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 江苏银行盐城分行 陈蔚然 江苏科技大学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国家开始重视绿色经济发展,而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对绿色金融体系的新阶段发展进行了简要探究。
绿色金融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的一种新金融模式,但其可持续金融又存在着差异性。而绿色金融体系主要是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股票指数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还包括了一些绿色金融工具,比方说绿色保险和绿色发展基金等,在相关绿色金融发展政策的支持下,金融体系实现向绿色经济方向的转型,简单的来说,绿色金融体系也是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套有效制度保障,而其作用机制具有长效性特征,促进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增长与发展[1]。
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新发展是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其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为了引导当下经济发展中的“市场选择”,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提升,但当其达到某一个发展水平后,人们的经济收入会逐渐增强,而污染物排放量会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当下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未来的经济发展也逐渐趋向于绿色道路,在保证GDP增长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可持续性发展,而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使得一些高污染性企业逐步失去社会资本的支撑,使得环保性的服务行业得以高效发展,这也有助于缓解中国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过大问题,实现了对经济的绿色引导;二是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使得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得以推进,其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层次,丰富了金融服务功能,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互动,对当前的信贷资金结构做出调整,引导创新并推进发展向循环性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倾斜[2]。
当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标志之一,其也是目前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发展绿色金融就是推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且与当前战略发展中,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相匹配,绿色金融发展是一项金融改革,主要依据的是绿色发展理念,而随着发展的逐步推进,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也初具规模,但与当下的市场规模效应相比,其体系的完善性构建还需要再进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主要是进行了一些试点地区的金融改革工作,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带动着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年底,我国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高达了12万亿元,其也成了当前世界上的存量规模最大标准,且绿色债券的存量也具有着8000亿元以上,同时,绿色贷款的不良率也不断下降,目前已经低于了商业银行的整体贷款不良率,绿色债券目前也没有出现违约的情况,当前的绿色金融市场虽然已经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发展,但从本质上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仍旧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其需要向新的阶段迈进,比方说其政策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点,其绿色金融交易的工具不具有创新性,一些绿色融资项目仍旧具有着较高风险,因此,针对于当下现状,需要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从基础性的1.0版本体系迈向跨越式发展的2.0版本体系,这也是“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绿色金融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同样的,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启动也是绿色金融体系2.0新阶段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新时期,需要发展碳金融来助力碳市场。例如,在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利用到市场机制的有效控制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能够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迈入新阶段,也是当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地方试点的方式,随着试点地区的经验不断累积,其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许多企业也在推动下实现了绿色转型,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减少碳排放不只是缓解整个市场的压力,其碳资产的有效管理以及相应减碳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些企业也开始成立起节能减碳的专门队伍,比方说在一些电力企业当中,该队伍主要是负责对发电机组减排方面进行改造,而这一改造推进了企业的碳资产出售,获得了一些收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只有主动减排才能够在当前绿色低碳的理念下获得发展的先机这种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真正提升了减排的效果,使得总体碳排放量获得了很好的控制,这也是最低成本推进市场建设及实现减排的政策性方法。在碳排放市场中,其交易产品主要为碳排放权,一些企业若是排放量超额,则就需要在市场中购买配额,而如何发挥出高效的减排作用呢,这主要是需要从价格方面着手,利用价格信号来引导碳排放权的资源配置,发挥出激励节碳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应当进一步丰富碳金融的衍生产品,促进碳排放权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共同发展,让整个碳排放市场中融入多元的金融产品,这样才能够提升其活跃性,使得碳定价更为合理和有效,让碳排放权这一产品具备金融产品期货的一些属性,也能够推进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发挥出市场机制的功能,推动新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
发展绿色金融也是当下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这不仅需要大型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推进的支持,也应当积极探索中小规模银行的绿色金融道路。比方说在绿色发展的历史阶段中,中小规模银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某银行在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推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得绿色金融的创新得以发展。在当前的绿色金融体系2.0新阶段的发展中,中小规模银行应当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特别是重点针对当前的绿色私营企业以及绿色中小型企业开放绿色贷款,比方说在传统信贷的层面上,进一步创新以未来收益权作为贷款质押的“节能贷”,或是以政府奖励资金账户作为质押的“节能补贴贷”等,还可推出一些绿色流动资金贷款、绿色项目信贷等产品,也可增设绿色国内保理及反向保理等新业务;而在投行的金融产品方面,则可设置绿色产业基金、绿色债券等等,通过多种创新手段来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品牌的价值。中小银行的绿色金融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作为当前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主力军,成了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中小银行还需要不断扶持,其仍旧处于较弱的位置上,在政策方面,为了支持其推进绿色发展,应当给予特色化的政策支持,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说,进一步完善银行的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推进法律制度的强化建设,并对绿色项目评定进一步细化,对于开设绿色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国家政策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是资本占用优惠,同时还可建设绿色信贷的相应资金,在信贷违约时弥补一些银行的损失,也能够适当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难度,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相关金融信息平台环境进行完善,对于绿色评级体系也要进一步优化[3]。
先是要建设出完善的ESG投资管理体系,其主要是将“道、控、器、事”集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体系;再是积极开发ESG投资管理的工具,其主要是实现投资管理的智慧化,依托于数据支持;最后是构建出ESG的智慧评价体系,其整个系统应当具有实用化和系统化特点,且能够推进信息披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此来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实现企业投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ESG投资纳入保险业的绩效评估中,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在绿色投资项目当中保证投资者本身的价值回归。
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向2.0新阶段的方向迈进,还应当在1.0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进行完善。例如,一是对当下的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证券的发行人、金融机构以及各公共部门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同时增强其强制性,进一步推动发展;二是对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进行补充优化,该标准体系的重要作用是推进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向商业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使得金融业务更加绿色和规范;三是为了丰富绿色金融的产品,健全当下产品市场体系,应当积极鼓励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对于发行的相关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交易流程要确保其规范化,同时对于披露要实现透明化;四是建设激励约束机制采用贴息奖补的政策或是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政策,来进一步增强绿色资产配置,强化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管理力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其绿色发展;五是开拓国际的绿色金融合作空间,可利用多种双边联系的平台推进国内外绿色金融的合作,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国际上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市场以及产品等方面的认可。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体系迈向2.0发展新阶段,是当前绿色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其也是推进绿色金融功能体现的要素。由本文分析可知,绿色金融体系2.0新阶段的创新举措包括: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共同建设、积极探索中小银行的绿色金融道路、将ESG投资纳入保险业的绩效评估当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