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殷辉 宁夏金宸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包含许多内容,主要涵盖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三个板块,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平稳进行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就能更好地确保工程的整体效益,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①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建筑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高低,建筑企业为了向社会建设品质优良的房屋建筑需要不断研发或引进先进的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并且对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组织。因为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技术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同时良好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也说明企业综合管理能力较好。另一方面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控制相关的施工参数及施工质量,从而保证现场施工能够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并达成预期的施工效果。②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现代建筑功能越多对施工技术要求越高,作为经济运行的承载主体,房屋建筑承担着很多作用,人们在房屋建筑中居住、生产、工作、学习与娱乐等,房屋建筑必须满足人们这些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需要引进或创新研发各种建筑施工技术,并成熟地运用在建设中。其中现场施工审图和识图工作十分重要,从而了解设计意图。此外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做好技术交底,对于交底内容必须要严格检查并作书面交底,因此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使施工工作科学规范化,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有效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避免由于各种管理不善等主观原因导致的施工事故。③有效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新技术工艺的必然要求,施工技术的研发必须投入应用才能产生经济效果,建筑企业改善原有施工技术或研发出新技术工艺能否有效实施并取得相应成果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保证施工技术工艺按操作流程执行,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断完善相关工艺技术。因此新技术工艺要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必须要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尤其是对于新技术工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进而完善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材料更加多元化,而每一家建材厂商的技术水平和资质有所不同,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也有所差别。而一些施工单位为贪图便宜,就会降低成本,购买一些质量难以保障的劣质建筑材料,这些材料没有达到材料的相关标准,却被销售到施工地。因此,劣质的施工材料也为土建工程带来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并且,质检人员在材料验收抽检中,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和手续,使得劣质材料混入其中。所以,要想确保施工工程整体质量,必须严格要求建材监管流程。
现阶段,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欠缺的内容之一,难以形成良好的管理水平。就建筑工程而言,其自身的复杂性较强,其中存在很多繁杂的工序,因此,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若对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质量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受到损害。我国建筑工程大都是采用总承包的形式,分包方法、单位很多,这就加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和管理上的难度。基于此,加强对施工设计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是势在必行,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有效进行。
土建工程能否按期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重视。第一,要严格挑选材料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时,要求供应商出具材料出厂证明和质量检测报告。另外,施工单位要请专门的质检部门进行施工材料检测,需要质检的材料应还包括暂未进场的施工材料,并在质检结束后需要出具相应质检报告。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对已进场的材料做好抽检工作,对于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能够充分利用好施工材料。
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目标有所明确,这样,施工就能够依据标准来实施。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参照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计划、造价等多方面的管理目标,站在全方面的角度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对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进行检查,严格的监督与考核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针对检查的结果对施工原材料进行调整,确保后续施工的合理性,以此才能够充分保障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建筑项目牵涉的企业与人员众多,一般会涉及地方政府涉及部门、监督管理部门、项目建设部门等诸多部门的权益,为提升建筑项目的管理效果,建筑公司应当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展管理活动。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内容通常涵盖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部分,在进行管理时,需要结合不同单位的不同功能需求以及综合利益进行全面考量,进而构建一个集知识管理、远程监控、情报管理、工程协调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等功能于一身的,能够对建筑工程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综合化信息平台。举例来说,如果建立了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针对工程施工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就能更好地制定施工的具体方案,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举例来说,如果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因雨雪等恶劣天气导致停工,就会拖延工程进度,产生额外的建设成本,进而影响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利用信息化系统,就能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减少或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额外损失,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企业要实现施工效果就应该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尤其是施工技术执行方面。为了规范施工技术执行,应建立起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尤其是针对不规范的违反施工安全的技术执行要及时发现并作出整改。除此以外还应建立起健全的监督体系实行问责制度,由专门的部门及人员进行监督。为了达成监督目标,还应该通过组织宣传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施工事故。另外建筑企业应有完善的监督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宣传,使施工人员了解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的严重效果。
建筑企业也应该更加注重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邀请各种行业的专门或者是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去讲解,做好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他们的安全和管理意识。要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重点管理那些工作中的态度不端正,忽视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情况,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罚,督促他们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应当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青年员工加入专业化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人才队伍。
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是房屋建筑工程最后一个环节,工程建设是否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就看验收及评定环节是否过关。为了保证验收有效,减少房屋建筑验收后投入使用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验收及评定机制,验收时要由专业人员负责,并且是由独立的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严格按规范化的流程进行质量检测,严禁走过场式的验收评定,并做好验收评定记录,从而保证建筑质量。此外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可以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执行,验收时一定要保持第三方的独立性,对于任何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以避免验收机构与施工方串通舞弊。
完善监管制度,不仅需要完善技术监督和相应制度,还需要发展和创新原有的技术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方法进步,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需要加强对技术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定期举办相关员工大会,加强员工思想意识,加强福利待遇,提升待遇水平,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技术施工工作中来。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如引入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等培训内容,使得相关人员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还能有效地把握新技术手段。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以课程培训为基点,实行技术掌握情况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促使员工掌握新技术。对于考核中不合格的员工,将不能参加施工活动。因此,施工人员只有不断学习,通过考核,才能参加施工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施工人员充分掌握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支撑结构主要以钢筋加工结构为主,而且这种钢筋加工结构需要在现场制作。钢筋结构加工流程包括钢筋结构样品制作与试验、正式加工制作钢筋结构、成品挂牌及验收等环节且环环相扣,一旦某一环节出了错误将会影响整个钢筋加工结构的质量。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闪光对焊技术对钢筋结构的主筋进行焊接,利用电渣压力焊接技术焊接柱子,在焊接前施工人员应当清洁钢筋表面,避免钢筋存在浮锈及油污影响了焊接效果。钢筋加工焊接前要进行绑扎,施工人员必须细心避免出现人为的错漏。
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保证建筑质量,建筑企业要清晰认识到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的类型,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打地基的土方施工技术,建筑主体架构的钢筋加工结构技术及混凝土浇筑技术等。房屋建筑企业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多方面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包括积极创新研发和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监督,严抓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等措施,从而促进现场施工顺利开展,保证房屋建筑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