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连栋 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时代的不断进步,就地质工程方面而言,其工程准备阶段和开展阶段都到了全新的局面,测量数据精准度要求更高、执行更加严格。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将通过定位系统、拍摄技术、地面监控系统对测量区域的数据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有效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无人机不仅能通过遥感技术实现数据收集,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无人机在地质工程测绘工作中有着极强的契合度,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作业,保证了实际工作时的效率。同时无人机具有体积轻便、操作灵活的特点,面对难以探测的地区可以实现随意进出,对数据进行收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与高度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测绘,基于测绘范围的基础上,增加无人机数量可以有效将测绘范围扩大。无人机在对地质进行测绘时,会自动找寻清晰的角度进行拍摄,保证拍摄数据的精确和可靠,推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无人机测绘技术更加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使测得的数据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自动归类整理、形成数据影响、提出关键数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以往的测量技术中出现的纸质测绘图纸丢失、损坏,导致数据出现混乱的问题。无人机测绘技术大大优化了整个工程的测量体系,对测量工作提供便利性,并为数据精确度与数据处理高效性提供保障,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优化。
社会不断发展,传统信息系统功能上无法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匹配。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修建,需要更详细的地质勘查技术来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无人机测绘技术出现之前,通常使用的是设备与飞机结合的测绘方式,但是相机在飞机上搭载的方式,需要为飞机准备较大的飞行场地,增加了测绘的成本。高成本的投入,实际工作的过程也相当的烦琐,为地质测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测绘,可以有效解决场地成本等问题。无人机可以在无飞行限制的区域的500m高空进行飞行和探测,最低飞行高度可以保持在50米之内,对测绘地区的近景进行拍摄,满足测绘的实际需求。无人机的应用对于地质工程测绘来说,不但减少了成本投入,在工作效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无人机的系统可以将拍摄到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平台,通过信息处理获得有效的测绘信息,为地质工程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无人机可以实现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深入到难以探测的死角进行实地测量,还可以在测绘范围内进行搜索,提升测量的精准度。
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对于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不会超过1h,起飞和降落的时间也计算在其中的话,那么总共留给拍摄的时间最多也只有50min,因此,要对航拍的时间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无人机无实际意义的能量消耗。为了将拍摄时间控制在50min以内,需要提前规划好无人机行驶的路线,以便保证最后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作业。与此同时,要想保证航拍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有个准确的定位,有必要对整个项目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
像片测量与控制是无人机测绘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具体操作方法做到全面的了解,针对技术操作做好相关参数的分析工作。结合以往测绘工作中的实际流程与操作方法,合理的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对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定期为无人机进行检修,保证无人机工作的有效性,为实际地质工程测绘提供精准有效的数据结果。对于技术应用层面,技术人员应该对技术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在技术实施的实际范围内开展操作,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与数据有效性。加强对数据中心和工作站的管理,在日常对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检测,确保系统状态完好,保障数据的精确度,避免产生数据误差等现象出现。对控制点的参数进行分析,提升数据转化能力。
对无人机传输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建模,应用三角测量系统构建立体模型,将信息数据带入,得到核线影像,对图像进行编辑,按照比例对结果加以确定。另外在数字地图绘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一些细节部分放大标注,然后进行验证确保测量信息的准确性,最后绘制相应的数字地图。
为了提升测绘作业水平,首先便是建立并完善在测量区域的基础设备,尤其是监测网络。过去,在电力工程中曾采用到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首先,要根据测量得到的地图规格建立同比例尺的控制网,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建立好控制网。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测绘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因为天气、气候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相关的科研人员和生产商根据问题加以研究,从而使无人机航拍技术得到更高效应用。