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专业评估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研究

2021-01-16 10:50亢艳芹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评估专业

刘 进,亢艳芹,刘 涛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为贯彻落实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安徽省教育厅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省内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试行版)》,对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进行专业认证或评价。本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融入了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是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专业评估可以促进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加快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步伐。

1 专业评估的意义

本次专业评估是对安徽省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也是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估。专业评估并不是增加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工作负担,而是一种促进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高校逐步健全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专业评估将促使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以培养人才为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

1.1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包括: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成果,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以及特色项目。在这些一级指标中,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科研水平和社会声誉,属于重要指标,且在其二级指标里,都有明确细化和量化的观测点[1]。本次专业评估实行“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评估体系。“保合格”(C级)是达到“三基本”,即基本的本科办学条件、基本的管理水平、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上水平”(B级)是达到省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追卓越”(A级)是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本次专业评估旨在促进高校专业围绕“培养目标”,对培养标准进行科学定义,并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进一步规范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使高校明确自身在优化专业建设方面的责任,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同时,专业评估的指导思想也契合了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2,3]。

1.2 专业评估引导专业建设

专业评估直接强调了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要围绕学生为中心,给高校专业进行科学定义人才培养标准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专业建设实施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专业评估的原则仍然是坚持基于产出的成果导向,通过评价指标点,引导高校在专业质量建设方面开展调查分析,反向验证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设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等,以评促改,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最后,专业评估明确要求高校建立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这将引导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使评估和评价常态化。

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我校以专业评估为引导,严格按照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估实施方案,高标准地开展自查自评自建工作。为切实推进2019年的专业综合评估工作,专门成立了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开展评估准备工作。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评分别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7个方面进行实施。经过多次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地方,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制定了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

2 专业评估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启发

2.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评估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加重视学生全面的能力培养,这将会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需要把握好知识讲授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这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各类学科都有很大关联性,如电子技术、机械自动化、离散数学等,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要侧重提高学生运用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入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成果、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当前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数据运算速度的主要形式是高度并行化,所以在相应的专业教学中要融入并行算法、并行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加强并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4]。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尝试采用MOOC、学习通、雨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网络教学模式,侧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学习。同时合理设置课程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逐步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变成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2.2 拓宽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占比,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基础性实验,更多地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应用型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条件,增设一些拓展实验和自学实验,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教学形式上,摒除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模仿操作的填鸭式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验。另一方面,转变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大实践内容的分值,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在考查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加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逐步探索“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3 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教学资源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建设,优先选择在信息产业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能够与专业良好对接的大型企业作为合作方。校企双方建立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小组,参与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部分实践课程放在企业,让学生定期去相关企业实习,并且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授实践课程,将计算机类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企业项目资料融入教学中,通过此方式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实践能力。

第二课堂育人方面,完善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加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制订相应的竞赛奖励机制,建立专业协会组织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开放竞赛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学科竞赛的实践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考虑采用将竞赛与专业实践课相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赛项目中逐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学科竞赛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开拓了视野。

持续改进方面,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及改进机制,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包含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其中校内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就业监控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等进行评价,校外评价主要由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的质量评价。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小组,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问卷调查、督导和同行教师听课等多种形式,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多层面的反馈信息,深入教学反思,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问题,形成“评价—反馈—改进—评价”的良性循环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3 构建科教融合平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需要将科研和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加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5]。高校发展的基础是教学,而高校层次的提升关键靠科研,教学工作和科研水平成为体现高校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科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也契合专业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6]。通过建立健全科教融合平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将科研和教学互融互通,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将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相融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把教师的研究内容设计为一门课的部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另外可以把教师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相关问题等补充到相应专业课程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了解计算机学科新技术,提升教学深度。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和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联系起来,将科研项目设计为实践教学中的设计型、研究型以及综合创新型实验,进一步促进科教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7]。

3 总结

专业评估对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实施教学改革,使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专业评估开展专业建设,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坚守专业教学底线,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评估专业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