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英 袁作友 重庆邮电大学资产处采购中心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财库〔2007〕119 号)规定,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在2016 年后,随着国家关于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根据相关文件,对高校采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备案管理。
高校采购进口产品相比采购国内产品从项目论证、审批、招标、合同签订、货款支付等方式上有较大的不同,明晰其采购特点和现状有利于我们规范进口产品的采购程序、防范采购风险、提高采购质量,依法依规做好采购工作。
1.高校政府采购进口产品,采购内容复杂,论证内容多,程序复杂。高校承担的专项及科研任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一定的前瞻性,采购的产品涉及的学科门类多,相关技术复杂且具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案,因此其论证涉及面较广,过程复杂,周期较长,同时由于缺乏一定范围的高水平专业人士的参与,往往会导致调研不充分,论证不完备的问题。高校采购使用的财政经费往往具有时限性,加之使用者都希望采购性价比最高、质量最好的设备,会主观倾向于采购进口产品,使用者就仅以完成财政审批的材料为目的,只调研开展工作所需的单一品牌产品。另外,采购人一般根据单个项目采购需要进行进口产品论证,未全盘考虑整个学科或多个相关学科工作开展所需的不同种类的相关产品的统一论证,加之每个项目组使用者并非专业采购人员,对采购政策和采购制度缺乏全面了解,对采购需求调研和论证,不够重视又没有经验,也会导致调研不充分,调研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2.进口产品的招标文件编制复杂。进口产品采购应充分考虑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相关限制编制招标文件。采购进口产品的招标文件中应当载明优先采购向我国企业转让技术、与我国企业签订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的供应商的进口产品,不得拒绝国内产品参与投标。进口产品的价格组成不同于国内产品,因高校采购通常使用的是财政拨款和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收费,这些经费属于不征税收入,因此高校采购人有免税资格,进口产品投标报价不包含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等税费,要包含外贸代理费,这些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因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流程不同,进口产品除可以约定货到付款并提出履约保证金金额以外,还可以约定信用证支付方式或验收合格后付款的方式。需要权衡对采购人有利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支付条件,约定合理的付款方式。招标文件也应约定合理的验收方式和售后服务,合同条款中应注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追溯赔偿权利,最大限度保护采购人权益。另外,因高校采购主体享有免税进口权,招标文件中需明确合同签订的双方与外贸代理公司三方的责权利关系,确定中标供应商后,采购人除与中标供应商签订货物合同外,还需核实外贸合同,与中标人指定的外贸代理公司签订外贸代理协议,约定收款方,约定外贸代理中的合作方式,以配合外贸代理公司办理免税及相关交货、付款等流程。上述内容应在编写招标文件中明确,否则可能导致潜在供应商质疑招标文件的排他性,或投标人不足三家的情况。
3.进口产品的到货周期较长,环节多,手续复杂,到货风险高,缺乏统一连续的对接管理,合同履约风险较高。进口产品政府采购,从签订合同,到货验收、支付协调和售后服务环节冗长,在当前高校采购的管理模式下,往往分阶段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和完成,每一个阶段对采购进度和风险的把控不够全面和准确,不能及时规避风险,导致无谓的延期和损失。高校采购使用的财政经费往往具有时限性,如支付时间安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资金支付后,迟迟未能到货使用,或者因支付不及时,跨年经费被财政收回的情况,因此存在资金支付方面的双重风险。还有验收时如果发现产品数量质量有问题,只能通知外贸代理公司代为对外索赔;如果验收组织不力,提出问题不及时,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做好进口产品采购的前期调研和规划论证,是实践中做好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采购前期,应对产品的购置计划、选型、同类产品的性价比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国内外市场的优劣比较等展开调研,综合产品的使用目标和预期综合效益,充分论证进口产品的经济性和可获得性。论证报告应详细载明申请采购进口产品的预算、进口产品采购明细(拟采购产品的名称、具体技术指标、功能需求、数量、金额)、政策依据、组织论证专家、专家论证意见等。
结合学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首先在准确把握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校内采购各个环节相关文件和规范,加强内部控制,明晰不同部门的责任分工和边界,做到责任清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其次,推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集中论证和统一报批,采购人应按年度汇总所属预算单位的采购进口产品申请,组织专家集中论证后向财政部门申报,组织不同项目采购人对所需同类进口产品集中组织论证,实现跨部门跨项目合作。第三,组织交叉学科的相关使用者进行产品论证交流,建立学校范围或校际联盟的专家库,增进对相关产品的了解,提高论证水平和效率。
招标项目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可以更好的实现采购目标提高采购效能。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采购文件应真实体现采购需求,明确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科学合理的设置星号指标,避免发生技术指标指向单一,引起相关设备厂家的质疑和投诉,或“技术门槛高”排斥合格供应商,导致有效供应商不足三家而流标。制定符合进口产品采购规律的商务及付款条件,明确产品价格组成,付款方式,交付及验收方式以及售后服务条件,有效的指导后续采购工作的完成。例如,在到货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可以按财政预算资金进度约定支付进度,如果预期当年不能完成支付,可以采用信用证的方式,先行付款,或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结转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除了对技术条款进行评判外,还要对产品的商务条款例如售后服务指标进行赋值,保障产品的顺利交付及高校的售后服务与使用,客观的选出最佳的仪器设备。
进口产品采购频次不高,但往往单次采购金额大,加之进口贸易和专业设备的特殊性,对采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基本业务技能熟练以外,还应具有多门类相关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并善于规划、管理和沟通。因此,应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视。从管理者角度要明确进口产品政府采购不同环节的工作目标,界定工作职责,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重点项目应选派和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技术专家充实采购队伍,并加强政府采购相关培训,及时更新政采专业知识,强化法律法规,对重点项目或重点学科方向选派专人负责,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给予指导和促进。从高校政府采购从业者角度,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基本业务技能熟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职业道德感和信念感,成为政府采购领域的专家和业务能手。另外,还要利用好高校这个平台,主动学习,对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迭代保持学习和了解,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同时注意总结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相关问题和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整体采购项目的管家和推动者,与使用单位、供应商、代理公司之间及时沟通,有效推进工作。
高校政府采购进口设备,频次不高,单次采购金额较大,具有到货周期较长,付款和到货风险高,合同履约风险较高等特点。存在为完成采购预算,未充分调研,盲目相信进口品牌等情况;存在未针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招标文件,造成采购效率不高的情况;存在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到货、付款、履约风险较高的情况。本文基于作者从事政府采购的实践和思考,提出重视进口产品前期调研,充分做好论证;合理编制招标文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并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高校进口产品政府采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