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 安徽建工集团投资管理公司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是指能达到几倍于投资额的国民收入和社会总需求。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可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1月3日发布,其中,建议稿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3.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1.装配式建筑项目
2020年6月22日,安徽省召开《安徽装配式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讨会,会议强调:要借助规划编制,理清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找准发展瓶颈和对策建议,推动装配式建筑稳步健康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专用厂房对建筑构配件先行预制,待预制构件满足设计强度后转运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图纸设计按要求进行吊运拼装,安装完成后采用后浇方式进行浆锚、后浇混凝土,将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连接形成建筑成品。装配式建筑有效的规避了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缩短了工期;工厂化流水作业降低了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采用预制模式实现定型模板批量制作,各项工艺的一次成型,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材料耗损。其工艺优势完全优于传统建筑,是目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公路交通项目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加快打造交通强省,建设“高速公路上的安徽”要求深入实施高速公路“县县通”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县城通”工程,力争实现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到2021-2025年,实施新建项目约2760公里、改扩建项目约456公里。2025年,基本建成“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6800公里以上,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0公里。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提升、网络优化,基本实现合肥至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一级公路联通。到2025年,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力争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3%,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0%。
政策支持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设区市政府采用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政企合作的PPP模式等方式建设高速公路,发挥好市级交通投资公司平台作用。用活用好收费政策,积极吸引社会各界投资主体参与我省公路交通建设。
3.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随着国家政策收紧,地方债务紧逼下的平台公司纷纷寻求转型,通过片区综合开发构建可自我供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目前,大型央企国企、大型地产商是片区综合开发的主导力量,片区开发领域又出现了类似于PPP的ABO模式,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主要参与主体为央国企,ABO模式是指授权(Authorize)-建设(Build)-运营(Operate),就是地方政府通过授权相关企业作为项目业主单位,由其完成对政府项目提供全产业链整体服务。
在新型城市群发展背景下,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为产业新市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形态。片区综合开发的热点领域也可归纳为四方面:一是枢纽功能区,包括高铁新城、临空经济区、地铁综合体等;二是产业新城,包括科技新城、科技小镇、智造小镇等;三是文旅康养片区,包括康养小镇、文化旅游城、文旅小镇等;四是城市更新项目,包括功能区提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
4.非标债+EPC项目
地方政府非标专项债券,即除土储、棚改等以外的自求平衡专项债品种,使地方经济稳定、支撑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显著作用,成为地方政府常态化的融资手段。EPC为工程总承包的形式之一。“非标债+EPC”模式的优势:①通过非标债进行融资,流程相对简单,资金到位迅速,且专款专用;②融资问题解决后,采用EPC模式进行施工建设,避免建设资金链断裂的问题;③有了资金做保障,合同总价和工期固定,业主的投资和工程建设期相对明确,避免工期延缓,成本超支等情形,极大的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质量;④该种融资模式+施工建设模式充分结合了非标债和EPC的优点,优势突出,可参考性和复制性强。
5.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综合开采和综合问收的统称。其目的是使矿产资源及其所含有用成分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和保护自然环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化地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我省成为长三角经济区的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
市场的矿产资源需求带动了行业发展,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快打造交通强省,通过估算得出我省“十四五”期间新增砂石量约3.5亿方,为满足这一需求,我省矿企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作为长三角众多经济发达城市的资源供给基地,在产品的加工程度上势必会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矿山行业的整顿,矿山的模式会朝着规模化、环保化、智能化、流程化的绿色矿山模式发展。
6.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近年来,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但仍面临着国际环境、人口结构、区域平衡等诸多不确定性。城市化进入后期,“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城市城市化进程放缓,或将出现逆城市化;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提高发展质量成为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围绕公路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供水、供电、通讯、商业网点等一体化布局,市场机制进入到农村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指导,在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更多、更丰富的筹融资渠道,表现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也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期间,改革创新仍然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来说,绿色集约、降本增效、智慧建造等新型建造理念,仍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充分结合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基础设施投资合作新业态和新模式,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