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玲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规定,电力企业的规模也逐渐增大,而企业也增加了电力提供的可靠程度。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地位,特别是10kV的配电线路,早就变成了电力企业给广大民众提供电力的第一选择。然而,因为配电系统在运行期间会被大量的因素所干扰,以至于线路故障的出现率一直很高,因此对10kV配电线路展开运行维护非常关键。
配电运行与维修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人力资源,并且通过对供电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整合,选择专业全面的优秀人才来进行管理,负责配电线路络的日常运维检修工作,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资源的成本。因为一体化管理是一个多元化的工作结构和模式,不同职能之间相互渗透和配合,从而提升供电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另外,实现运行与检修的专业管理模式在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得企业对配电线路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从现阶段的10kV配电线路故障出现频率而言,短路故障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因为身处的环境具有大量不稳定因素,常常会对配电线路造成影响,而这些情况常常会造成线路出现短路:其一,由于自然因素,大多数的10kV配电线路工程都通过架空的形式进行建设,而在空旷的山林、田野中都具有高空架设线路,因为建筑物中的防护措施不够,雷暴、狂风等天气状况都会干扰到线路的安全,使得线路造成断裂、绝缘设备被损等,从而产生线路短路的故障情况。其二,在人员活动期间,许多不恰当的行为也会损害线路,造成线路断裂造成短路故障;其三,鸟类常常会停留在电线上或把巢穴搭建在线路集中场所,都会使得线路发生短路故障。
大部分10kV线路都设置在野外,附近并没有大量的建筑物与合理的防护措施,本身不具备较完善抵抗外力的能力,只要遇到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现象就会造成影响;同时我国10kV线路中的防雷保护技术始终具有不足,雷暴天气的频繁发生使得线路出现火灾;并且还存在雨雪、狂风等天气形成的沙尘一直对线路的绝缘子进行侵蚀,使得绝缘装置的性能被弱化,不能抵抗雷击,常常会在该种天气下使得配电系统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应该由许多的设备与装置来支持,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工程建设的烦琐性,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即使在线路工程建设期间了解到复杂性,然而在线路具体运营环节中依旧忽视运行维护工作的实施,而要是没有及时巡查线路,就不能察觉到线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最终使得线路更新异常,导致严重的故障。除此之外,目前的电力企业的运营维护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在运行维护时由于做出了不当的判断,对线路的异常运营情况做出无效处理。
在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外界环境干扰如在进行建筑工程等城市建设、恶劣天气影响、用户使用设备和设计施工等等风险。为了减少这些风险的影响,要加强对配电线路的运维。
首先,要在维护管理的角度进行运维。虽然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已经成熟,但对线路的智能可视化监控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在配电线路使用时,要指派专门的人员对线路进行巡视,定期的检查线路的情况和是否出现破损。若出现了破损的状况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因为风险的存在而导致电网不能正常工作。
其次,在进行检查时要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阶段,在白天要针对线路的方向曲直、距离树枝等物体的距离、架设是否牢固、绝缘皮是否脱落等进行检查。在夜间,要对白天不易察觉的问题进行观察,如间歇式放电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在发生恶劣天气时,进行着重的检查。
最后,要从运维技术方面进行控制,近些年,10KV配电线路故障时有发生,为了减少这一故障,要从原因分析、预防和维修三个方面进行。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防雷工作和抗寒抗暑的工作,比如,在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利用红外探测技术对线路的弧度等进行检查,准确的确认线路节点,预防在夏季和冬季出现问题。也要对大风天气进行预防,要检查线路支撑杆塔是否稳定,可以加入帮混凝土或者深埋对杆塔的稳定进行加固,预防大风天气杆塔的倒塌。
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问题进行研究,必须使用具体有效的方式提高线路的运行、使用性能和寿命。遵守线路检修的原则,如尽可能的在检修过程中不断电,若必须断电因选择合适的时间;定期进行检查,以减少线路隐患为主,并对不同的故障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序的进行维修。
完整的检修管理机制可以保证线路的良好运行,同时也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想要提高对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质量,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的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优化配电系统,对10KV线路会产生的问题进行质量检测。同时电力企业要根据国家规则,对检修环节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更新和维护,促进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落实责任制。供电部门要对企业进行整改,使不同的部门负责不敢不同的工作内容,并将责任下分到每个人。这样可以确保在问题产生时,可以迅速的找出问题所在,如需追究责任也会比较方便。责任制的使用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员工工作的认真和主动。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会受到树木、车辆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些现象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一是加固配电线杆的围栏,在围栏上张贴显著醒目的标语,预防在雷雨、大风等天气,司机因无法看清标语冲撞围栏造成的干扰。二是在夏季,对受温度和雨水的影响,快速生长的树木进行修整,避免突出的枝杈对线路的绝缘层造成损害。三是在线路的周围安装摄像头,约束周边地区对电线的偷窃行为,维护线路的运行。四是将红外测温计应用于配电线路的检测中,及时的对导线接头发热的状况进行修理。除此之外,对杆塔进行加固避免杆塔的倾斜造成的线路故障。
在当前的检修中主要还是进行人工检修,对一些隐患和故障的发现存在着盲点。工作人员可以在检修时,引进定位系统,准确的对10KV配电线的杆塔位置进行测量,以此来减少手工测量产生的误差。同时,利用定位系统还可以对线路运行的状况进行检测,及时的掌握发生故障的位置,快速的解决问题。在配电线路发生障碍时,会造成断电的现象发生,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鉴于此,可以依据当地的电力发展情况,将接地装置进行利用,并装备多个小电池,从而找出单相接地障碍产生的原因。
确定配电环节的各种工作划分与责任的配置,可以加强电力公司内容针对各种产权的管控,有利于电力公司制定出完善的产权管理及责任管理制度,如此可以不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岗位意识,令工作人员形成科学的工作态度,主动承担本职义务及责任。清楚的责任配置关系可以实现不同业务部门间的全面合作,从而消除配电运维检修过程遇到的阻碍。要处理好各种任务与责任的划分工作,电力公司要基于工作人员,对于不同职员不同的服务职责及范围来规定清楚的服务任务、责任等,为确保运维检修人员工作效果,电力公司要建立专业的监督组织,针对不满足标准的行为应当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惩处。电力公司也要确定运维阶段各种任务的流程及规定,为职员开展任务提供科学标准及依据,确定不同任务的质量、能力及效率等各种要求,如此也方便运维检修人员可以按照现有的标准得到自我管束、自我督促等等。
以往的配电管理平台中,运行小组与维护修理小组一般是相互隔离的,但基于一体化管理形式下,要全面整合电力公司内的运行小组与维护小组业务,组建集中的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小组,实现组织设置方面的一体化。如此一来,在配电线路运行阶段,各种管理行为就能够交给运维检修小组展开集中监督与管理,得到任务的同步,令配电线路内各种问题都可以及时得到处理及解决。此外,要关注培养运维检修人员在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过程的整体水平,大力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为了有效的减少故障的产生和检修过程中的风险,可以在设计10KV配电线路中合理的增加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种类。运用双向的线路,提高安全性和输电的强度。而且,可以在线路上增加支线,并设置开关,如果支线线路发生障碍,可以及时关闭开关,不对总的输电线路造成影响。同时将支线的停电范围控制还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停电的范围和经济损失及对市民造成的影响。
在创建配电线路时,电力企业与施工单位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使企业及职员全面了解到安全的意义,形成安全第一的工作观念。而且,工业企业还应当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措施,例如在具体工作中建立安全奖项,若在配电线路建设环节的整个或某一环节,对未出现安全故障的企业及职员予以奖励,由此调动职员及施工企业的安全工作热情。另外,电力企业与施工方还能够详细的施工流程及操作标准,细分项目责任等手段,全面保障配电线路施工工作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另外,天气的影响中主要是雷电和台风的影响最为巨大,因此要对配电线路进行避雷针和避雷器的安装,并且要安装在线路的中部位置。在台风天气,要及时的获取信息,对线路进行加固,确保线路的安全。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对电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的运维风险和故障主要是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运维和检修的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控和治理,如可以引进先进配电线路的自身技术和对雷雨等天气进行避雷器材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