。

(二)发生地段

通山县境内山地面积较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境内山系主要以幕阜山脉和大幕山脉为主,山脉走向多为东西向,楠竹林主要分布在幕阜山北麓、大幕山的东段。2015年刚竹毒蛾大面积发生,根据县森防部门调查,发现危害较重的主要是北坡和偏北坡,受害竹林内乔灌木及草本稀少,有些竹林甚至没有下木和草本,因为林农在竹林经营时将竹林内的乔木和下木、草本已全部清除干净。

(三)发生发展分析

2014年冬至2015年春,通山先后经历了多次雪雨天气,楠竹林风倒雪折现象较多,特别是阴坡地段,风倒雪折情况更为严重,造成林分健康状况下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

根据县林业森防部门调查的结果,通山县2015年刚竹毒蛾主要发生在幕阜山北麓和大幕山东部的东、北坡向的竹林内,而危害严重的竹林多为山地中上部、林农经营精细且风倒雪折竹子较多的林分。

据统计,在二、三世代刚竹毒蛾危害严重的竹林面积为19474亩,其中阴坡面积9592亩,占49.2%;半阴坡面积5897亩,占30.3%;阳坡和半阳坡面积3986亩,占20.5%。综上所述,楠竹林的经营情况、林下植被情况、林分健康状况、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气候因子等是决定刚竹毒蛾发生和危害程度的主导因素。

五、防治效果分析

(一)防治效果

通山县刚竹毒蛾防治工作从2015年6月19日起至8月23日结束,共防治受害面积6.7万亩,对危害程度中等以上及部分危害程度为轻度的竹林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刚竹毒蛾对我县毛竹林的危害。通过实地观测,刚竹毒蛾大面积发生区域,在晴好天气的黄昏时分,利用冷热空气上下对流的原理,使用林用烟剂进行熏杀防治效果最好,按0.34kg/667hm的用量,可达到根除的效果;在小面积竹林发生刚竹毒蛾时,使用阿维·苏云菌粉剂进行喷粉防治效果也不错,可达95%以上,用量为0.34kg/667hm2。杀虫灯可有效诱杀刚竹毒蛾成虫,减少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效果分析

(1)烟剂防治 效果好,费用低,范围广。在刚竹毒蛾大面积危害的竹林中,若天气许可,烟剂防治是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防治方法。其缺点是:林用烟剂毕竟是化学制剂,药物会有残留,对林内其他生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环境也有一点污染。

(2)无人机喷洒防治 效果也不错,但费用高,且适用范围有限,对大面积发生及地形复杂地段不大适用。

(3)生物防治 效果虽较化学防治差,但经济、环保,不受交通、地形等条件限制,且作用时间长,是理想的防治措施。其缺点是作用较慢,初期效果不太明显。

(4)物理防治 杀虫灯对诱杀成虫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受地形、地理位置制约;人工捕杀只限于小范围可行。

六、结语

根据通山县2015年刚竹毒蛾发生发展和防治情况,防治毛竹林刚竹毒蛾最好的方法是:(1)适量混交:在毛竹林内适当保留部分乔木林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种,可在风雪天气对毛竹林起到庇护和支撑的作用,可减少毛竹林受风雪危害的程度,提高林分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保证林分健康有较大的作用。(2)适当保留下木和草本 竹林经营过程中,适当保留部分下木和低矮草本,促进林分内部生物的多样性发展,使竹林内各种生物并存且相互抑制,形成林内小的生态环境平衡。

猜你喜欢
毒蛾雌虫高峰
松褐天牛繁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区系初探
石庆云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如何防治肾毒蛾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