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炜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在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增强了互联网化程度。在教育行业也融入了互联网技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移动教学等网络教学方法都进入了当前高校的教学中。高校教学模式紧紧跟随时代潮流,主动革新和创新教学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说,要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举办好,要将党的教育方针和策略贯穿始终,这是最基本的,并且深刻理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这些问题。当今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教育行业大势所趋,使得信息技术和教育紧密联系,贯穿“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并且为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祖国给予我们的主要思政任务就是办好思政课程。
和学生沟通并交流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高校思政课程的基本任务。但是,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然而发表的言论有好有坏,甚至有的颠倒是非。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在网络上散播虚假信息和反动思想,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跟随这些言论,不利于高校的思政发展。
虽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老师尽力教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尝试带领学生积极向上,但是学生通过网络还是知道了很多悲观、反面的讯息,它们不利于青年在社会和人生中稳定的发展。
网络发展速度很快,新闻会更加迅速和广泛的散播开来,学校应该使用互联网来上思想政治课,形成新的上课形式。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和老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有所转变,其一,在互联网上学生们可以在各个地方,各个时间段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宽阔的天地;另外,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网上更近距离的交谈,老师可以详细的指导学生的内心想法,让课堂的成果更加明显。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注重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充分结合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思想。以互联网为背景,现在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较于过去有了创新与转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在设置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创新教学方法,借鉴最新的理论知识内容,寻找新的教学材料与资源,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着眼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学生在思维方面有着比较强的跳跃性,会频繁地发生思想碰撞,学生在运用手机和电脑等网络工具时会更加熟练。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采取更多新技术的教学方法,能够为高校思想教育教学课程创造更丰富的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但部分教师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地为了使用而使用,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所具有的辅助性,对信息技术手段过分夸大,从而导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中,有某些领域出现了不好的局面,不利于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和别的课不同,它可以帮助学生辨别真伪,看清生活,让学生们更好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坎坷,更加坚强,合理的看待世界、人生价值,课堂中有很多概念性内容和思想信念的教导。新媒体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课堂工具,和以往上课在黑板写字的方式不同,现在在学校里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新旧两种方式的融合要注意内在和方法的联系。依据当前情形,思想政治课里很多老师过于看重新媒体这种工具的使用,忽略了课堂的内在,这就是新媒体教育方法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在核心难以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部分思政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思维,开始出现“隔阂”。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信息素养的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在面临信息化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时,不能够展现出较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很多高校把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设置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水平,从而培养“应用型教师”的出现与成长。但是,高校教师的信息教学方式的使用水平仍然较差,思政老师的信息专业素质较差,其中主要体现在:理论陈旧、技术参差较差、形式主义。并且由于高校思政教师年龄较大,推出观念较为传统,对于现代技术的掌握程度差。但是大学生又是新时代的主体,接受程度远高于思政教师。因此,由于年龄和时代思想的作用,思政教师的思考方式单调,主要采取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手段,并且思政教师倾向于和学生现实交谈,就新型信息技术对于如今教育发展的作用漠不关心。陈宝生同志曾言:“高校中思政课堂的抬头率不大好,可能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的作用,未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而使思政课堂的氛围较差。”
坚持将教师指引和学生主体相结合,从而使思政课堂氛围积极化。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升级,首先应该要冲破传统的教育方式的束缚,在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过程中,老师是指引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模糊,教学模式是“师主生辅”。现如今,高校教学课程应该适应于新课改方案,经过更换学生教师的主副思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首先,教师意识到互联网的优点,借助各种工具进行教学,例如慕课、翻转课堂、移动教学以及微课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借助二维码让学生开展签到活动,这样的形式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在网络工具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度考虑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纠正。依靠网络工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行动。其次,充分发挥思政话题关键词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作用。教师要合理使用网络上的相关图片和文字等,做到根植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掌握程度,利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高质量、高要求”在人才培训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步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露,思政教师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高校中的思政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框架,只有教师拥有十分高的专业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师要对其有深度地理解和把握,选择有帮助的学习资料来增加学生的知识框架。第二,思政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将互联网教学工具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第三,加强培训教师学术水平的力度。在教学效果的实现以及学术方面的进步,教师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增强教师在学术方面的水平、扩大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学术研究上。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仅要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外,还需要从教师的思维方式上出发,实现课内课外的同步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注重讲解,还需要注重“观”和“演”,现阶段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但该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视频内的人物和事件,充分发挥出榜样的示范价值。教师还需要注重“演”,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结成小组,让学生在学期末表演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历史话剧,使学生可以通过历史话剧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恰当地课外学习,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历史知识比较多,一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为了保障课堂的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将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要求一些不能完全理解课堂知识的同学观看历史视频,使不能完全理解课堂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提高自身的历史成绩,以此来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此外,因为学生的在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较少,所以老师应该要指引学生阅览有关书册,增加学生的历史书籍阅读数量。教师在进行课外读物选择工作的时候,要考虑教学目标,为学生选择一些有利的书籍。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想道德品质方面,课外视频和书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互联网技术以日益增加的速度进行升级和更新,因此,教师应该将网络技术更多地应用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升级,如此一来才能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给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创造充足的条件,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