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宏洁 承德医学院
后勤管理是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高校的管理水平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和理念不能很好地与现在高校快速发展的现状相契合;其次,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会使许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出质疑,导致生源减少,非常不利于学校的长久发展。为应对这一全新的挑战,许多学校提出智能化后勤管理模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后勤管理工作当中,不仅为后勤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还可以及时发现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改正,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满足师生的需求,使广大师生享受更优质、更安全的校园生活。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后勤管理智能化的建设并不重视,这就导致高校智能化建设处于滞后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学校内部的高层领导对后勤智能化建设的意义不够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智能化后勤管理就是通过几个应用软件来实现,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工作效率有待提升。(2)学校的整体规划不够严谨,各个后勤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应有的默契,导致许多有效的信息不能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分享,浪费了许多信息化资源。(3)师生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和评价者,但是师生的话语权较低,这就导致后勤部门的服务不能及时满足师生的需求,师生对后勤部门的服务满意度降低。
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内容比较复杂,依靠智能化技术的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运行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宿舍的安全问题,所有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在教室就是宿舍。提到宿舍,原来采取的管理方式是聘请宿舍管理人员来进行宿舍管理,但采用这种形式,人工成本会相应增加,这样的管理方法也未能使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说,智能化系统将学生管理统一为一个平台,对于学生宿舍管理现状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改善,系统的记录了学生的个人档案和进出宿舍的情况,达到了精准化,确保了和每个学生保持联系。实现了对教师和学生人脸的智能访问控制,指纹相关数据的合理收集,基本实现人脸或指纹的解锁,不仅可以避免无关人员进出管理区,还能对学生进出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在保证宿舍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发生异常活动时,能及时与学院和辅导员协调,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实现宿舍安全的自动管理和预警。
高校自助点餐系统是通过手机APP软件实现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入APP订餐平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餐品,选择完成后确认点击订单系统后完成付款,就会形成一个取单号,后台也会将这个单号发送到餐厅后面的厨房管理人员。收到信息后,管理人员开始准备饭菜,然后将被准备好的饭菜送到餐厅窗口,并附上编号,等待师生凭借单号领取自己的饭菜。通过自助点餐软件,教师和学生可以节省排队等待的时间,也可以避免餐卡经常丢失携带不便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在线点评,针对菜品选择,接单情况,餐厅环境等进行评分,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建议,让自助点餐系统更加完善。同时,食堂的点餐人员也避免了询问师生口味喜好,收钱找零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后厨准备人员还可以根据订单数量进行食材的准备,不至于有所浪费。最后食堂可以根据系统的评分,进行各方面的优化,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体验度,打造好这个智能化点餐模式。
后勤服务智能化,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极大便利。师生登录手机APP维修界面或者微信小程序,进入后填写待维修设备、维修位置、联系电话、所在楼层号和上传损坏的照片等信息,然后维修人员可以在系统后台接受到待维修信息,进而安排维修工作。师生可以通过小程序跟踪查看维修进程并验收流程。通过软件维修平台,为更多的师生提供维修服务,有了简单高效的维修体验,避免了以往电话沟通描述不清楚,维修信息丢失,维修延误等问题。后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后台数据,维修报告,订单调度等进行管理。通过这个平台,师生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提高满意度。后勤人员要及时调整服务重心和服务态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高校后勤服务能够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的基本生活,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正常运行。智能化将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使后勤工作从以前的低效率、粗放型、形式化管理转变为高效率、精细化、目标化管理。智能化还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师生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为日后的后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高校后勤领导者应具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不断建设后勤工作体系提高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者要做到自己的情感与工作相融合,让师生们感受到后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让师生与后勤的相处更加融洽。此外,还要不断地探索符合新形势的智能化后勤管理模式,以最快的速度推行出一套完备的后勤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更加充分地满足师生的需要,为高校的良性有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