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丽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基础教学部,合肥 230031)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课程思政是从学科出发,挖掘专业课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素养,从专业课视角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将思政内容和专业建设、学生职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振兴国家、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简单的理解,就是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到专业课里,大力推进专业课德育教育,注重学生“德”的品质,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程是指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和理论,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养成正确的“三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知行合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高校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目前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但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对思政课程依然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不仅传播理论知识,更要引领学生价值观培育和实践养成。但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思政课程虽具有共性,但缺乏个性。再加之长期以来,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说教过多,联系学生专业实际较少,使得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洞枯燥,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厌学情绪,育人实效差强人意。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但是目前课程思政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改善思政课程的地位,思政课程依然没有得到学生重视,条块分割比较严重,使得思政课教学不够理想,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
2.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行统一,需要授课教师在专业课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德才兼备。虽然高校积极落实课程思政,但授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亟待提升。部分教师政治素养并不高,对思政教育方法、教育规律不够熟悉,对课程思政认识不深,将课程思政简单化的理解成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说教空洞,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部分专业课教师表现出浓厚的“为思政而思政”情绪,只是在课程教学某一个环节单独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缺乏全过程融入,选取的素材简单,思想观点浅薄,教育方法单一,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难以实现价值引领和塑造。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n the imbalance growth of cities and counties
3.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不健全
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但课程思政主要是由专业课完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交流合作较少,致使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共享共建和共同发展。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选取力度不够,而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教育理论、主要术语、核心词汇等尚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缺乏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交流和学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并不理想。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点,需要同向同行,进行协同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两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服务“大思政”
传统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但一直是单打独斗,缺乏教育合力,学生觉得崇高理想、远大目标和高尚品德比较空洞,甚至离自己遥远,很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自身实际结合,无法付诸实践。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将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和学生实践养成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是解决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在专业课里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更贴合学生实际地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统领,促进“教书”与“育人”的融合。可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大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价值引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同向同行,才能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思政课程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是补充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虽说共同服务“大思政”,但两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思政课程是主阵地、主渠道。思政课程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系统深入,理解透彻,信息量丰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思政课程的素材和资源也非常丰富,多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课,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大学生系统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思政课程站位高,素材具有综合性、抽象性,并不是为特定的专业,特定的学生量身定制,更多需要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而课程思政主要是从专业课视角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挖掘专业课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将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施教”和“精准滴灌”[3]。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如在专业课教学中,将本专业杰出人物所拥有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人文内容进行融入宣讲,不仅有助于专业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以本专业杰出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培养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等。
3.依托课程思政解决思政课程教学的短板
传统思政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思政课教师通过理论课堂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领,通过考试等方法考核学生学习效果。这多属于共性教育,具有无差异、无差别化。教学模式也多倾向于应试化,缺乏实践养成考核[4]。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一般都比较重,可能需要同时承担多个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中很难具体针对某一专业,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作为公共课教师,课后与学生的交流途径也比较少,对大学生实际的思想状态很难深入具体了解。因而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停留在“教”的层面,“育”的层面多靠学生自觉和自我感悟。虽然辅导员、班主任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但因不够专业化和职业化,使得“育”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课程思政的出现,将能够有效的解决思政教育短板,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更了解,也具备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方法,通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者结合,能有效纠正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不当认知,将学生引导到正路上,从而解决传统思政课教育的短板,让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有机统一,切实解决“教”和“育”的协同和配合问题。
4.整体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教育体系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大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理论指导,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具体实践。为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高校应整体构建目标一致、内容统一、教学互鉴、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思政上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5]。在同向同行上,要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师资队伍,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共享共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优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考核,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大思政队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
高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要贯彻“大思政”理念,统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建立分工明确的大思政队伍,保障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实施。首先,要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设。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培训,系统讲解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认知。尤其要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6]。其次,要让思政课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多进行交流学习和互助合作,构建教师共同体。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大思政教师论坛,举办教学沙龙、双方相互听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师双向都动起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思政课教师通过专业课去挖掘思政素材,丰富思政资源库,而课程思政教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便更好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让课程思政变得更加润物细无声,避免学生的逆反和排斥。
2.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教育内容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时,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分工,做到各有侧重,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合,并在此基础上保障两者同向和同行。同向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同行是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要整体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体化教育内容,让同向同行运行畅通。首先,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挥好“群舞中领舞作用”。要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汲取课程思政的素材和资源,将课程思政里的优秀人物、杰出事迹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以专业课里的思政素材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其次,课程思政作为补充,要发挥好“共舞中的共振”效应[7]。专业课教师从专业视角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伦理、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学科化和专业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改善民生,聚焦新能源经济和产业融合等,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贯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最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课程思政应多用隐性教育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用,将课程思政的目标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的职业精神[8]。而思政课程应旗帜鲜明的用显性教育方法,直击学生不健康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共享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库
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资源选取中也不能各自为政,要共享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库。高校可以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或者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库,不同教师可以依托资源库选取自己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上传到资源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使用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统一的、多层次、多视角的了解认识特定人物、特定行为等所蕴含的崇高思想和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中出现资源和素材的不当重复,或不恰当选取,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同时,高校应安排专人对资源库的资源和素材进行把关和整理。根据国家政策及时更新,补充最新最热素材,同时剔除不合时宜的素材,让教学资源始终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引领学生价值观。
4.协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
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亦是如此,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都需要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一般都是围绕学生专业的专业课程实践,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更多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学生思想和实践知行难以合一。在同向同行建设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要协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协同推进实践教学计划、共享共建实践基地和指导教师,让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互通、互助、互享。例如,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岗位的实践机会,还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来。比如,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宣讲、骨干榜样标兵评选、劳动竞赛等各种贴合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明白,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推崇什么样的人。也让其明白作为社会一份子,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选择什么,追求什么,从而努力去做一个有益国家和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5.融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教学考核,既可以清楚了解学生学习收获,也能判断课程教学效果。在思政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考核更多注重结果考核,往往使用固定模式完成考核,如试卷、论文、学习报告等。这种考核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但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行的考核,存在较大偏差,不够客观。因为这样的教学考核只能考察学生理论上的思想政治认识,而无法考察学生的具体行为,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知行不统一问题。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也在积极调整教学考核手段和方式,但因为自身“单打独斗”困局,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考核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方式。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思政课教师同时承担多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对学生的具体专业表现和日常行为更是知之甚少。而专业课教师经常和学生打交道,能够具体跟踪学生行为表现,可以对学生的持续表现做出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会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表现。因而,思政课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彼此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做一个动态的跟踪、观察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能够对其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的思想和行为等及时发现,并积极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从而帮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同时也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现“大思政”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推进高校“大思政”建设。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建设提供融合条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两支思政队伍的交流和合作。要避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当重复而导致的学生逆反现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要相互配合,恰到好处,善于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涵养德性、塑造品格、养成习惯,最后践于行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