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1-01-16 08:37刘於清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源思政院校

刘於清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简称“高职百万扩招”) 。[1]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报考。继2019年“高职百万扩招”的决策部署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2]扩招后的高职培养对象呈现类型多元、结构复杂以及需求多样化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立足于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实际,主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使命。由此可见,选择“百万扩招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为主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持续的高职百万扩招,既为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自2019年两会以来,迅速成为国内职教界学者研究热点。学界关于高职百万扩招主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国内学者为主,集中聚焦于:一是宏观视角的高职百万扩招研究。任怡平(2020)指出,继续扩招的战略举措,有助于稳定和扩大社会就业、缓解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失衡以及落实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发展。面对扩招任务,建议从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建立与高职生源多元化相匹配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3]刘明(2020),胡宏亮(2020)等人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实现路径、困难挑战。二是微观视角的高职百万扩招研究。有学者对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专业改革、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三是高职百万扩招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易启明(2020)认为扩招后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思政内容重点,强化思政课程建设,优化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思政工作方式,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4]杨丽(2020)提出,高职扩招百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在内容、载体、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创新,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5]张军粮(2020)和董凤(2020)等学者都从各自视角对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还有部分学者就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状况调查等主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发现,不少学者关注高职百万扩招研究,这些成果站位高远,因其强烈的问题意识而颇具现实观照和学术关怀,为深入持续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方法论借鉴。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有热度但缺乏深度,具有深度学理性研究的文章凤毛麟角。多数文章仅局限于政策解读。此外,有进展但缺乏拓展。百万扩招与思政教育主题研究只涉及到了很少部分内容,很少从整体上和可操作性上系统把握和进行深度研究,尤其是梳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应对之策等关键问题尚未研究透彻。

二、百万扩招背景下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

研究以湖南省3所高职院校480名百万扩招学生为调研样本,进行问卷调研,调研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涉及年龄、学历、性别、婚姻、政治面貌、生源背景等;对选择继续教育的认知程度;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认知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多元化,思想参差不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6]对于传统高职教育来讲,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职院校单招或者高考后未达到本科分数线的学生)是其主要的生源。扩招百万背景下,对退役军人、下岗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特定群体进行开放,与传统生源录取相比较,降低了高职院校入学门槛,也造成了生源结构的复杂,为高职教育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由此可见,及时加强百万扩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有助于强化人生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职业素养养成和技术技能积累,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7]近年来,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渗透校园,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定型时期,易成为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目标。大学校园的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青年兴则国兴,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尤为重要。百万扩招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更为复杂,扩招学生对基础科目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人文素质较低,学习上容易趋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必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探索思政教育新方式的题中之义

百万扩招学生,高职院校不仅要弄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也要弄清楚“怎么管”的问题。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纳入高职院校生源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源短缺的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然而,百万扩招在提供生源时,对职业院校改革发展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社会扩招特殊群体的复杂性和招生标准的降低以及扩招学生的差异性存在的事实,无法进行统一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真实了解学生状况和需求,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才能确保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获得感。在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中培养扩招学生勇于开拓进取和不怕困难的信心,最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百万扩招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百万扩招学生,在教育背景、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发展需求与以往的应届毕业生相比有较大区别,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是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退役军人具有退伍不褪色优秀品质。调研数据显示:480名调研对象中,有391名退伍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选择继续教育目的和初衷的认识,均反映了退伍军人良好的素质。他们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从军经历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其他普通大学生提供了榜样示范作用。企业职工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虽然文化课基础薄弱,但有丰富的企业经历,已经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的境界。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积极进取品质,吃苦耐劳,积极上进,懂经营,会管理,善经营。2020年疫情期间,不少扩招学生主动深入疫情一线,成为了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这些积极因素,将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

二是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百万扩招学生,其年龄结构、学历背景、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有所不同,思想的可塑性与应届学生相比有所降低。面对工作与求学,对于已经或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社会考生来说,至少存在如下矛盾:个体经济损失与自身成长之间的矛盾;个体经济损失的确定性与学有所成后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不难发现,原来应对应届学生的那一套零基础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可能面临“吃力不讨好”的窘境。[8]沿用原来传统的思想及教育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才能适合新工作的开展。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学生文化程度的调研中得知,既有高中学历,中职学历,也有初中学历,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工作。扩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大多数已走上工作岗位,已有社会经历,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理论功底较为薄弱。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现行教材理论较为抽象,对扩招生源,学习难度较大,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另一原因是社会经历复杂,负面思想增加。在480人的调研样本中,大于等于30岁以上的群体达到387人。扩招后的四类群体,退役军人、下岗人员和农民工与在校普通学生年龄差距很大,调研中的最大年龄接近40岁,毋容置疑,他们的思维模式已成熟,“三观”趋于稳定,社会阅历丰富。但是受自身知识局限性的影响,“对社会存在的城乡差距、贪污腐败、唯利是图、信任危机等现实问题缺乏理性客观的分析,负面思想增加。”[5]这种思想易影响在校学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第三是因为求学目的多样,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明显。调研数据显示,480人样本中,求学目的选择获得学历证书者280人,功利性较为明显。尽管扩招学生以青年人为主,大多有着相对丰富的社会阅历,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基础,思考问题时更加具有思辨意识,面对事物有主见,不盲从,思维方式更加社会化。

四、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之策

高职扩招为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机遇,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的短板入手,不断优化教育方式与方法,才能实现好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不断调优结构,实现思政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

做好科学系统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扩招学生大部分是从社会人到学生。各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不同生源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以及发展意愿等方面的差异性,深入开展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学习目的和心理预期等方面的调研,做好学情分析,[9]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充分挖掘扩招生源特长潜质,扬长避短,为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前提。

配齐配强配优思政工作者,引导思政工作者加强对扩招学生的研究,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支持思政工作者探索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扩招学生基于自身条件限制,很难进行长时间的脱产学习,调研数据显示,主张线上与线下授课时间分配比为“七三”开的有311人选择,占到调研总人数的64.79%,可见,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索碎片化思政教育模式。还应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对于扩招生源而言,必须摒弃传统的说教和灌输式教育,强化体验与感悟。突出“互联网+”的作用,紧扣扩招生特点和实际,综合运用在线开放教学、数字化教学和案例剖析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价值引领。在思政课教学内容方面,探索模块化教学、专题教学和翻转式教学,优化课程体系。

(二)抓好合力育人,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协力推进。教师应打破过去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理念,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打造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观摩教学,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示范教学展示,使更多教师直观认识、熟悉了解思政元素该如何融入专业课。抓好思政教育主阵地建设,建设好思政课程,党政领导带头教授思政课,支持思政课建设,研究思政教育,实施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还可采用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教学资源库与在线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树立大思政理念,用好社会大课堂。强调实时、实地、实景和实例,用身边的案例和鲜活的事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

(三)突出思政重点,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期间曾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为制造业实现“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打好基础。“百万扩招”招生对象中,许多来自生产一线。有必要结合实际,突出思政教育的重点:需要营造崇尚技能,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诚实劳动光荣的价值取向,提高全社会对产业技术工人的认可度,让一线劳动模范和一线工匠人才成为每一位技术工人的自觉追求,提高全社会对一线产业工人的认知度和认同感。需要重视和加强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引导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员工,坚持知行合一和德技并修,提高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正如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面向扩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打折扣,不缩水。“统筹推进针对各类生源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职业素养养成和技术技能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0]

(四)运用好新媒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教育载体

高职扩招学生具备两重身份,办理了入学手续,即为大学生,必须完成学业,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老师授课和指导。除此之外,也是社会各行业和企业单位职工,无法全部脱产完成学业,由此产生受教育主体的分散性,导致扩招学生难以完成社会人向在校大学生的身份转变,传统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应有效能。高职院校必须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的载体。教学资源上,搭建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好各种在线APP完成课程在线建设,制作数字化资源,打破学生学习的时空局限,可以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和复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学校的教学之中,这一教学模式得到极大应用。教育载体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转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革命”。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微信、微课和网络视频和慕课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考核评价上,从实现学生无纸化考试开始,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程线上共享,教学课堂网络直播,在网上实现对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展示、考核和评价等。

五、结语

高职扩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导致生源结构日益复杂,学生思想参差不齐,思维社会化突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明显,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高职院校要优化思政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突出思政重点,发挥好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思政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使得扩招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需求,为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11]

猜你喜欢
生源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